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精神视域下医院思政工作的问题剖析与对策探寻
郭玉洁
邢台市第九医院
1 医院思政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单一
当前阶段,信息科技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各类创新技术手段与思想教育传播媒介层出不穷。相较于传统模式,思想教育工作的技术含量、互动体验及社会参与度均获得显著提升。然而现实情况表明,部分医疗机构对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固守" 填鸭式 " 教育方法,过度依赖理论宣讲和政策解读,未能有效运用现代化传播工具,导致工作人员参与热情不高,最终影响教育效果。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思想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成为医疗机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思政工作在处理医患关系中缺位
当前医疗环境中,医患矛盾已成为社会焦点问题,这种紧张态势导致公众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度持续下滑,同时使得临床工作者在诊疗过程中过度谨慎。这种状况不仅阻碍了医疗服务的正常开展,更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构成严重制约。造成医患矛盾难以化解的根源具有双向性:从患者层面来看,医学知识的匮乏导致信息不对称,加之疾病带来的焦虑情绪和部分人员借机滋事的行为;从医疗机构角度而言,某些从业者职业操守的弱化、价值取向的偏移、社会责任感的缺失以及受利益驱使的不当行为,都是激化矛盾的关键诱因。值得注意的是,医疗从业者出现违背职业伦理、破坏医患和谐等现象,其本质在于个人道德素养与职业要求之间存在落差。基于此,我国正着力推进法治建设,全方位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增强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这些举措必将有效改善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
2 基于志愿精神,开展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策略
2.1 意识培养层面
医疗机构决策层与执行团队应当充分认识志愿服务理念在思想教育实践中的关键价值,这种价值体现在促进医务人员形成积极的工作理念、职业态度和操作规范等方面。在此认知前提下,需要以志愿服务理念为指引,系统性地构建思想教育工作体系,从而最大化发挥其潜在效能。具体实施层面,医疗机构可采取内部培育计划与外部实践引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教育,使全体医务人员深入理解志愿服务理念的核心内涵,准确把握其本质特征。这种认知提升有助于医务人员主动运用志愿服务理念优化价值体系,进而增强主观能动性,自觉投入更多资源开展志愿服务理论的深度探索与实践创新。
2.2 搭建“互联网 + 医院思政”平台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呈现方式的单调性与内容设计的乏味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医疗机构可依托现代数字技术手段,构建融合志愿服务理念的新型思政工作模式。具体可从以下三个维度展开实践探索:首先,依托数字媒体技术革新思政工作载体。作为新型信息交互平台,数字媒体具备多媒体融合呈现的独特优势。思政工作者可借助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创新性地传播利他理念、协作意识和专业价值观,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内容表达,从而增强医护人员对先进思想的内化吸收效果。其次,运用网络技术拓展思政工作渠道。作为现代信息集成技术,网络平台具有资源整合与渠道多元的特性。医疗机构在开展志愿服务主题思政教育时,应充分运用移动终端应用、社交媒体等数字化工具,构建全天候的学习支持系统,帮助医务人员突破时空限制获取专业知识,培育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最终实现思政工作效能的整体提升。最后,建立动态反馈机制完善管理体系。通过搭建即时通讯社群等互动平台,医疗机构能够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快速响应各类突发状况。这种双向沟通机制不仅有助于提升思政工作的精准性,更能推动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治理方式的转型,确保思政教育功能得到充分释放。
2.3 改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
通过系统性地重构工作场域与人文氛围,着力打造更具包容性的思想引导体系。重点从物理空间布局与精神文化培育两个维度入手,构建多维立体的育人环境。在硬件设施方面,需要更新传统教育场所的功能定位,融入现代化交互元素;在软性条件上,则要注重培育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形成良性互动的思想交流机制。这种环境改良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的升级改造,更在于营造开放包容的价值认同氛围,使思想引导工作能够自然融入日常实践。
先进文化理念能够有效增强团队凝聚力,显著提升员工的集体认同与归属意识。医疗机构在推进志愿服务文化体系建设时,应当注重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融合,通过构建特色文化环境来优化思政教育实施效果。具体而言,可从以下维度着手实施:
在文化载体建设方面,需重点打造兼具专业特色与人文关怀的志愿服务设施。医疗机构应立足本院文化特质,结合员工实际需求与年龄结构特征,精心配置多元化的文化展示平台。例如设立员工教育专栏、志愿服务风采展示墙等特色载体,为思政工作提供可视化支撑平台。同时,可在基础服务设施中巧妙融入文化元素,如设立雷锋服务站、志愿服务咨询台等功能区域,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自然接受文化熏陶,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活动组织层面,应将志愿服务与医德建设紧密结合,设计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可定期开展 " 健康守护者 " 社区服务项目,组织医疗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健康宣教、康复指导等公益活动;结合各类卫生主题日,系统开展专科义诊服务;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组建专业应急志愿服务队伍。通过系列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实践,在医疗机构内外形成浓厚的公益文化氛围,从而实现对医务人员思想品格的渐进式塑造。
结论
以志愿服务理念为引领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医疗机构管理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这项工作的开展对于提升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通过系统化推进该项工作,不仅能够优化医疗机构的整体文化生态,更能有效引导医护人员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为此,医疗单位应当将此项工作置于优先发展地位,以公益服务理念为核心,完善思政工作运行机制,探索多元化的实施路径,从而切实提升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整体效能。
参考文献
[1] 周红 . 以民为本 , 提高服务水平——浅谈新形势下医院思想政治作风工作的策略 [J]. 心理医生 ,2018,24(27):304-305.
[2] 周婷婷 . 思想政治工作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期间的作用探析——以安徽某省级定点救治医院为例[J]. 办公室业务,2020(23):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