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层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外墙保模一体板的应用

作者

周瑜

身份证号:370481198812207104

一、引言

在现代建筑行业中,随着可持续发展和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外墙保温技术日益受到关注。传统的外墙保温方法,如外挂保温板、喷涂或涂抹保温材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建筑的保温效果,但施工复杂、效率低、易出现开裂、脱落等问题,已不能满足当前建筑市场的需求。在这种背景下,外墙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应运而生,它集保温与结构模板于一体,不仅提升了保温效果,还简化了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成为当代建筑节能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的出现,不仅契合了建筑工业化、装配化的趋势,更是在响应绿色建筑政策的同时,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技术革新。它通过预制成型的保模一体化板,实现了隔热与主体结构的一体化结合,减少了传统保温工艺中可能出现的缝隙和冷热桥现象,从而确保了建筑的热工性能。同时,由于一体化板在工厂预先加工完成,现场施工时只需安装到位,大大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

然而,尽管外墙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比如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的统一、材料选择与搭配等。因此,深入研究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的细节,探讨其施工流程、质量控制措施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标准,对于推动这项技术的成熟与普及至关重要。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外墙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从技术特点和优势出发,解析其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通过具体案例分享,探讨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并结合最新的技术标准与应用实践,为读者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参考,从而促进这一高效节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二、保模一体板施工技术详解

保模一体板施工技术的精髓在于其设计的巧妙性和施工的高效性。该技术的核心是保模一体化板,它由保温芯板、内外保护层和连接件组成。保温芯板通常采用聚氨酯、酚醛或岩棉等高效保温材料,内外保护层则选用纤维水泥板或硅酸钙板等耐火、防水材料,确保了保温性能的同时,也具备了良好的防火和防水特性。连接件则通过与主体结构的牢固结合,实现保温与结构的稳定连接。

在设计阶段,首先要根据建筑的保温需求、气候条件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保温芯板材料,确保其保温效果能满足当地的能耗标准。此外,预设的连接点和预留孔洞也要在设计阶段明确定位,以方便后续施工。同时,排板顺序的确定也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保证板间无缝拼接,提高外观质量。

施工流程中,排板顺序是首项任务,确保板材规格一致,减少尺寸误差。弹线和切割是关键步骤,使用轨道切割锯按照设计要求精准切割,减少错位风险。连接件安装要保证孔位准确,按照每 1m2 至少 5 个的密度均匀分布,门窗洞口处加强连接件,提高结构稳定性。接下来是绑扎钢筋和垫块,确保钢筋的正确布置,并在模板接触处设置足够数量的砂浆垫块和撑棍。

安装保模一体化板时,依据设计排板图,从阴阳角开始,再到标准墙板,确保板体垂直于结构,接缝处需交错设置砂浆垫块,阴阳角及板接缝位置增设次龙骨,保证接缝的平整度和防胀模效果。吊装环节是施工中的难点,由于板体较大,需精准控制吊装姿态,角部等关键部位需额外防护,避免损伤。

在质量控制方面,事前准备至关重要,包括施工方案的编制和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对质量标准有清晰认识。材料采购时选择有资质供应商的产品,确保质量。施工过程中,对拼缝偏差进行严格检测,采用一次性切割,避免错台。安装时,接缝处的处理需仔细,确保无错位和胀模。对于偏差,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修正措施,如打磨、粘贴网格布等。

技术优化则是持续改进施工工艺,例如通过改进切割技术减少废料,优化连接件设计提高安装效率,或者研发新型保温材料以提升保温效果。同时,严格遵守 DBJ04T 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程、DBJ04T361-2018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及验收标准等技术规范,确保施工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上述解析,我们可以看到外墙保模一体板施工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显著优势,同时,也需关注施工细节的处理和质量控制,以确保这一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高效、安全和持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保模一体板施工技术将在未来的建筑节能技术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三、施工案例与问题解决

1.案例分享:高效施工与质量保障

在外墙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的应用中,有一个典型的案例,是位于某大城市中心的一栋高层住宅楼。该项目采用了保模一体化板,成功地实现了快速施工和高效保温,成为当地节能建筑的典范。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严格按照施工流程进行,从排板顺序的规划到保模一体化板的精确安装,无一不体现出该技术的高效与便捷。利用标准化的板件,大大减少了现场切割工作,保证了施工进度,同时,通过合理的连接件布局,确保了结构的稳定性。在保模一体化板的安装过程中,团队采用专用吊装设备,确保了大尺寸板件的安全吊装,减少了潜在的损害风险。在完成吊装后,通过砂浆垫块和次龙骨的精确设置,保证了接缝的平整和防胀模效果。

2.问题与解决策略

尽管外墙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在实践中展现出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会遇到一些挑战。例如,在案例中,团队遇到了一些问题,包括:

3.尺寸偏差问题

在排版过程中,部分保温一体化板由于尺寸不精确,导致安装过程中出现缝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项目团队在排板阶段严格核实尺寸,确保板材规格的一致性。同时,对不规整的板材进行现场精准切割,避免影响整体安装质量。

4.错台和胀模问题

在安装过程中,团队发现由于切割精度不足,部分接缝处出现错台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团队引入了先进的切割技术,确保一次性切割到位,减少二次加工。对于已经出现的胀模问题,他们按照质量控制中的修正措施,对超出保温层外侧结构厚度的部分进行修正,包括剔除部分结构、打磨、粘贴网格布和抹平处理。

5.连接件安装问题

在安装连接件时,发现部分位置孔位偏移,影响了结构的稳定性。项目团队及时调整了安装方法,严格按照每 1m2 至少 5 个连接件的密度进行布置,并在门窗洞口等薄弱区域加强了连接件的数量,确保了结构的牢固性。

6.技术标准执行偏差

施工过程中,一些工人对技术标准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操作过程中出现偏差。为解决这个问题,项目团队加强了质量交底和培训工作,确保所有施工人员对施工流程、质量要求和技术规范有清晰的认识。

通过这些具体案例的分享和问题解决策略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外墙保模一体化施工技术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关注细节,持续优化施工过程,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这类技术的使用将更加成熟,为未来的建筑节能工作提供更为可靠的选择。

结束语

外墙保模一体板施工技术的精确实施不仅提升了建筑工程的效率,还保证了建筑质量与环保性能。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期待未来这一技术能进一步优化,为建筑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突破。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循施工规范,持续优化施工工艺,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关键。建筑行业的同仁们,让我们共同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为建设更加绿色、智能的建筑环境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樊黎明. 建筑工程外墙保模一体板施工技术[J]. 石材, 2024, (09):65-67.

[2]康佳龙. 房屋建筑外墙保模一体板施工技术的应用[J]. 居业, 2024,(04): 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