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

作者

耿彪

130321198310242931

一、引言

档案作为社会活动的原始记录,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在数字化时代,档案信息化建设通过将传统纸质档案转化为数字形式,实现档案资源的高效存储、快速检索和共享利用,极大提升了档案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但与此同时,档案信息化建设也面临诸多信息安全挑战。一旦档案信息遭受破坏或泄露,不仅会损害个人、企业和国家的利益,还可能对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一)网络攻击威胁

网络攻击是档案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之一。黑客通过网络漏洞入侵档案管理系统,窃取、篡改或破坏档案信息。例如,2022 年某地区档案馆的档案管理系统遭受勒索软件攻击,大量珍贵档案数据被加密,档案馆被迫支付高额赎金才恢复部分数据,但仍有部分档案信息永久丢失 。此外,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SQL 注入攻击等也频繁发生,导致档案管理系统瘫痪,严重影响档案业务正常开展。

(二)数据泄露风险

数据泄露问题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较为突出。一方面,由于存储设备损坏、丢失等原因,可能导致档案数据泄露。例如,某单位档案管理人员因保管不善,丢失存有重要档案数据的移动硬盘,造成敏感信息外泄。另一方面,内部人员有意或无意的违规操作也会引发数据泄露。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将档案信息拷贝、传输给无关人员,或者因账号密码设置简单被他人盗用,导致档案信息泄露。

(三)管理体系不完善

许多单位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过于注重硬件和软件的投入,而忽视了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对档案信息采集、存储、传输、利用等环节的严格规范;人员管理不到位,未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权限划分和定期的安全培训;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面对突发的信息安全事件,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导致损失扩大。

(四)技术防护水平不足

部分档案管理部门采用的信息安全技术相对落后,无法有效抵御新型网络安全威胁。例如,一些档案管理系统仍在使用简单的用户名和密码认证方式,缺乏多因素认证机制;数据加密技术应用不广泛,重要档案数据未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缺乏有效的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难以实时发现和阻断网络攻击行为。

三、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安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技术防护措施

1. 完善身份认证与访问控制

采用多因素认证技术,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动态口令等,结合传统的用户名和密码认证方式,提高用户身份认证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策略,根据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需求,划分不同的访问权限,对档案信息的查看、修改、删除等操作进行严格控制,防止越权访问和非法操作。

2. 强化数据加密保护

对存储和传输的档案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如AES(高级加密标准)、RSA 等,确保即使数据被窃取,攻击者也无法获取其真实内容。同时,加强密钥管理,定期更换密钥,保障密钥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 部署网络安全防护设备

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等网络安全设备,实时监测和防范网络攻击行为。定期对档案管理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修复,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堵塞安全漏洞,提高系统的抗攻击能力。

(二)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涵盖档案信息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档案数据采集规范、存储管理规定、传输安全要求、利用审批流程等,明确各环节的安全责任和操作标准。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2. 加强人员安全管理

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背景审查和岗位培训,提高其信息安全意识和业务技能。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和应急演练,增强管理人员应对信息安全事件的能力。建立完善的人员考核和奖惩机制,对违反安全规定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对在信息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

3. 完善应急响应机制

制定详细的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流程和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演练和修订,确保在发生信息安全事件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的应急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提升人才队伍素质

1. 引进专业人才

加大对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具有丰富网络安全经验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人才加入档案管理队伍,为档案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2. 加强内部培训

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信息安全培训课程,学习最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其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鼓励管理人员参加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如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CISP)等,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四)推动安全技术创新与合作

1. 加强技术研发

档案管理部门应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合作,共同开展档案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探索适合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新型安全技术和解决方案。例如,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档案信息存储和管理模式,利用区块链的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等特性,保障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 开展行业交流与合作

加强档案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分享信息安全管理经验和技术成果。建立行业信息安全共享平台,及时通报网络安全威胁情报和安全事件处理情况,共同应对信息安全挑战。

四、结论

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关系到档案资源的安全和有效利用,是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安全威胁,档案管理部门应充分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从技术防护、管理体系、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对策,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可靠,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档案信息支持。

参考文献

[1] 丁德胜 . 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J]. 兰台世界 ,2023(05): 110 - 113.

[2] 张晓林 . 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 [J]. 档案与建设 ,2022(12): 89 - 92.

[3] 王红 . 档案信息化建设中数据安全管理研究 [J]. 中国档案 , 2021(08): 78- 79.

[4] 赵鹏 . 档案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探讨 [J]. 北京档案 , 2020(06):42 - 44.

[5] 李娟 . 基于多维度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构建 [J]. 档案学通讯 ,2019(04): 105 -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