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
甘经习
山东耀周研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
本文以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为研究主题,选题范围涵盖主要制备技术、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现有研究虽对部分制备技术或应用领域有所探讨,但缺乏对三者的系统性整合分析,在技术与应用的适配性及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方面存在不足。
一、金属基复合材料主要制备技术
1.1 经典制备技术
经典制备技术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的基础,经过长期实践已形成成熟的工艺体系。粉末冶金法作为经典技术之一,通过将金属粉末与增强相粉末混合、压制和烧结,实现材料的复合。铸造法也是应用广泛的经典技术,包括砂型铸造、压铸等多种形式。该技术通过将增强相引入熔融金属基体,经搅拌、浇注和凝固形成复合材料,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的特点,适合大规模生产形状复杂的构件。其中,搅拌铸造通过机械搅拌促进增强相分散,在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应用较多;压铸法则借助高压将金属熔体压入模具,能获得致密度较高的复合材料制品。
1.2 先进制备技术
先进制备技术在传统技术基础上不断创新,推动金属基复合材料性能向更高层次发展。原位合成法通过在金属基体内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增强相,使增强相与基体之间形成良好的界面结合,有效避免了外加增强相带来的相容性问题。该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尤其在高温环境下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在航空航天领域有重要应用。该技术还能缩短研发周期,快速响应市场对个性化、小批量产品的需求。3D 打印技术作为新兴的先进制备技术,通过层层堆积的方式直接成型复合材料构件,无需传统模具,具有设计自由度高的特点。
1.3 其他特色制备技术
除经典和先进技术外,一些特色制备技术在特定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喷射沉积法通过将金属熔体雾化成细小液滴,与增强相颗粒混合后沉积在基板上形成复合材料坯体。该技术冷却速度快,能抑制晶粒长大和有害相的生成,所得材料具有细晶组织和优异的力学性能,适用于制备大尺寸、高性能的复合材料板材和管材。电沉积法利用电解原理在金属基体表面沉积金属的同时引入增强相颗粒,可制备具有特殊功能的复合材料涂层。
二、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应用领域
2.1 航空航天领域
对于航空航天应用材料要求,具有高强度与轻量化特性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可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可用来制备飞机的机身骨架、机翼构件等,能有效减小飞机的质量,提升飞机的飞行燃油效能。对于原位合成法制备钛基复合材料能够耐受极端温度与恶劣的力学环境,可用于制造火箭发动机的壳体以及航天器的结构支架等。
2.2 汽车工业领域
汽车工业的轻量化、高效化追求也要求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开发,可用金属基复合材料作为汽车发动机活塞、连杆的材料用铸造方法制造;采用金属基复合材料能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寿命,减轻了汽车发动机的重量,降低了汽车耗油量,加上它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耐磨性,这就符合汽车轻量化和高效化的追求。利用粉末冶金法制备的镁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减震和抗疲劳能力,可利用该材料作为汽车的车架和悬挂系统零件的材料,以使汽车的行驶更加稳定安全。
2.3 电子与新能源领域
在电子与新能源领域,金属基复合材料需要具备优异的导热、导电等功能性,金属基复合材料在该领域应用的研究范围愈发广。用电沉积法制备得到的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具备导电、导热等优良的特性,应用于电子芯片散热基板中,可以有效地解决电子设备的散热问题,增加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方面,先进的制备工艺处理得到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电池的外壳和电极方面,金属基复合材料具备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可以保护电池的安全运行,优异的导电性能,可以提升电池充放电的效率。
2.4 其他工业领域
在机械加工行业,金属基复合材料可以应用于机床导轨、刀具等的制作,高耐磨性、高刚性可提升机床加工精度及寿命;喷射沉积法制成的复合同质轧辊用作钢铁轧制,在钢铁轧制加工过程中有着很好的耐磨性及抗热疲劳性,增加了轧辊的更换频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由特殊制备得到的镍基复合材料可用于化工反应釜、化工管道等设备,耐强酸、强碱等腐蚀性介质,保证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三、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技术创新方向
制备技术智能化、多种制备技术的融合等均将是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制备过程智能化,采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制备过程实时控制,工艺过程参数自动调整,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例如,在粉末冶金过程,应用智能算法计算烧结过程温度、压力等参数,自动对工艺过程参数进行控制,从而使获得的材料的性能更稳定。多种制备过程融合,例如,采用 3D 打印技术结合原位合成法,在打印过程中原位生长出增强相。
3.2 应用领域拓展
随着制备技术的不断进步,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在生物医疗领域,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可用于制造人工骨骼、 dental 种植体等,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与人体组织良好结合,提高医疗植入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深海装备领域也将成为重要的应用方向,金属基复合材料在高压、腐蚀环境下的稳定性使其适用于深海探测器、水下管道等设备的制造。
3.3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是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必然趋势。未来将大力发展低能耗制备工艺,通过优化加热方式、缩短工艺流程等措施,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例如,采用微波烧结技术替代传统烧结,可大幅减少加热时间和能耗。
在原材料利用方面,将加强对废弃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回收再利用,通过分离、提纯等工艺回收金属基体和增强相,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将开发环境友好型的制备工艺和辅助材料,减少生产过程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推动金属基复合材料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发展。
结语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历经多年发展,形成了经典、先进及特色技术并存的体系,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技术创新方向的明确、应用领域的拓展以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其发展前景广阔。未来,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探索,金属基复合材料将更好地满足各行业的需求,为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继林.“新型陶瓷-金属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应用”通过专家验收[J].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15,15(03):69.
[2]魏健宁,李根梅.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J].九江学院学报,2008,27(06):33-35+52.
[3]涂江平,高品质碳纳米管的规模化制备及其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应用技术.浙江省,浙江大学,2005-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