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探索
刘凡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一、房亭河概况
房亭河,位于徐州市区中部,北起不牢河、荆山引河交汇处,流经徐州经济开发区、铜山区、邳州市,于邳州猫窝地涵处汇入京杭运河中运河段。河道沿线有三八河、白马河故道、古运河等 21 条支流。作为江苏省江水北调同时也是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重要调水通道,房亭河分布有 1 处国考断面,3 处省考断面,现状水质不能稳定达标。本次工程主要针对达标率偏低的不牢河至铜邳交界段,范围总长度47 公里。
二、现状问题
水安全存隐患:作为城市主要外排河道,现状河道断面无法满足城市相关排涝、防洪规划要求;
水环境缺保障:存在片区雨污分流不彻底、河道底泥污染、污水处理设施不完善、农业面源污染、水体动力不充分等问题,直接影响水质达标率。
水景观无统筹:滨水空间景观环境驳杂,沿线居民主要活动背离滨水区域,景观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三、设计原则、途径与目标
设计原则:实现对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水管理的全面统筹,通过综合治理激发整体效益。
三大工程:河道治理,雨污分流,滨水区域景观环境提升。
设计目标:打造安全、清水、宜居河道,以滨水空间为触媒,促进徐州东部城乡特色统筹发展,推进徐州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
四、规划设计
1、河道治理
房亭河为运西地区主要引排骨干河道之一,大庙以上段房亭河属于不牢河片区,流域面积约 47km2,经房改河排入不牢河;大庙以下段房亭河属于房亭河片区,流域面积755km2,向东排入中运河。
防洪排涝标准方面,规划城区段房亭河从 5 年一遇排涝提高到 20 年一遇排涝标准;乡村段房亭河从 5 年一遇排涝、不足 20 年一遇防洪提高到10 年一遇排涝、20 年一遇防洪标准。
面改造方面,浮体闸 - 三八河、徐海路 - 徐贾路段现状河道两岸不具备扩挖条件,采用生态挡墙结合河坡的复式断面;三八河- 徐海路、徐贾路 - 大庙站段现状河道两岸具备扩挖条件,采用梯形断面,并对桥下河坡进行生态护砌。大庙站 - 铜邳交界段现状河道两岸具备扩挖条件,采用梯形断面,并对桥下河坡进行生态护砌。
修筑两岸堤防并对两堤顶修建防汛道路,局部可结合慢行绿道承担休闲功能。对李井大沟等 9 条支河末段 1km(房改河 6km)清淤疏浚,在支沟口建立生态拦网,支沟边坡进行生态护砌、恢复绿化,引种多样化水生生物。
2、雨污分流
房亭河主城区段流经大庙区、经开区和三八河片区。其中经开区、大庙区已列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水质达标提升工程实施雨污分流,本次需改造区域:三八河片区 32.22km2 范围。
排水体制问题:现状完全合流区占比 16.7% ,分流不彻底区占比11.8% ,整个区域分流区域占比 46.22% ,未开发区域占比 28.2% 。因此需要分流的区域占 28.5% 。管网设施:管道雨污点混接,排水方向混乱;小区排水设施不完善。目前已调查雨污点混接6 处,排水方向混乱6 处。
新建雨水管网 14.86km ,改造雨水管网 50.15km,改造后雨水管排水能力满足普遍三年重现期以上;新建污水管网 32.28km ,改造污水管网2.24km ,改造后已开发区域实现 100% 雨污分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程与初期雨水截流系统布局建设截流 6mm 的初期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 75% 、SS 削减率达到 53% ,可保证三八河汇水分区内污水及初期雨水不入河。
3、滨水区域景观环境提升
房亭河、三八河、老房亭河自西向东先后流经工业园区、城市社区、大庙街道、田园乡村四类典型区段。滨水区域腹地广阔,潜力巨大,是徐州中心城区高质量发展及东部城乡特色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经过逐段踏勘调研研究,房亭河区域现状在景观风貌、服务功能、文化感知三方面存在显著不足,导致河道整体关注度低、亲水性弱、整体形象不佳。
针对现状问题与矛盾,方案提出“联、理、琢”的环境提升策略。“联”基于滨水区段功能与用地属性,强化表达工业制造、宜居社区、特色小镇、田园乡村四类文明。明确清晰的景观风貌主题、打造连续的休闲游赏界面。“理”落实城市双修与高质量发展理念,升级水绿环境促进滨水地块整体价值提升。梳理整体的区域联动关系、激活绿廊的环境提升效应。“琢”重塑亲近河流的城市共识,全面开放共享提升滨水区域活力,打造彰显个性的景观形象。挖掘在地的文化要素载体、营造多元的功能活动场所。
以“美丽引领、蓝绿筑梦”为主题,响应国家顶层设计城市高质量发展战略,形成“一川碧水、四类文明、五大活动节点、系列主题场景”的空间结构。城镇段实现沿绿道 15 分钟步行到达一处重要活动节点,沿线因地制宜设计融合地域文化主题的休闲体验与休憩场景;乡村段结合特色田园乡村营建计划,打造以专用慢行绿道串联,穿插于密林草花、疏林草地、苇滩湿地之间,亲近自然的景观绿廊。通过特色鲜明的四个主题区段串联富有参与性、且让人印象深刻的滨河风光。
工业园区段始于房亭河 - 不牢河河口,东至徐海路,长约 8 公里,方案以重“器”为理念,围绕产业风景、匠人精神主题,抽取产业文化要素结合场所空间进行造景。设计主要通过丰富竖向层次、优化地形,两岸形成连续游憩界面,结合材料、工艺、品牌、成就等在地的工业元素,融入节点空间场所与景观设计,形成工业主题系列景观。
城市社区段始于房亭河 - 三八河河口,西至民祥园路,长约 7 公里,方案以家“园”为理念,围绕公园城市、共享舒适主题,增设口袋公园,促进城市双修,使老城区环境更宜居,提升滨水区地块价值。方案中通过保障滨水慢行绿道联通,引导公共休闲活动向滨水空间集聚,丰富亲水、近水、观水层次,结合周边使用者分布特征,设置适合健身、亲子、聚会、独处等不同活动需求的主题口袋花园。
大庙街道段始于徐海路,东至大庙闸,长约 4 公里,方案以名“镇”为理念,围绕时光印象、文化走廊主题,着重展现城镇发展进程中大庙令人难忘的经典印迹。方案力求与周边地块融合打开面向河道的活动界面,以滨水慢行绿道为线索串联组织小镇公共休闲生活,抽取历史上大庙影剧院、火车站、维维豆奶等经典场景元素符号,融入休闲活动节点造景,塑造有故事、有共鸣、配套完善、环境舒适的公共文化休闲带。
田园乡村段始于大庙闸,东至铜邳交界处,长约 28 公里,方案以乡“野”为理念,围绕生态地景、乡愁慢旅主题,营造承载郊野骑行、特色田园乡村体验、湿地观光等活动的景观走廊。方案主要通过保留现状植物基底,推动林相优化,营造特色季相景观,强化湿地景观特色,结合防汛道路的修建配置局部分离的专用慢行绿道,串联主要湿地观景点、田园乡村节点、骑行驿站等服务设施。
五、结语
项目以房亭河河道治理、雨污分流、景观提升三位一体,全面统筹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水管理等相关问题,通过综合治理激发整体效益,探索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的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秦思远 , 肖垚 . 生态修复视角下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 [J]. 现代园艺 ,2020(10)
[2] 张琳琳 , 齐宝玉 , 闵佳 . 以许昌市学院河为例的城市河道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J]. 陕西水利 .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