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AI 工具在小学美育中的实践探索

作者

华雪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乘航校区

小学美育承担着塑造学生审美情趣、滋养心灵的重要使命,其核心在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发现美、感受美,进而实现审美素养的提升。传统小学美育教学多局限于美术课堂的绘画、手工等活动,在美育情境创设、文化内涵挖掘以及跨学科整合方面存在不足,难以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审美需求。AI 工具的出现,以其智能感知、动态模拟、数据分析等功能,打破美育的时空与形式限制,将美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与多元学科之中,为小学美育带来革命性变革,推动美育教学向更具深度与广度的方向发展。

一、AI 构建自然与生活美育场景,拓展审美视野

AI 通过图像识别、场景生成技术,能够将学生日常所见的自然景观、生活场景进行数字化重构与艺术化处理。利用手机端 AI 应用,学生拍摄校园中的花草树木、光影变化,经 AI 处理后生成风格各异的艺术图像,如印象派画风的树叶光影、水墨画质感的校园建筑,让学生从司空见惯的场景中发现独特美感。同时,AI 还能模拟四季更迭、昼夜交替等自然现象,使学生在虚拟场景中全方位、多角度感受自然之美,培养对生活的观察力与审美敏感度,拓宽审美视野。

例如,在“发现校园之美”主题美育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具备AI 图像处理功能的APP 开展实践。学生手持移动设备,在校园内寻找独特的光影瞬间,如透过树叶缝隙洒下的斑驳阳光、夕阳下建筑的剪影。拍摄完成后,学生利用 APP 中的 AI 滤镜,将照片转化为水彩画、油画等不同艺术风格作品。学生 A 捕捉到图书馆外梧桐叶在晨光中的景象,经 AI 处理成水彩风格后,原本普通的画面变得色彩柔和、意境优美。在班级展示环节,学生们通过对比原始照片与 AI 处理后的作品,深入探讨光影、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此次活动中,AI 帮助学生突破常规视角,以艺术化的方式重新审视校园生活,提升了对生活场景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AI 赋能文化传承美育体验,深化审美内涵

AI 凭借其强大的数字还原与虚拟仿真技术,能够将历史悠久、形式抽象的传统文化进行可视化呈现与沉浸式演绎。通过 AI 动画技术,将传统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生动形象的动态画面展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带领学生“穿越”到古代建筑、传统工艺制作现场,直观感受榫卯结构的精妙、青花瓷绘制的细腻。这种活化传统文化的方式,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深刻理解传统文化蕴含的美学价值,增强文化认同感,丰富审美内涵。

例如,在“春节文化”主题的美育教学中,教师运用 AI 互动平台

开展教学。平台通过 3D 建模技术,还原古代春节庙会场景,学生通过佩戴 VR 设备,仿若置身热闹非凡的庙会之中,可自由探索摊位上的剪纸、糖画等传统手工艺品。AI 系统实时对学生的探索行为进行分析,当学生驻足观察糖画制作时,系统自动弹出糖画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等详细介绍。在体验环节结束后,学生利用 AI 绘画工具,结合自己对春节文化的理解,创作具有传统元素的艺术作品。学生 B 以庙会为灵感,绘制出色彩鲜艳、充满节日氛围的数字画作,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绘画技法相融合。通过 AI 赋能,学生对春节文化的理解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深入到文化背后的美学价值与精神内涵层面。

三、AI 推动跨学科美育融合,创新审美表达

AI 打破学科壁垒,将美育与语文、科学、音乐等学科深度融合,构建跨学科美育情境。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将古诗词通过 AI 绘画转化为视觉图像;科学课上,利用 AI 模拟微观世界与宏观宇宙的奇妙景象,引导学生从科学之理中发现美学规律;音乐课中,AI将音乐节奏可视化,转化为动态图形,让学生感受不同节奏、旋律对应的视觉美感。这种跨学科融合,使学生从多维度理解美、表达美,培养综合审美能力与创新思维。

例如,在古诗美育教学中,教师选取描写四季的古诗,开展跨学科美育实践。以描写春天的古诗为例,学生先在语文课上解读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笔下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随后利用 AI 绘画工具,将古诗中的意象转化为绘画作品。学生 C 根据“草长莺飞二月天”的诗句,创作出一幅色彩明快的春日田园画。接着,在科学课上,教师借助 AI 模拟春天植物生长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植物形态变化中的美学特征,并将这些发现融入绘画修改之中。最后,在音乐课上,学生为自己的绘画作品选取合适的音乐作为背景,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相结合。通过AI 推动的跨学科美育实践,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更加深刻,审美表达也更加多元丰富。

结语:综上所述,AI 工具的应用为小学美育带来了创新变革,其在构建自然与生活美育场景、赋能文化传承美育体验、推动跨学科美育融合等方面的实践,有效拓展了小学美育的边界与内涵。通过 AI,学生得以在更广阔的领域中发现美、感受美,审美能力与创新思维得到显著提升。在应用 AI 开展小学美育时,需注重平衡技术应用与教育本质,确保 AI 真正服务于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AI 与小学美育的深度融合,不仅革新了教学模式,更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多元审美世界的大门,让美育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