缩略图

建筑工程检测数据的可靠性评估及改进措施探讨

作者

邹辛扬

和县安科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安徽马鞍山 238200

一、引言

在建筑工程领域,检测数据对工程质量与安全至关重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规模和复杂性增加,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要求更高。然而,实际检测中数据可靠性不足可能引发工程隐患和安全事故。因此,评估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并改进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建筑工程检测数据可靠性评估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工程质量安全

可靠的检测数据能准确反映建筑工程质量,为控制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检测建筑材料和评估结构承载能力,可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提升工程管理

检测数据的可靠性评估有助于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全面了解工程建设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优化资源配置。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为工程质量验收提供客观标准,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提高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三)维护行业市场秩序

规范、可靠的检测数据是建筑行业市场秩序的重要保障。虚假或不可靠的检测数据会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引发不正当竞争行为。加强检测数据可靠性评估,促使检测机构遵守行业规范,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维护建筑行业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建筑工程检测数据可靠性评估方法

(一)数理统计法

数理统计法通过分析大量检测数据,利用概率统计原理评估数据可靠性。它计算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判断数据离散程度和集中趋势。例如,混凝土强度检测中,统计多个试件强度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若标准差大,数据可靠性可能有问题,需排查原因。该方法理论基础扎实,计算严谨,但样本数量要求高,处理复杂数据时有局限。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运用模糊数学,处理建筑工程检测数据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通过确定评价因素集、评语集和构建模糊关系矩阵,结合权重计算,得出综合评价结果。例如,评估建筑工程检测数据可靠性时,考虑检测设备、人员、环境等因素,构建模糊关系矩阵,结合权重计算评价结果。该方法能处理模糊信息,全面考虑影响因素,但权重确定主观性强,可能影响评价准确性。

(三)灰色关联分析法

灰色关联分析法基于灰色系统理论,通过计算参考序列与比较序列的关联度来评估数据可靠性。在建筑工程检测中,将理想可靠数据序列作为参考序列,实际检测数据序列作为比较序列,计算关联度。关联度高表示实际数据与理想数据接近,可靠性高。该方法对样本数量和数据分布要求不高,适用于信息不完全情况,但确定参考序列需经验和专业知识。

四、建筑工程检测数据可靠性存在的问题

(一)检测设备问题

部分建筑工程检测机构的检测设备陈旧落后,精度无法满足现代建筑工程检测的需求。设备长期使用后缺乏必要的维护和校准,导致检测结果误差较大。此外,一些检测机构为降低成本,未及时更新检测设备,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设备进行检测,严重影响检测数据的可靠性。

(二)检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检测人员是检测工作的主体,其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影响检测数据的可靠性。目前,建筑工程检测行业存在部分检测人员专业知识不足、操作技能不熟练的问题,在检测过程中无法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容易产生检测误差。同时,个别检测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为谋取私利,伪造或篡改检测数据,严重破坏检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检测环境不规范

检测环境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有着重要影响。在实际检测工作中,一些检测机构忽视检测环境的控制,检测场所温湿度、振动等条件不符合标准要求,导致检测设备性能不稳定,检测结果出现偏差。

(四)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

当前建筑工程检测行业质量监督体系存在漏洞,对检测机构的监管力度不足。部分地区质量监督部门人员配备不足、技术手段落后,难以对检测机构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检查。

五、建筑工程检测数据可靠性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检测设备管理

检测机构应加大对检测设备的投入,及时更新陈旧落后的设备,采用先进、高精度的检测仪器,确保检测设备的性能满足现代建筑工程检测的需求。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校准和检定,做好设备使用记录,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二)提升检测人员素质

提高检测人员的准入门槛,加强对检测人员的招聘管理,优先录用具有相关专业学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定期组织检测人员参加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涵盖检测标准规范、检测技术、职业道德等方面,不断更新检测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其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建立检测人员考核评价机制,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再培训或调离岗位,确保检测人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规范检测环境

检测机构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合理规划和布置检测场所,配备必要的环境控制设备,如温湿度调节装置、减震设备等,确保检测环境符合标准要求。建立检测环境管理制度,定期对检测环境进行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并解决环境问题。在检测过程中,严格控制检测环境条件,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完善质量监督体系

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建筑工程检测行业的质量监督管理,充实质量监督人员队伍,提高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加大对检测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采用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检测机构的设备、人员、检测过程等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完善质量监督法律法规,明确检测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加大对检测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有效的威慑力,维护建筑工程检测市场的正常秩序。

(五)推进信息化建设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建筑工程检测信息化建设。建立检测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检测数据的自动采集、存储、传输和分析,减少人为因素对数据的干扰,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检测数据的实时监控和追溯,便于质量监督部门对检测机构进行远程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检测数据可靠性问题。

六、结论

建筑工程检测数据的可靠性评估及改进措施是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通过对检测数据可靠性评估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能够准确判断检测数据的可靠性水平。针对当前检测数据可靠性存在的问题,采取加强检测设备管理、提升检测人员素质、规范检测环境、完善质量监督体系以及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改进措施,可有效提高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在未来的建筑工程检测工作中,还需不断探索和创新评估方法与改进措施,适应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需求,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大平 . 建筑工程检测数据分析对项目管理的影响 [C]// 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 . 人工智能与经济工程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 浙江三凯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2025:308-311.DOI:10.26914/c.cnkihy.2025.007754.

[2] 李建盈 . 基于信息化的建筑工程检测管理系统设计 [C]// 重庆市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产业协会 . 人工智能与经济工程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一). 浙江华正检测有限公司 ;,2025:329-332.DOI:10.26914/c.cnkihy.2025.007759.

[3] 杜玉峰 . 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管理系统数据采集及实时曲线的绘制[D]. 吉林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