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电力电缆敷设与安装技术探讨

作者

金明哲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察右前旗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 0122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电力电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力电缆的敷设与安装技术不仅影响到电缆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还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因此,深入研究电力电缆敷设与安装技术,对于提高电力系统运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电力电缆敷设与安装技术,以供参阅。

关键词:电力电缆;敷设;安装

引言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电力电缆在电力传输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相较于架空线路,电力电缆具有占地面积小、受外界环境干扰小、供电可靠性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城市电网、地下建筑、工业厂区等场所。然而,电力电缆的敷设与安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环节与技术要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与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深入探讨电力电缆敷设与安装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力电缆敷设前的准备工作

(一)电缆选型

根据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传输容量、敷设环境等因素选择合适型号与规格的电力电缆。例如,在高压输电系统中,常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XLPE),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耐热性与机械强度;在易燃易爆场所,需选用阻燃、防爆型电缆;对于有耐腐蚀要求的环境,如化工园区,则应采用耐腐蚀电缆。同时,要根据电缆的载流量确定其截面积,确保电缆在正常运行时不会因过载而发热损坏。

(二)路径规划

合理规划电缆敷设路径是保障电缆安全运行的重要前提。应综合考虑地理环境、建筑物分布、地下管线情况等因素,尽量避开地质条件复杂(如易塌方、有溶洞等)、有强电磁场干扰、化学污染严重的区域。电缆路径应尽量短直,减少弯曲,以降低电缆的损耗与故障风险。同时,要与城市规划、市政工程相协调,避免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产生冲突。例如,在城市道路下敷设电缆时,要考虑与给排水管道、燃气管道、通信电缆等的相互位置关系,预留足够的安全距离。

(三)施工场地勘察与准备

在电缆敷设前,对施工场地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地下水位、土壤性质等情况。对于穿越河流、湖泊、铁路、公路等特殊地段,要制定专门的施工方案。清理施工场地内的障碍物,平整场地,为电缆敷设提供良好的施工条件。搭建施工临时设施,如仓库、工棚、配电箱等,确保施工材料与设备的存放与使用安全方便。

二、电力电缆敷设技术

(一)直埋敷设

直埋敷设是将电缆直接埋入地下一定深度的敷设方式。其施工步骤为:首先,按照设计要求开挖电缆沟,电缆沟深度一般不小于0.7米,宽度根据电缆数量与规格确定,沟底应平整,铺上一层细沙或软土。然后,将电缆敷设在沟内,电缆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一般不小于100毫米,电缆上再覆盖一层细沙或软土,厚度不小于100毫米,最后用混凝土盖板或砖覆盖电缆沟。直埋敷设的优点是施工简单、成本低、散热好;缺点是电缆检修与更换困难,易受外力破坏,如地面施工、挖掘等。适用于电缆数量较少、敷设路径较长且不易受外力破坏的区域,如城市郊区、工业园区的一些支线电缆敷设。

(二)排管敷设

排管敷设是将电缆穿入预先铺设好的管道内的敷设方式。排管一般采用水泥管、钢管或塑料管,管道内径应为电缆外径的1.5倍以上,且不小于100毫米。施工时,先将排管铺设在地下,排管之间采用管枕连接,保证排管的直线性与稳定性。然后,将电缆穿入排管内,可采用人工牵引或机械牵引的方式,牵引时要注意保护电缆外皮不受损伤。排管敷设的优点是电缆受外力影响小,便于电缆的更换与扩容;缺点是施工难度较大,散热相对较差。适用于电缆数量较多、路径相对较短且需要经常检修或扩容的区域,如城市主干道下的电缆敷设。

(三)电缆沟敷设

电缆沟敷设是在地下挖掘电缆沟,将电缆敷设在沟内的支架上。电缆沟一般采用砖砌或混凝土浇筑而成,沟内设置多层支架,支架间距离根据电缆类型与规格确定,一般不大于1米。电缆敷设在支架上,电缆之间及电缆与沟壁、沟底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电缆沟敷设的优点是电缆检修方便,可同时敷设多根电缆;缺点是建设成本较高,沟内容易积水,需要定期维护。适用于电缆集中敷设、电缆数量较多且对检修维护要求较高的区域,如变电站、大型工厂内的电缆敷设。

(四)桥架敷设

桥架敷设是将电缆敷设在金属桥架上的敷设方式。桥架分为槽式、托盘式、梯架式等多种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桥架安装在建筑物的墙壁、天花板或支架上,安装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低于2.5米。电缆敷设在桥架内,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用途的电缆应分开敷设。桥架敷设的优点是美观大方,便于电缆的整理与维护,适用于建筑物内、工厂车间等场所的电缆敷设;缺点是成本较高,对安装环境有一定要求。

三、电力电缆安装技术

(一)电缆接头制作

电缆接头是电缆线路中的薄弱环节,其制作质量直接影响电缆的绝缘性能与运行可靠性。电缆接头制作前,要对电缆进行校直、清洁处理,去除电缆表面的污垢、水分与氧化层。根据电缆类型与电压等级选择合适的接头材料与制作工艺,如热缩式接头、冷缩式接头、预制式接头等。以热缩式接头制作为例,首先将电缆的绝缘层剥去一定长度,露出导体,对导体进行连接,可采用压接或焊接方式,然后在接头处依次套上热缩绝缘管、应力控制管、密封管等,用喷灯对热缩管进行加热,使其收缩紧密包裹在接头上,形成良好的绝缘与密封。在接头制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各环节的操作工艺,如剥切尺寸、加热温度与时间等,确保接头质量。

(二)终端头安装

电缆终端头安装在电缆线路的末端,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终端头的安装要根据电气设备的类型与接口要求进行,如开关柜、变压器等。终端头安装包括电缆的剥切、绝缘处理、应力控制、密封处理与连接金具的安装等环节。在剥切电缆时,要注意保护电缆的绝缘层,避免损伤。对于高压电缆终端头,通常采用预制式终端头或瓷套式终端头,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与耐污闪能力。安装完成后,要对终端头进行电气性能测试,如绝缘电阻测试、耐压测试等,确保终端头符合运行要求。

(三)接地系统安装

电力电缆的接地系统对于保障电缆的安全运行至关冷重要。电缆的金属护套、铠装层等应可靠接地,以防止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因静电感应、电磁感应等产生过高的电压,引发安全事故。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大于10欧姆。对于高压电缆,还应设置接地环流监测装置,实时监测接地电流,及时发现接地故障隐患。在接地系统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接地连接可靠,接地极的埋设深度、间距等应符合规范要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电缆的敷设与安装是电力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技术水平与质量控制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做好敷设前的准备工作,合理选择敷设技术与安装技术,加强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电缆工程的施工质量,降低电缆故障风险,确保电力系统可靠供电。在未来的电力工程建设中,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电缆敷设与安装技术将不断创新与完善,为电力事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宗鹏鹏.电力工程施工中电力电缆敷设技术分析[J].电工材料.2024(05):33-35

[2]李枟熹.电力工程施工中电力电缆敷设技术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4(04):0062-0065

[3]程潭送.配电线路电力电缆运行技术[J].光源与照明.2024(03):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