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作者

王晓燕

山西省高平市第二中学校 048400

词汇是语言学习的基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传统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往往侧重于词汇的机械记忆和孤立讲解,学生缺乏对词汇的实际运用机会,导致学习效果不佳,难以真正掌握和运用词汇进行交流和表达。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简称 POA)作为一种新兴的外语教学理论,强调以产出驱动输入,注重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一、产出导向法的理论内涵

(一)教学理念

包括“学习中心说”“学用一体说”“全人教育说”。“学习中心说”强调教学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学用一体说”主张学习与运用紧密结合,避免学用脱节;“全人教育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教学假设

涵盖“输出驱动假设”“输入促成假设”“选择性学习假设”“以评促学假设”。输出驱动假设认为产出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欲望;输入促成假设强调输入材料要为产出服务,帮助学生完成产出任务;选择性学习假设指出学生应根据产出需求有选择地学习输入材料;以评促学假设通过有效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改进。

(三)教学流程

包括“驱动”“促成”“评价”三个环节。驱动环节通过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布置产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成环节教师提供适当的输入材料和学习支持,帮助学生完成产出任务;评价环节采用师生合作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反馈和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改进。

二、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适用性

(一)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高中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产出导向法通过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和有趣的产出任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符合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

(二)有助于解决词汇教学难题

传统词汇教学存在学用分离、缺乏语境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产出导向法强调学用一体,以产出驱动输入,让学生在完成产出任务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词汇,使词汇学习与实际运用紧密结合,有助于解决传统词汇教学的难题。

(三)符合英语课程标准要求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产出导向法注重语言学习的实用性和有效性,通过产出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和综合素养,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

三、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驱动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于外研社教材教学而言,驱动环节中创设适宜情境以激发兴趣至关重要。教师需深度钻研教材内容,全面考量学生实际状况,精心打造真实且饶有趣味的交际情境,并布置兼具挑战性的产出任务。以高中英语必修一“友谊”单元为例,教师可巧妙构思“朋友之间发生矛盾如何解决”这一情境。此情境贴合学生日常生活,极易引发情感共鸣。随后安排学生分组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要求运用英语进行对话交流。在这样生动且具现实意义的任务驱动下,学生的表达欲望被充分点燃。为出色完成任务,学生会主动投身于与友谊相关词汇的学习与运用中。他们会积极查阅资料、相互交流探讨,努力丰富自身词汇储备,力求在角色扮演时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观点 [1]。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让词汇学习摆脱枯燥乏味,变得生动有趣,还能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对词汇的理解与记忆,为后续的英语学习筑牢根基,实现语言知识与交际能力的同步提升。

(二)促成环节:提供输入,支持产出

在产出导向法的促成环节,为给学生产出提供有力输入支持,教师需多管齐下。首先,精心挑选输入材料是关键。要紧密结合产出任务需求,选取与词汇关联紧密的课文、阅读材料、听力材料等。材料需兼具趣味性、实用性与针对性,如此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词汇资源与优质学习范例。以“友谊”主题产出任务为例,提供关于友谊的英语文章、诗歌或电影片段,能让学生在情境中积累相关词汇与表达。其次,注重学习方法指导不可或缺。引导学生掌握选择性学习技巧,依据产出任务有重点地学习输入材料中的词汇。同时,传授词汇学习方法,像依据上下文猜测词义,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理解生词;利用词根词缀记忆单词,可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快速扩充词汇量,有效提升学习效率 。最后,积极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能营造活跃的交流氛围,促进学生间的互动与合作。在小组中,学生相互帮助、共同探讨,分享词汇学习经验与心得,不同思维相互碰撞,拓宽词汇学习渠道,为顺利完成产出任务奠定坚实基础,进而推动学生英语词汇学习取得良好成效。

(三)评价环节:多元评价,促进学习

在产出导向法的评价环节,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对促进学生英语学习意义重大。师生合作评价作为重要一环,教师需提前制定清晰明确的评价标准,为学生提供评价的参照依据。随后引导学生投身评价过程,在此期间,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职能,鼓励学生大胆阐述个人见解与看法,营造积极活跃的评价氛围。对于学生给出的评价,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与指导,精准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协助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助力学生在评价中不断成长与进步。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同样不可或缺。自我评价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定期开展自我评价活动,促使学生回顾词汇学习历程,深入反思自身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不足,从而明确努力方向,有针对性地调整学习策略。同伴评价则为学生搭建了交流互鉴的平台,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时,学生能够在相互评价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借鉴优秀的学习经验与方法,同时也能从他人的反馈中发现自身未曾察觉的问题[3]。通过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有机结合,学生不仅能提升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增强评价能力,最终实现词汇学习效果的共同提升,为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论

产出导向法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通过在外研社教材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发现该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词汇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产出导向法的应用策略,不断优化词汇教学,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教育研究者关注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为推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

参考文献

[1] 丁玮玮 . 产出导向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J]. 中学生英语 , 2025, (26): 21-22.

[2] 苏伟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初高中英语词汇衔接教学 [J]. 校园英语 , 2022, (40): 172-174.

[3] 胡梦婕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设计探索 [J].校园英语 , 2021, (33): 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