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地区养殖鲟鱼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分析
李小平
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622750
引言:作为北川地区的特色水产产业,鲟鱼养殖对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经济发展而言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近几年养殖集约化程度在逐步提高,在养殖过程中其所存在的病害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北川地域广阔,南北温差大,部分养殖场在夏季时水温常达到 20% 以上,其中水源气体的饱和风险以及养殖管理的差异性较高,很容易导致该地区的鲟鱼病害呈现一种季节性爆发并且复合感染率极高的特点。养殖过程中一旦病害严重,就会导致死亡率较高,为此,需要结合北川地区的环境特点分析常见的鱼病害特征,找到相应的防护措施。
一、北川地区养殖鲟鱼常见病
鲟鱼养殖过程中,将常见病分为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以及环境和营养性疾病4 个不同类别。
1.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包括了肠炎病、烂鳃病、出血性败血症。肠炎病是指由于长形点状气单胞菌所引发的病症,在夏季时肠炎病处于高发期,一旦鲟鱼患上该种病,患鱼的肛门红肿,并且腹部膨大,对病鱼进行解剖能发现肠道内含有大量的黄色黏液,出现肠炎病的根本原因包括了:第一,所选择的饵料变质;第二,水质恶化;第三,投喂时出现投喂过量的情况。烂鳃病的病原体则是柱状黄杆菌。烂鳃病主要危害的鱼为:体长小于 20cm 的幼鱼,在大多数情况下,烂鳃病的特征均表现鱼的鳃丝属粘连并且缺损状态,鳃盖常年打开。烂鳃病经常与传染病共同出现,夏季属于高发季节,由于水温超过 20% ,在水体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则很容易导致烂鳃病的暴发。出血性败血症是指鲟鱼在饲养过程感染了嗜水气单胞菌,病鱼体表面以及骨本病鱼会出现体表以及骨板基部出血的情况。其中腹腔含有大量的红色积水,肝脏呈现土黄色坏死的情况。由于北川地区其高温期在每年的 7—9 月,疾病处于流行状态。
2. 真菌性疾病
水霉病主要是主要在淡水病鱼中广泛存在,该病菌对水体温度的适应范围非常广。在养殖过程中,秋冬季节出现水霉病的几率相对较高,这是由于秋冬季节池塘内处于水温较低的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水温在15~20 度。一旦鲟鱼表面受伤后,很容易引发水霉病,水霉病所面对的是全生长阶段的鲟鱼,一旦鱼出现水霉病后会逐渐被菌丝包裹,在发病初期就可以在病鱼表面看到灰白色的棉毛絮状物,病鱼的情绪会非常的焦躁且不安,食欲减退,最终死亡。
3. 寄生虫病
常见的寄生虫疾病为小瓜虫病和车轮虫病,小瓜虫病是指在鱼的体表肉眼可见的小白点,通过显微镜下进行检查能发现其呈马蹄形。在高密度的水与氧池养殖池中小瓜虫病很容易传播,进而导致鱼体消瘦。车轮虫病,主要入侵的是幼鱼鳃部,很容易引发出现黏液增长,呼吸困难的情况,车轮虫病也与水体的有机物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更是出现该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
4. 环境和营养性疾病
由于环境以及营养性而导致的鲟鱼生长过程中的疾病包括了气泡病和脂肪肝病。气泡病的出现是由于在进行鲟鱼饲养时水源气体过饱和引发的,在幼鱼中气泡病处于高发阶段,包括幼鱼在游动时呈现游动无力、鳃丝发白且含有气泡。脂肪肝病是由于在鲟鱼饲养过程中所选择的饲养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
二、北川地区养殖鲟鱼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1. 细菌性疾病的治疗
肠炎病进行治疗时,选择的治疗方式是在每千克的鱼饲料中加入0.2~0.5g 的大蒜素进行拌料,共同投喂给鲟鱼,在拌料投喂的时间,应每次拌料投喂时间为 5 ~ 7 天。通过内服的方式有效地有效地对该疾病进行治疗,有效地改变鲟鱼饲养中出现该问题的概率。
面对鲟鱼出血病的情况则需要在治疗过程中,这则需要在治疗的过程中在每立方厘米的池塘内泼洒 0.3g 的二氧化硫,在进行出血病的预防时还需要了解到治疗过程中,水的新鲜度以及溶氧情况。应定期对水池进行换水,同时保持水池中的溶氧含量每升大于 5mg⨀ 。在对鲟鱼投喂之前需要对本次饲养的饵料新鲜程度进行检查,避免出现饲料变质投入池内而导致鲟鱼出血病的出现。
2. 针对真菌性疾病的治疗方式
面对真菌性疾病为了有效地治疗水霉病,需要在鲟鱼拉网、分池、捕捞和运输的过程中,首先避免鱼体表面受伤,然后用含量为 3%~5% 的食盐水来浸泡鱼体,浸泡时间为 10~15 分钟,也可以选择碘制剂等消毒剂来对鱼体进行清洗,做到对水霉病有效的预防,减少病情出现。面对已经被感染的鲟鱼,可以对鲟鱼进行隔离,选择水霉净或含量为4%~6% 的食盐水对鲟鱼进行浸泡治疗,促进菌丝逐步从鱼体脱落。在鲟鱼饲养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高池塘的水温,降低水位,需要保证水体中含有非常充足的氧气,可以适当地对水体进行紫外线照射。
3. 寄生虫病
面对寄生虫病,无论是小瓜虫病或者是车轮虫病,在进行治疗时均可以在池塘中泼洒福尔马林,要求每立方厘米的池塘泼洒 5~10ml ,提高处理的整体效果。
4. 环境型疾病
在进行气泡病的防控时,首先需要做好水源的处理。由于北川地区其饲养鱼食会选择利用深井水,面对这种情况,对深井水进行曝气晒水后再将水源逐步注入养殖池,避免由于水源问题而导致的气泡病出现,还需要选择相应的急救措施,利用含量为 0.5% 和 1% 的食盐水进行病鱼调节渗透压。针对鱼群出现脂肪肝的情况,在饲料中适当添加维生素 B 以及维生素 E。所选择的饲料需要做好脂肪含量的控制,避免由于饲料本身脂肪含量过高而导致的鲟鱼出现,脂肪肝的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北川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在进行北川地区鲟鱼养殖时需要做好水源的适应性处理,特别是地下水源,通过爆气塔进行有效对水源进行有效的降解,避免出现由于水源质量不佳而导致的饲养效果无法得到提升,消除气体过饱和的隐患。在面对雨季时则需要加强水源的沉淀过滤,防止在饲养过程中由于水源本身携带泥沙而导致病原体出现。
参考文献
[1] 赵智妍 . 乡村振兴背景下惠水县地方特色农产品发展策略探究[J]. 广东蚕业 ,2025,59(05):98-100.
[2] 申淼淼,袁博,张玉杰,等 . 三种鲟鱼源肝脏铁蛋白的结构和理化特征对比研究 [J/OL]. 食品与发酵工业,1-13[2025-07-23].
作者简介:李小平、1974 年12 月出生、性别男、籍贯四川绵阳、学历本科、职称水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淡水养殖及病害防治,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