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利用英语教材资源开展读后续写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作者

库亚平

河南省安阳市开发区高级中学 455000

摘要:高考读后续写是外语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如何借助英语教材资源来开展读后续写教学活动,详细分析了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流程、教学效果,以及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相应的解决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运用教材资源开展读后续写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英语教学带来了积极的推动效果。

关键词: 读后续写;英语教材;教学实践;语言能力

一.引言

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读后续写任务因其独特的“理解—模仿—创新”学习机制,成为培养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重要途径。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读后续写作为一种结合阅读与写作且综合性强的写作任务,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语言输出,还能有效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吸收以及语言技能的全面提升。同时,英语教材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蕴含着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文化信息,为读后续写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英语教材资源开展读后续写教学,已成为广大英语教师亟待深入钻研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以北师大版高中英语教材为依托进行的读后续写微技能的专项训练教学实践为例,探索将教材文本转化为续写训练资源的有效策略,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读后续写技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并对实践过程中的宝贵经验与有待改进之处进行了深度反思与总结,旨在为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二.读后续写教学的理论基础

读后(一)互动协同理论

读后续写基于互动协同模式,遵循“互动→理解→协同→产出→习得”的有效路径。学生在阅读教材文本的过程中,与文本内容、作者以及同伴进行互动,通过理解文本信息,激活语言知识,实现语言的协同与产出,从而促进语言的习得。

(二)语言输入与输出理论

克拉申的输入假说强调了可理解输入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而斯温的输出假说则指出输出对于语言学习同样不可或缺。读后续写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可理解输入,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语言输出,实现了输入与输出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利用英语教材资源开展读后续写教学的实践

(一)教学设计

1.选取教材文本

选择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认知特点的教材文本作为读后续写的输入材料。文本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续写欲望。本课例选取选择性必修二《U4L3 My favorite comedian》,本堂课所选用的教材资源聚焦于国际著名喜剧人物憨豆先生,以及其在餐厅内遭遇的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窘迫情境。该素材因憨豆先生的广泛知名度与深入人心的喜剧形象,加之餐厅场景的日常性与情节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对其倍感熟悉且兴趣盎然,为读后续写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且富有吸引力的基础。

2.设计读后续写课堂

研读教材文本,依据文本的内容和语言特点,挖掘文本特点,并结合学情设计课堂。本节课设计为读后续写微技能训练课,借助憨豆先生在高档餐厅所上演的一幕幕诙谐幽默的趣事,启发学生掌握动作描绘的技巧,并运用两种策略来正确地描述动作,即动作链的构建以及非谓语结构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实施

1.阅读理解阶段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教材文本,理解并梳理文本切合专项微技能训练的内容,做好阅读教材文本中有效渗透读后续写微技能,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检查学生对其的理解程度,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文本信息,充分利用好教材,将阅读能力和读后续写微技能有机的结合。本节课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图表进行笔记整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憨豆先生在餐厅中的具体行为,为接下来微技能训练做好铺垫。

2.互动教学阶段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生生积极互动、优化互动过程、借助互动理清读后续写微技能技巧。本节课借助图片把动作可视化,使本节课动作链的学习更容易,引导学生主动分析、归纳、模仿和运用,思维相互撞击,迸发火花,学生创造性地模仿和使用所学知识,运用仿写,片段式训练等方式来提高语言运用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互动的教学中,课堂气氛活跃,有独立思考,有同伴想法交流互相启发,亦有适当的建议指导,在此过程中有效提升了学生微技能的掌握。

3.语言输出阶段

语言输出阶段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转化为实际写作能力,构建教材相关且切合微技能训练的场景进行语言输出,实现英语思维、语言表达、知识应用的多项统一发展,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切实培养学生读后续写微技能,有效进行英语教学。本节课借助真实的憨豆先生扮演者罗温艾金森参加一车展的场景进行创造性输出,学生通过创设的真实情境任务,在创作中展现个性化和独创性。将语言理解和产出相结合,“读后续写”促学效果明显。

4.作品展示与评价阶段

学生完成创造性输出后,可以选择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借助投影仪等工具,让全班同学共同欣赏和学习。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从内容、语言等多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通过构建有效的评价体系,提供有价值的反馈,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在读后续写的微技能上取得长足的进步,从而实现课堂既定目标。

四、教学效果分析

(一)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

通过利用英语教材资源开展读后续写教学,学生能够更灵活描述动作,使语言更加生动、丰富,构建的结构复杂但逻辑清晰的动作描述句子,提升了语言的层次感和逻辑性。学生能够更好地组织语言表达自己,写出具有一定逻辑性和连贯性的小创作。

(二)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激发

读后续写教学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颖有趣的学习方式。教材文本的趣味性和任务的开放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乐于参与课堂活动,学习效果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五、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一)挑战

学生语言基础差异较大,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在阅读教材文本和进行续写时可能会遇到较多困难,影响教学效果。读后续写课堂设计难度较大。设计出既符合教材文本特点,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同时又能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读后续写的课堂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学时间有限。读后续写教学涉及阅读理解、语言输出等多个重要环节,每个环节都需投入足够时间以确保效果。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往往难以保障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开展。

六、结论

利用英语教材资源开展读后续写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材,深研并整合教材文本,探索将教材文本转化为续写训练资源的有效策略,通过课堂教学验证其有效性,为英语续写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深度挖掘教材资源,巧妙设计教学活动,科学分配教学时间,并有效应对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从而充分发挥读后续写教学的优势,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与与效果,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王初明.外语教学三大情结与语言习得有效路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4):540-549.

【2】克拉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教学规划课题《基于教材资源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课例研究》(2024YB094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