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智慧教育平台的小学科学互动教学模式研究

作者

钟兰燕

福建省武平县实验小学 364300

摘要:互动指的是师生间、生生间及学生与课堂环境间的交融与互动,是形成课堂对话语境的重要举措。小学科学教师构建互动式课堂有利于深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主动探索,促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基于科学知识的交流互动之中,在营造轻松课堂氛围的同时,强化学生能力,提升学生科学学习有效性。本文说明基于智慧教育平台构建小学科学互动教学时应遵循的原则,探讨如何依托智慧教育平台构建小学科学互动教学模式。

关键词:智慧教育平台;小学科学;互动教学

前言: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科学课堂或科学实验活动中更有利于实现深层次学习。当前阶段,部分小学科学教师对课堂互动性因素有所忽略,导致课堂氛围不佳,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如何借助互动课堂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有效性是广大小学科学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基于智慧教育平台的小学科学互动教学模式”这一主题具备积极的学术意义及实践应用意义。

一、构建小学科学互动教学时应遵循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小学科学教师在依托智慧平台构建互动式课堂时应当遵循趣味性原则。俗话说:“未知意趣,必不乐学。”小学科学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内在学习能动性,就要使学生在互动式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教师可在课堂中增加语言互动、肢体互动、思维互动、智慧平台互动等多种互动元素,如此,学生就能够遵循自身兴趣及需求选择恰当的互动元素,在课堂互动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合作、交流、探讨、思辨的乐趣,并从中获得知识技能或思维的成长。[1]

2.启发性原则

小学科学教师在依托智慧平台构建互动式课堂时应当遵循启发性原则。新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需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素养,这就需要教师在互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利用问题或任务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和学习,借此启迪学生智慧、引发学生深思,促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获得科学思维的成长。

3.实践性原则

小学科学教师在依托智慧平台构建互动式课堂时应当遵循实践性原则。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学习科学学科的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利用科学知识或经验解决实际问题,可见,在小学科学互动式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极其重要,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构建互动式课堂时需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更多的科学实践机会及空间,促使学生进行科学实践学习,获得科学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科学实践能力。[2]

二、如何依托智慧教育平台构建小学科学互动教学模式

1.依托智慧平台构建问题情境互动式科学课课堂

“问题”是小学科学课课堂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问题中蕴含着知识与智慧,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有利于启发学生探究与深思,学生向教师提出问题有利于解决自身疑惑、收获新的知识技能,学生间相互探讨问题有利于彼此交换观点、碰撞思维实现共同进步。基于问题的互动可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智慧平台的出现使问题能够以多样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小学科学教师可尝试依托智慧平台构建问题情境课堂,引导学生沉浸于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与同学或教师间的互动解决问题,收获知识与经验。[3]

以“水结冰了”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首先为学生创设如下情境:冬天到了,小明穿上溜冰鞋准备去公园滑冰,可走到公园一看湖水平静无波根本没有结冰,他不禁心急的琢磨起来,都已经这么冷了为什么还没结冰呢?水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才会结冰呢?同学们,请你们好好学习本章节中蕴含的科学知识,帮助小明解决问题。

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出示如上问题情境之后,即引导学生相互讨论水在什么条件下才会结冰?学生就这一问题进行教材内容自学及同学间的自由互动探讨,探讨结束后,大部分学生认为当气温达到零度时水就会结冰。学生提出观点后,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教材中记载的实验方法进行实验,使用实验结果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准备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与流程、完成实验操作,水结冰时,学生测量了温度,证实了水在0度会凝结成冰的猜想。在此过程中,教师依托智慧平台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情境,提供了问题作为学习支架,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与同学进行讨论,与教师进行互动,既体会到了科学学习的乐趣,也获得了科学猜想及科学实践能力。

2.依托智慧平台构建生活情境互动式科学课课堂

信息教育2.0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师应当加强对智慧平台的研究和应用,借助智慧手段丰富课堂内容,增加课堂魅力。智慧平台包括网络平台、多媒体平台及AI平台等多样化平台,这些平台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及认知发展特点,教师可依托智慧平台构建生活情境互动式课堂,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搬上科学课堂,帮助学生建立科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加强学生与生活场景之间的互动。

以“影子的秘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智慧平台做依托创设生活情境互动式课堂。首先,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如下生活情境片段:周末的早晨阳光正好、微风和煦,小明和妈妈一起手牵手,观察着地上两人的影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与同桌之间进行探讨,说明影子形成的原理。为了使学生更近一步感受到光、物体和影子之间的关系,教师可使用声控智能手电筒带领学生玩手影游戏,游戏过程中,学生需要使用声音与智能手电筒互动,与同学间讨论如何变幻手部姿势投影出不同的小动物形象,共同分析影子形成的原理。最终,学生通过情境感受、手影游戏、自学科学知识、与同桌互动共学等方式了解到光光线照在物体上,物体阻挡了光的传播路径,光线无法穿透物体时,物体背后就会形成影子。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互动和思考的乐趣,深刻理解了影子形成的原理,其学习能力及学习有效性均获得有效提升。

3.依托智慧平台构建实践探究互动式科学课课堂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学生在科学方面的学习终究要落实到实践层面,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依托智慧平台创设互动式课堂时应当注重增加实践性科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性科学活动中进行充分的互动、探究与实践,从而实现强化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目标。

以“运动和位置”为例,该章节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学会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状态及描述自身位置,那么,教师就需要在课堂中依托智慧平台创设相关实践活动,如,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实践情境如下:教师引导学生坐在原位不动,使用投影设备将一只小狗投射在墙壁上,转动投影设备使小狗围绕教师墙壁奔跑起来,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内容思考以小狗为参照物,自己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处于静止状态?学生通过学习和思考能够了解到以小狗为参照物自己处于运动状态。

又如,教师使用投影设备打造城市环境,标注标志性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分别站在不同的建筑物旁边描述自己的位置。学生首先参考教材内容学习怎样准确全面描述位置,一边向教师描述自己的位置,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描述情况指导其准确表达。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科学实践活动的乐趣,同时加强了对运动与位置两个概念的理解,其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结语:互动是活跃课堂氛围的主要手段,是促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有效方法,小学科学教师可依托智慧平台创设问题情境互动式课堂、生活情境互动式课堂及实践型课堂,此类创新型、多样化课堂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学生科学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朱晨薇.激活学习的"动力源"——"之江汇"在小学科学互动课堂上的运用例举[J].启迪, 2020(6):67-68.

[2]查莉琳.真教育:真实有效的师生互动——浅谈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师生互动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12):1.DOI:CNKI:SUN:KXDH.0.2016-12-083.

[3]徐志翠.小学科学教学中构建互动课堂的策略[J].世纪之星—小学版, 2022(16):010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