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
刘路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第二高级中学 461000
摘要: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在高中阶段,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学科思维,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引言
在深入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对其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开始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看作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因此,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优化与创新教学方式,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引导学生一边学习地理课程知识,一边积极主动地思考与解决地理问题,以此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1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内涵
1.1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面对不断出现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社会要更好地发展,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协调好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人地协调观素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分析、认识和解决人地关系问题,成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者。
1.2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其划分成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加以认识,是人们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区域认知素养有助于人们从区域的角度,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1.3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力指人们在考察、实验和调查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考察、实验、调查等是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也是地理课程重要的学习方式。地理实践力素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行动意识和行动能力,更好地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和感悟地理环境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其中,行动能力指的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和对地理实践活动进行设计的能力。实践性地理学习主要包括研究性学习、考察设计、实验调查等。地理学科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地理知识,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在开展地理调查过程中,需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1.4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指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综合体,在不同时空组合条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综合决定着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思维素养有助于人们从整体的角度,全面、系统、动态地分析和认识地理环境,以及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2.1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对人才的需求不再局限于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作为培养公民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探索新的教学策略,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2.2提升地理学科地位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地理学科的教学质量,还能进一步提升地理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通过对地理教学策略的探究,有助于增强教师对地理学科的认识,提高教学水平,使地理学科在校园内得到更多关注。
2.3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有助于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结合政治、历史等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地理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
2.4促进教育教学改革
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在新的教学策略指导下,教师需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将有助于推动地理学科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3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视域下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3.1借助地理案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感悟
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时,可以借助真实的地理案例为学生构建地理知识学习支架,使学生在真实案例的引导下进行思考并产生感悟。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引入真实的地理事例并提出相关的探究问题,要求学生结合事例去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借助地理案例探究的教学方式与前文单纯的问题探究教学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学生需要在案例的引导下思考,且在思考的过程中有事实作为依据,这有助于学生在探究事例时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并且从中产生深刻的感想与启示。
3.2及时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教学中需坚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不断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思维、模式,多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实际学情。在教学计划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师还需具备较强的教学服务意识,积极组织教研活动,以实现教学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3.3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
人类社会的发展演进离不开地理环境,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每次重要的时代跃迁和演进都离不开重大的环境变化,可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变化密不可分。因此,加强学生的地理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对于个人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而高中地理知识内容繁杂,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单纯依靠记忆,学习难度较大,这也是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主要动因。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有针对性地引入相关生活情境,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究意识。
结语
新课改为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有助于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上来开展地理教学,需要教师全面了解班级学生的实际学情,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因材施教。高中地理教师要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究,通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度和理解能力能得到明显提升,为今后的地理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平.高中地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应用研究[J].学周刊,2022(10):68-70.
[2]薛甜雅,黄佛君.基于区位论思想的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因素”系统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1(1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