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管理

作者

周永国

420102197705232011

一、引言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其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然而,在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原材料质量不稳定、配合比设计不合理、施工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频发,给建筑工程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管理,提高混凝土质量水平,已成为当前建筑施工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一)水泥质量控制

水泥是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在选购水泥时,应选择信誉良好、质量稳定的生产厂家,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水泥的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等指标,确保水泥质量符合要求。同时,水泥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应注意防潮、防雨,避免水泥受潮结块,影响其性能。

(二)骨料质量控制

骨料是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粗骨料(石子)和细骨料(砂)。骨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工作性和耐久性。因此,在选购骨料时,应选择质地坚硬、级配良好、含泥量低的骨料。对于粗骨料,还应检查其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等;对于细骨料,应检查其细度模数、含泥量等。同时,骨料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也应注意防止混入杂物,保持骨料的清洁。

(三)外加剂质量控制

外加剂是改善混凝土性能的重要辅助材料,如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外加剂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因此,在选购外加剂时,应选择与水泥相容性好、性能稳定的外加剂,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检验。检验内容包括外加剂的减水率、凝结时间差、含气量等指标,确保外加剂质量符合要求。同时,外加剂的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也应注意防潮、防晒,避免外加剂失效。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合理的配合比设计能够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根据工程要求、原材料性能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坍落度、含气量等指标。同时,应采用科学的计算方法和试验手段,优化配合比参数,确保混凝土的经济性和合理性。此外,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和施工工艺的影响,确保混凝土在实际施工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

三、混凝土生产与运输过程控制

(一)生产过程控制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要求进行配料和搅拌。配料时应准确称量各种原材料,避免误差过大影响混凝土质量。搅拌时应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确保混凝土搅拌均匀、无离析现象。同时,应定期对搅拌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此外,在生产过程中还应加强现场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二)运输过程控制

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和运输路线,确保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离析、泌水等现象。运输车辆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混凝土受到污染。同时,应控制运输时间,确保混凝土在初凝前到达施工现场。在运输过程中,还应加强现场监控和调度,确保混凝土能够及时、准确地送达施工现场。

四、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

(一)浇筑前准备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钢筋等构件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其尺寸、位置、标高等符合设计要求。同时,应对浇筑部位进行清理和湿润处理,避免混凝土与基层之间产生夹渣层。此外,还应准备好浇筑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振捣器、刮尺等,并确保其处于良好状态。

(二)浇筑过程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和泌水现象。同时,应采用分层浇筑、振捣密实的方法进行施工,确保混凝土内部密实、无空洞。在振捣过程中,应注意振捣器的插入深度和振捣时间,避免过振或漏振。此外,在浇筑过程中还应加强现场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浇筑过程中的问题。

(三)养护过程控制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处理,确保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条件。养护方法应根据工程要求和气候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如采用覆盖保湿、喷水养护等方法。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增长情况和环境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不少于 7 天。在养护过程中,还应加强现场监控和检查,确保养护效果符合要求。

五、混凝土质量检测与验收

(一)质量检测

混凝土质量检测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的重要手段。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定期对混凝土进行取样检测,检测内容包括混凝土的强度、坍落度、含气量等指标。检测方法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在检测过程中还应加强现场监控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质量问题。

(二)质量验收

混凝土质量验收是建筑工程质量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质量验收。验收内容包括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强度等级等指标。验收过程中应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和手段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混凝土质量符合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部分,应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改,直至达到验收标准为止。

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管理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通过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优化配合比设计、严格生产与运输过程控制、规范施工过程控制以及加强质量检测与验收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质量水平,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未来,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管理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提高混凝土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伟 .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J]. 砖瓦 ,2024,(06):116-118+121.

[2] 蔡笑 . 建筑施工中大体积钢筋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要点 [J]. 建设科技 ,2024,(09):111-113.

[3] 孙文婷 , 胡乐园 .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研究 [J]. 砖瓦 ,2024,(02):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