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大数据的政务微信公众号网络传播效果研究

作者

张志杰

重庆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监测中心 401147

前言:在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政务微信公众号已成为政府与公众沟通的关键桥梁,其网络传播效果对提升政务透明度、增强公众参与及推动社会治理创新至关重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海量且多元的数据为深入剖析政务微信公众号传播规律提供了有力支撑。

1 大数据背景下政务微信公众号网络传播特征

1.1 传播主体多元化与权威化并存

大数据时代,政务微信公众号运营主体丰富多样。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以及各领域机构纷纷入驻,涵盖广泛。这使政务信息能渗透到社会各层面,像社区公众号聚焦居民生活琐事,省级公众号发布宏观政策。同时,其权威性凸显。大数据助力运营者精准核验信息,筛选海量数据辨真伪。

1.2 传播内容个性化与实用化趋势

借助大数据,政务微信公众号可洞察用户喜好、习惯与需求。通过分析浏览、互动数据,为不同群体定制内容,年轻上班族能看到就业创业政策,老年群体则接收医疗养老资讯,提升用户关注度。而且,内容更重实用。大数据让运营者了解民众生活难题,发布行政审批流程、办事细节等实用信息。还依据时节、热点推送极端天气应对、疾病预防知识,切实为民众排忧解难,便利生活。

1.3 传播渠道融合化与传播效果可视化

在大数据推动下,政务微信公众号与多渠道融合。和官网、微博同步信息,构建全方位传播矩阵,拓宽覆盖范围;还与线下政务大厅、社区活动联动,线上预告线下活动,线下引导关注线上平台。传播效果也能可视化呈现。运营者借助数据分析平台,清晰掌握文章阅读量、点赞评论转发数,以及用户地域、年龄、阅读时段等数据。据此精准评估,灵活调整策略,优化内容与发布时间,增强影响力与服务水平。

2 大数据背景下政务微信公众号网络传播现状

2.1 广泛覆盖与多元发展

在大数据的赋能下,政务微信公众号实现了广泛覆盖。从地域上看,无论是发达城市还是偏远乡村,各级政府部门纷纷开通公众号,将政务信息延伸至社会的各个角落。受众群体也极为广泛,涵盖了不同年龄、职业和地域的人群。同时,政务微信公众号呈现出多元发展态势。功能上,除传统信息发布,还增添在线办事、互动交流等模块。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图文、视频、直播等齐上阵,以契合不同受众的接收习惯,全方位提升政务信息传播的广度与深度。

2.2 内容产出丰富但质量参差不齐

借助大数据分析,政务微信公众号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公众需求,内容产出日益丰富。除了传统的政策法规解读、工作动态发布,还增加了大量便民服务信息、民生热点回应等内容。但在内容数量增长的同时,质量却参差不齐。部分公众号为追求发布速度,内容未经严格审核,存在信息错误、表述模糊等问题;一些政策解读过于专业,缺乏通俗易懂的阐释,难以被普通公众理解;还有些公众号的内容形式单一,多为文字堆砌,缺乏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元素,无法吸引用户注意力。

2.3 用户互动有所增强但仍有提升空间

大数据为政务微信公众号与用户互动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对用户留言、评论、点赞等数据的分析,公众号运营者能够更及时地了解公众需求和意见,从而开展针对性的互动活动。如,许多公众号会定期发起民意调查,收集公众对政府工作的建议;一些公众号还会邀请专家在线答疑,解答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尽管如此,用户互动仍有提升空间。部分公众号对用户反馈回复不及时,甚至存在敷衍了事的情况,导致用户参与热情降低;一些互动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无法持续吸引用户参与。

2.4 面临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

随着大数据在政务微信公众号运营中的广泛应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公众号在收集用户浏览记录、个人信息等数据时,若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容易导致数据泄露,给用户带来潜在风险。同时,在数据使用过程中,如何确保数据的合法合规使用,避免滥用用户数据,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政务微信公众号进行恶意攻击,试图窃取敏感信息或干扰正常运营,这也给政务微信公众号的网络传播带来了严峻挑战。

3 大数据背景下政务微信公众号网络传播效果的提升建议

3.1 优化内容创作,契合用户需求

借助大数据深入分析用户兴趣偏好与行为习惯,精准定位受众需求。例如,对不同年龄、地域、职业的用户群体进行细分,为老年用户推送通俗易懂的养老政策、健康养生知识;为年轻上班族提供便捷的政务办事指南、城市生活资讯。同时,进一步提升内容质量,确保政策解读准确、深入且生动。利用案例分析、图表展示等形式,将复杂政策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内容。增加内容的原创性与实用性,避免同质化信息,发布如生活小贴士、应急避险技巧、有趣热点等实用信息,提升公众号内容的吸引力与价值。

3.2 创新传播策略,拓展传播渠道

除微信平台内的常规传播,基于大数据挖掘其他适配的传播渠道。分析不同平台用户特征,如微博用户更关注热点话题讨论,可将政务微信公众号的热点内容以话题形式发布在微博,吸引微博用户关注并互动;抖音平台用户喜爱短视频,制作有趣、直观的政务短视频发布在抖音,扩大传播范围。同时,优化微信平台内传播策略,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活跃时间,在用户活跃高峰期精准推送重要信息,提高信息曝光率。

3.3 强化互动机制,增强用户粘性

运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留言、评论,及时了解用户需求与意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用户咨询、投诉等问题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准确回复。开展多样化互动活动,如线上知识竞赛、意见征集、话题讨论等。借助大数据筛选热门话题,围绕公众关心的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发起讨论,鼓励用户参与,对积极参与的用户给予一定奖励,如电子优惠券、荣誉证书等,增强用户参与感与忠诚度,提升公众号的活跃度。

3.4 加强数据管理,保障数据安全

构建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规范数据收集、存储、使用流程。在数据收集环节,明确告知用户数据收集目的、方式与用途,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获取用户数据。加强数据存储安全防护,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权限控制等手段,防止数据泄露。在数据使用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数据滥用。定期对数据进行清理与更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同时,建立数据安全应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生数据安全事件,能够迅速响应并采取措施,降低损失,保障用户数据安全与权益。

结语:

据上文分析可知,本研究依托大数据对政务微信公众号网络传播效果进行了全面剖析,明确了传播特征、现状与问题,并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研究成果有助于提升政务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能,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互动沟通。展望未来,随着大数据技术的持续升级,政务微信公众号有望在内容、传播与互动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的现代化转型,更好地服务于公众与社会治理。

参考文献:

[1]张雨桐,李明远.大数据视角下政务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评估研究[J].现代情报,2023,43(8):112-119.

[2]徐建华,林峰.政务微信公众号用户粘性影响因素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23, 46(5): 1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