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6S 管理模式在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师红芳

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宝鸡卷烟厂 陕西宝鸡 721000

6S 管理模式是精益生产体系的重要部分,它通过“计划 - 执行 -检查- 处理”的PDCA 循环,不断优化现场管理。这套模式运用了工业工程里的定置管理、可视化管理等方法,把生产现场的人员、设备、物料、操作方法和环境等要素,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从最初的 5S 发展到6S,新增的“安全”要素让整个管理体系更注重风险预防,形成了“改善环境- 规范操作- 提前防控”的完整管理闭环。

1.6S 管理模式的作用原理

6S 管理模式以现场管理为切入点,通过两条关键路径筑牢安全防线:一是改善硬件环境,二是规范人员行为。在改善环境方面,企业通过“整理”,把过期物料、闲置设备清理出去,减少空间杂乱带来的隐患。“整顿”则负责科学规划物品摆放,保证通道畅通、工具易取,避免员工操作时手忙脚乱引发事故。“清扫”不仅是清洁,更能及时发现线路老化、地面油污等潜在风险。在规范人员行为上,企业用“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的有效做法形成制度,还会定期检查,确保制度落实到位。“素养”管理通过培训和考核,帮助员工养成主动遵守安全规程的习惯,从被动执行变为主动维护现场秩序。而“安全”作为主线始终贯穿 6S 管理的每个环节。无论是清理危险物品、规划逃生通道,还是排查设备隐患,每个步骤都围绕安全生产目标进行。总之,6S 管理通过优化环境减少物的不安全状态,规范行为降低人的不安全因素,为企业打造出双重安全保障。

2. 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现存问题

2.1 现场环境混乱

不少企业的生产车间存在严重的现场环境混乱问题。物料堆放杂乱无章,原材料、半成品和废料混在一起,挤占大量空间。通道经常被叉车、货物堵塞,连消防通道也难以幸免。工具使用后随手乱放,没有固定存放点。这种混乱不仅降低工作效率,员工找东西耗时耗力,更严重的是,一旦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堵塞的通道会阻碍人员疏散和救援,极易造成重大损失。

2.2 安全隐患排查不足

部分企业在安全隐患排查上存在明显漏洞。一方面,缺乏规范的排查机制,设备老化、线路破损、防护装置缺失等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带病运行的设备暗藏事故风险。另一方面,企业忽视职业危害防控,车间内粉尘、噪音超标,却没有监测设备和防护措施。员工长期暴露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面临威胁,患上尘肺病、听力损伤等职业病的风险大大增加。

3.6S 管理模式应用中的难点与对策

3.1 应用难点

在推行 6S 管理模式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遇到多重挑战。首先是员工的抵触问题。部分员工不习惯新的管理方式,觉得整理现场、规范操作这些要求增加了日常工作量,甚至将其视为额外负担,因此对 6S管理存在消极态度和抵触心理。第二个问题是管理很难长期坚持。6S管理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见效,但往往多数企业在实施初期看到环境改善、效率提升等明显效果后,就开始逐渐放松管理要。最后一个难题是资金压力大。企业推行 6S 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员工培训、设备改造升级、制作可视化标识等工作。对规模较小、资金有限的企业来说,这些成本支出会形成一定的经济负担,进而影响 6S 管理模式的全面落地和深入推进。

3.2 应对策略

3.2.1 加强宣传培训

为化解员工对 6S 管理的抵触情绪,企业可从两方面开展工作。一方面,定期举办宣讲会,用真实案例展示成效。例如某车间推行后,工具取用时间大幅缩短,设备故障率显著下降,让员工直观认识到 6S 管理对安全和效率的提升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可以实施分阶段培训。初期先进行理论讲解,帮助员工掌握6S 管理要点,中期开展现场实操教学,指导物料整理和工具摆放,后期通过考核与经验分享巩固成果,逐步提升员工对新管理模式的接受度。

3.2.2 建立长效机制

企业想要让 6S 管理长期发挥作用,就得把它真正融入日常管理。首先,要专门设置监督岗位,安排专人负责 6S 管理的日常检查。并明确规定负责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考核标准,避免管理出现松懈。其次,企业要制定定期检查制度。每周或每月对各个车间、班组进行6S 管理检查,按照标准一项一项打分。检查结果要在企业内部公开,表现好的部门给予奖励,没达标的部门要限期整改。最后,企业还要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开总结会,分析 6S 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收集员工的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方案,形成“检查、整改、优化、再检查”的循环,防止管理效果变差。

3.2.3 合理控制成本

针对中小企业在推行 6S 管理时面临的资金压力,企业可采取多种措施降低成本。在降低投入成本上,企业可以优先选择省钱的办法。例如收集车间里的废旧木板、纸箱,简单加工后做成标识牌、工具盒。又或是用能反复擦写的标签替换一次性标识,减少耗材花费。这些环保的方法不仅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支出,还可以满足 6S 管理的基本要求。在资金回收方面,企业可以靠 6S 管理提升效益。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物料浪费,设备运行也更稳定,生产效率自然提高。同时,6S管理能排查出安全隐患,降低设备故障和工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这样一来,企业因为事故产生的经济损失少了,再加上生产效率提升带来的收益,前期投入的管理成本就能慢慢收回来,实现省钱和增效两不误。

结语

6S 管理模式是企业做好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方式。它通过系统规范的管理,能改善车间环境,降低安全风险,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企业管理水平。但要让6S 管理发挥作用,企业管理层得重视并带头推进,员工要积极配合执行,还要建立长效机制避免管理松懈。此外,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实际,优化 6S 管理方法,让它更好地助力安全生产和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建伟 . 6S 管理模式在企业现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中国民商 ,2023(12):94-96.

[2] 刘慧敏 . 6S 管理在生产企业中的应用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1(17):9-10.

[3] 王峻 . 6S 管理模式在企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25):2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