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途径探索

作者

孙怡悦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东吴实验小学 215000

引言: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包罗万象,在传承人类文明、塑造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就要从基础的识字写字开始,这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根基。因此,探索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途径,对于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价值。

一、选取蕴含传统美德的古诗词

古诗词以言简意赅的特点,在我国流传上千年,其韵律美以及蕴含的感悟值得小学生深入学习。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创造相应的情景,让学生便于记忆。例如,三年级学习“荒”“笛”等字时,教师就可以代入李白的诗句,创设古人品茗赏月、吟诗作对的意境,学生在沉浸式吟诵中领略荒的空寂幽深、笛的清越悠扬,不知不觉间掌握了字形与意蕴。诵读王维的竹里馆,学生眼前仿佛出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隐逸情景,在古琴与明月的意象中感悟笛之静谧雅致。吟诵与书写,赏析与感悟,在创设传统文化意境中,学生潜移默化习得汉字,领会其背后的人文内涵。

二、改编寓意深刻的传统故事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很多生字都能联想到一些寓言故事,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选择学生更感兴趣的方式来教学。寓言故事就是从轻松易懂的故事情节中领悟深刻的道理,比如在认识生字“枣”“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情境,分别让学生扮演大嘴猴、馋嘴猪等角色,去山上去采摘大枣。大嘴猴一把抓起一大把枣子,张大嘴巴就往里塞,结果噎得直翻白眼。馋嘴猪怕别人抢去,飞快地把枣子囫囵吞下,结果肚子疼得直打滚。教师进行旁白叙述,而学生们则按照教师的引导进行表演,从生动有趣的表演中体验囫囵吞枣的后果,也就深刻的领会到相关字词,并理解其中的词义。学生从故事中还能懂得做事情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道理,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三、巧用传统文化典故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很多文化典故也被保存和传承下来,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典故结合讲解。例如,学“融”字时,这个字笔画较多,也不是象声字容易记忆,教师就可以从“孔融让梨”的典故来深入该字的理解。教师可以先询问学生:大家猜一下这个字念什么?它会让你想到谁?在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回答问题中,再次询问学生:历史上有个小朋友,他的名字里就有这个字,而且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猜猜看是谁呢。这时学生的好奇心就会瞬间调动起来,求知欲达到最高点,教师就要引入孔融的故事,古代有个小朋友叫孔融,有一天家里来了客人,妈妈拿出几个梨让大家吃,孔融没有选最大最甜的,而是把最小的梨留给自己,把大梨让给了别人。有些学生会感到惊讶,为什么要吃最小的呢,教师可以给学生时间思考,最终得出孔融懂得谦让的道理。通过这个故事,学生就会对“融”字有更深刻的理解,也能通过这个字联想到谦让的故事,懂得与人相处的智慧。

四、用传统艺术形式呈现字词

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有很多,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有书法、剪纸等,还有版画、篆刻等一些形式,这些都可以作为教育资源,成为识字教学的辅助工具。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反复练习外,还可以根据传统艺术特有的魅力,带给学生更多的尝试,让学生能够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并从中达到识字的目的。比如我国的字体形式分为很多种,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从隶书到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王羲之的草书、王献之的行书等,每一种字体都凝结了古人的智慧,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教师可以将这些字体进行比较,感受其姿态神韵,加深学生对字形的记忆。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篆刻体验活动,在刻字、印泥的过程中加深识字印象。

五、创编识字儿歌童谣

一二年级学生识字时,会有一些简单的儿歌童谣帮助学生进行记忆,学生在朗朗上口的歌谣中快速识字,并形成有效记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根据将要学习的生字,按照声、形、义编撰字谣,学生每唱一句都有形象直观的感受,在身体力行中加深对字的印象。此外,教师还可以创设谜语,根据字面意思来编写谜语,比如“一横一横又一横,一竖一竖又一竖,左一竖,右一竖,一竖一竖又一竖”,最终得出“带”这个生字。或者编一些顺口溜、绕口令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表演,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提高识字效率。

六、布置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识字作业

识字写字作业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字的印象,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设计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识字作业,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深入探究传统文化的魅力。如搜集整理含有所学字词的古诗名句、谚语歇后语,在内化字词意义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此外,还可以布置我的传统文化识字日记,引导学生通过记录生活中的文化元素,主动发现和运用所学字词。还可以开展寻找家乡传统文化的识字调查活动,组织学生走访民俗传承人、参与传统技艺制作,在识字学习中厚植文化根基。设计形式多样的识字作业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玩中学、学中玩中习得文化内涵丰富的汉字,收到识字与文化学习双丰收之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承载着启蒙教育、能力培养、价值引领的重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能让学生在掌握识字技能的同时汲取民族智慧,以审美情趣去感受汉字魅力,以人文情怀去传承文化基因。这需要教师发挥文化自觉,深入钻研传统文化宝藏,不断探索创新识字教学方式,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文化记忆,点燃传承创新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施洋格 , 肖菊梅 . 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写字教学的途径探究 [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 2025, 44 (01): 117-120.

[2] 郭雪媛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研究[D]. 导师:姚林群 ; 余国卿 . 华中师范大学 , 2022.

[3] 王芸 . 小学语文第一学段识字写字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探讨 [J]. 读写算 , 2022, (03): 28-30.

[4] 陈金英 . 识字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 , 让小学语文课堂更丰富[J]. 课外语文 , 2020, (31): 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