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初中体育与健康教法之浅见
田俊良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藕塘镇初级中学校 620500
乡镇中学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全方位的努力,而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正是青少年具体形象思维与逻辑抽象思维结合的重要时期。以形象和概括为主要特征的体育健康,是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的基础学科。其直接影响着“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和各类人才的素质。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学习方法”的知识。教师教书的目的不仅于教,重要的更是让学生会,领悟,反思。毕竟,只有使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获取知识的主动权,自觉的学习练习。因此,我根据现在初中体育健康教材内容以及学生能力和心理差异,结合从事农村初中体育健康教学几十年的教学的点点滴滴,寻出了三条适应不同学生层次,加强课堂结构的构思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提高教学质量的“分类导学法”。现提出来与同道中人商酌。
一、进行“ 分类导学” 的基本观点及其培养目标。
既然是“分类导学”,换言之,一则“分类”,二则“导学”。分类就是将教材内容分类,题型归类,难易程度归类,同时还要把学生的不同层次进行归类,以适应不同能力、素质的学生群体。引导就是要适应新大纲的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探导练习式”教学,达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这样的 目标,就决定了进行“分类导学”必须努力培养学生 的智力因素、非智力的情商、阅读理解及模仿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指导好的学习方法,强化课堂教学点的基本结构和教学环节的整体化,以及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分类导学” 的主要过程和方法。
遵循体育健康教学规律和初中学生心理的差异性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学习。
1. 调动学生学习体育健康的内在驱动力----- 学习兴趣。
首先,进行深入地问卷调查或深入实际了解,找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突破口;其次,在用心的讨论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形成学习的动力;再其次,在引入新课内容时,巧设问题 ( 譬如贴近社会生活实际或当今时尚话题体育健儿为国争光 ),引起学生浓厚兴趣,从而吸引学生注意;第四,上课时,教师做到动态和情绪尽量平静、严肃,从而全方位地捕捉反馈的信息,机智灵活地调整教学,也就是说教学中的实际进行教学,不照本宣科( 有人就是说教案可以根据实际调整方案);第五,设计多种多样的课堂练习形式,穿插一些提问、口答、竞赛、演讲、实际操作等等,多样式的活动,重点是初中体育练习项目 , 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后,布置强化性动作作业和批改作业,分类要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一样的作业量和题型,多方鼓励,以期待的目光、鼓励的语言、信任的态度引导学生、激励学生,达到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最终喜欢学习,乃至废寝忘食( 当然不提倡,还是劳逸结合最好),只要学生把学习没有当做任务而是作为兴趣爱好来培养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
2. 针对不同内容层次讲究多种阅读观察理解方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用“示范动作阅读---- 指导阅读---- 按要求阅读”的途径和方法,以教读导读自读为顺序,分层次阅读。常用基本方法有:1)、提纲精读法,多是对概念、规则、动作的推导等内容;2)、铺垫法,常用于较难的体育动作,先分步示范一下必备的动作环节;3)、错误反馈法,主要是讲学生在练习和作业中暴露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复习和巩固,以加深印象。
在教与学生阅读方法的基础上还要教与学生综合运用这些方法的技巧,主要是抓好读书习惯的培养,指导学生在阅读、理解、复习练习、小结的过程中发展综合归纳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读书,训练形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3. 强化课堂结构,采用“导 ---- 读 ---- 讲 ---- 练 ---- 能”的教学形式。导就是教师在课前对下节课内容给予指导,出示阅读要点和提纲;读就是针对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实际,让学生恰当、灵活使用前面几种常用读书法去深入解读教材;讲是指教师特讲教材内容和重难点、关键点;练就是指学生独立动作作业,由分解动作到连贯性动作一气呵成;能则是由学生、教师来对每节课及各章节知识内容做出系统化的小结,从而熟练体育项目。
4. 强化教学信息的反馈,从中查缺补漏。
1、改进教师的备课结构形式,采用目标教学法和启发式讲课形式,坚持写好教后感做出具体教学情况分析。2)、改进学生作业的批改方法,做到教师当面指导动作、有计划抽改与学生互相监督相结合,然后上好讲评课。3)、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以便有针对性地展开复习练习。4)、多让学生提学习的意见或建议,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以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新时代新要求。
5. 开阔思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指出 :“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发展体能提高身体素质是素养培养的核心。”因此,就要打开思维界限,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由“学会”变为“会学、会练会做”,努力提高体育思维水平及体能。
1)、让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动作的同时,会用分析、综合等常用体育思想、方法、技巧,并熟练运用。2)、教师要做好体育语言动作、教学板书的设计,循序渐进,严格要求,分类辅导,突破思维。3)、发挥教学实图的直观性能,使学生有形可观,发展思维。
三、“ 分类导学法” 的拓展。
用“分类导学”的方法来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结合,实现“学知识”和“发展思维”的结合,“培养特长”与“提高素质”的结合,无疑是很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但这也为我们教师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丰富宝贵的上课经验以及敏捷的思维,开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等必不可少,专业的心理学、教育学和思维缜密的逻辑学等也定不能缺。
“分类导学法”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训练学生思维的好途径,但也是一个过程,只要长期坚持,措施得力指控严格,那么定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