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作者

于强

沈阳长江建设科技有限公司  110000 (证件号:210381199406115014)

一、引言

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着劳动密集、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等问题。在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背景下,智能化技术的兴起为建筑施工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智能化技术融合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能够实现建筑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精准管理和科学决策,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效率和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和风险。因此,探索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对于推动建筑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 施工进度管理中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进度管理中,智能化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在施工现场部署 GPS 定位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等各类传感器,实时采集施工设备、材料和人员信息并传输至管理平台。管理人员借助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可以全面了解施工进度,及时发现偏差。例如,利用 BIM 技术模拟施工进度,规划流程与资源配置,安排工序节点。当进度出现差异时,系统会自动分析原因并提供调整建议,确保项目按时完成。此外,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预测,智能化技术还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施工进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2.2 施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为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利用无人机航拍和激光扫描技术,可以获取施工现场的三维图像与数据,精确测量比对建筑结构。在关键施工环节,安装智能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施工参数,当参数超范围时,系统会发出预警。此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质量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识别潜在隐患,并采取预防措施,提高施工质量的可靠性。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变得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

2.3 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施工安全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智能化技术提升了安全管理的水平。在施工现场安装智能摄像头、红外传感器、气体检测仪等设备,构建安全监控网络,实时监测人员行为、设备状态和环境参数。当检测到安全隐患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并通知管理人员。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可以智能识别和分类隐患,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施工安全管理变得更加全面和高效,有助于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4 施工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在施工成本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成本管理信息系统,整合材料采购、设备租赁、人工费用等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监控和分析成本。例如,系统可以预测材料价格走势,为采购决策提供参考;分析设备运行数据,优化使用维护计划,降低设备成本;实现施工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人工干预,降低人工成本。通过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施工成本管理变得更加精细化和智能化,有助于提高成本控制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 技术融合困难

智能化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和多种技术的融合,然而在建筑施工管理应用中,不同技术之间的兼容性和协同性较差。例如,物联网设备采集的数据格式多样,与 BIM 模型、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存在障碍,导致数据无法有效共享和利用。同时,人工智能算法在建筑施工场景中的适应性有待提高,不同项目的施工条件和需求差异较大,难以建立统一的算法模型,影响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效果。

3.2 专业人才短缺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需要既懂建筑施工业务,又熟悉智能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大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对智能化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完善,无法满足市场对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人才的需求,导致企业在应用智能化技术时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

3.3 数据安全隐患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依赖于大量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存储,数据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施工现场的各类传感器和设备采集的数据包含了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等重要信息,一旦数据泄露或被篡改,将对施工项目造成严重影响。此外,建筑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可能面临黑客攻击、病毒感染等安全威胁,目前相关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存在较大的数据安全隐患。

3.4 应用成本较高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采购、软件研发、系统维护和人员培训等方面。对于一些中小型建筑企业来说,高昂的应用成本使其难以承受,限制了智能化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推广。同时,智能化技术的投资回报周期较长,部分企业对其应用效果存在疑虑,进一步影响了企业应用智能化技术的积极性。

四、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发展建议

4.1 加强技术创新与融合

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针对建筑施工管理的实际需求,研发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智能化技术和产品。加强不同技术之间的融合研究,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规范,实现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建筑施工管理系统的无缝对接,提高技术的协同性和兼容性,充分发挥智能化技术的综合优势。

4.2 培养专业人才

完善高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增设智能化建筑施工管理相关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既具备建筑施工专业知识,又掌握智能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建筑企业要加强对现有施工管理人员的培训,定期组织智能化技术培训课程和讲座,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用能力。

4.3 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使用等环节的安全管理。采用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泄露和篡改。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定期对系统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防范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

4.4 降低应用成本

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对应用智能化技术的建筑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支持,降低企业的应用成本。同时,推动智能化技术产品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降低设备和软件的价格。建筑企业自身要加强成本管理,合理规划智能化技术应用方案,选择性价比高的设备和软件,提高投资回报率,增强企业应用智能化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论​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降低施工成本和风险。尽管目前智能化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技术融合困难、专业人才短缺、数据安全隐患和应用成本较高等问题,但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与融合、培养专业人才、完善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和降低应用成本等措施,能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推动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史腾飞 . 智能化技术在公路施工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J]. 汽车周刊 ,2025,(06):176-177.

[2] 刘珍珍 , 黄仁惠 . 智能化施工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佛山陶瓷 ,2025,35(01):173-175.

[3] 马兵华 . 智能化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物资采购与管理中的应用研 究 [J]. 中 国 物 流 与 采 购 ,2024,(08):83-84.DOI:10.16079/j.cnki.issn1671-6663.2024.08.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