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创新实验教学策略

作者

张珺

昌吉市第一中学 831100

引言

教学评一体化即关注教、学、评三部分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课程理念,在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十分受欢迎。实验教学的比重明显增加,但实验教学的质量却仍旧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以知识掌握与素养培育为实验教学的新指向,是探索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下实验教学创新实施的重要方向。

一、重新整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将教、学、评三个环节有机整合在一起的关键:目标为教提供了具体的方向指引,也为学提供了具体的活动支撑,还可以转化为评价标准评估实际教学效果,对实验教学的质量起着决定性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重新站在核心素养的角度整合传统教学目标,提升教学目标的综合性。

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是高中生必须学会的实验操作技能之一。在素质教育视角下,本次实验教学目标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用容量瓶配制溶液、熟悉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还要培养学生从定量角度认识“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在施行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之前,教师可以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 基于物质的量浓度的公式,探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案,了解基本的操作步骤。2. 通过问题探究、实验操作、分析归纳,明白使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误差分析的有效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并形成善于合作、敢于质疑的科学探究意识。

二、创新优化教学方式

在实验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参与空间较为狭窄。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实验方案的设计是由教师完成的,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机会比较少,而教学评一体化就强调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因此亟需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铁及化合物的性质”中实验教学中,是对铁金属化学性质的延伸和发展。并且,本次实验会使用分类法和价态观的化学思维方法,是学生学习其他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然而,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实验现象并不十分明显。为此,可以引入数字化实验。在数字化实验时,鼓励学生们来结合自己的知识学习设计不同的方案,勇于改变原实验方案中的某些物质或方法。如,有的学生将实验中的铁粉换成了 VC 粉。在确定实验方案后,就可以通过数字化操作来推行实验,此时的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而教师也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实验过程,并针对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去采取教学策

略,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三、建立健全评价机制

评价是教学评一体化课堂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的要素,建立健全评价机制,需要教师从教学目标中抽取评价标准,并选择适合实验教学过程的、能够凸显学生主体性的评价方式,保证评价与教学过程的紧密结合,从而使得教、学、评都能够处于相互联系的状态之中。

比如,在“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教学中,推行教学评一体化,教师就要重新设计教学评价标准,并结合实际实验探究的过程设计评价任务。如,教学目标有“熟练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学会除去可溶性固体中杂质的方法”,将其转化为评价标准即“溶解、过滤、蒸发操作的准确性”。为了完成评价,教师可以重点关注学生的这一实验过程,观测学生在进行上述操作时的规范性,完成对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评价。

四、动态实施结果反馈

教学评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评价调整与激励教、学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完成评价之后教师还要促进评价结果在教与学过程中的应用,革新教与学的方式,不断优化实验教学模式,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在“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对“透过宏观现象探查微观本质”的能力进行评价后,发现多数学生并不能通过溶液颜色的变化来及时捕捉到微粒浓度的变化。在获得这一评价结果之后,教师可以继续引入其他实验,要求学生从实验现象角度出发来归纳实验结果,从而在反复的操作与实验中帮助学生顺利掌握这一科学方法。如若没有动态调整实验教学的环节,学生的这一能力就有可能为教师所忽视,继而无法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实验教学发展所必须抓住的重要方向。

结语

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成为革新传统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教师需要从教、学、评三者的相互关系出发来重构实验教学的基本路径,促进实验教学模式从目标到评价的全方位革新,使之成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场域。

参考文献

[1] 陈可明 .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优化路径探索 [J].高考 ,2024,(18):102-104.

[2] 张建军 . 高质量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方法的运用探讨 [J]. 中学课程辅导 ,2024,(18):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