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商业综合体多厅影院之建筑设计探究

作者

马韬

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甘肃 兰州 730030

一、多厅影院概述:

随着中国电影行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影院由单厅发展到多厅,从单独的影院建筑,发展到纳入商业综合体,去商场看电影已成为常态。同时随着我国大中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快速发展,多厅影院与之相结合并且作为其核心体验业态,已成为主流布局方式。

多厅影院与商场的共生模式已成为城市商业空间的标配。据统计,2023 年中国购物中心内影院占比超 75% ,其设计需兼顾观影体验、商业联动与建筑效能。

随着影片类型及数量增多、观影人数的增加,原先的大型单厅影院已无法满足需求,因此影院开始从单厅向多厅转变。又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电影的出现,影院影厅的空间及布局也发生改变。减小影厅容量,增加影厅数量,提高观影的视听效果,营造小而精的观影环境。

影院设在商业综合体内,这一现象背后是商业逻辑、消费习惯和空间协同效应的综合体现,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流量共享与消费闭环,商场自带高频客流(购物、餐饮人群),电影院作为“体验型消费”业态,可吸引非购物目的消费者进入商场,同时观影人群也会在商场内产生餐饮、零售等二次消费,形成“流量互哺”。商场白天以购物为主,而电影院晚场和节假日高峰时段能延长商场营业时间,提升夜间经济活力(如观影前后带动晚餐、夜宵消费)。

2. 空间效率与成本优化,商场高层或角落区域租金较低,适合影院大空间需求;影院作为“主力店”可提升商场整体租金议价能力,形成双赢合作(如保底租金 + 票房分成模式)。商场提供现成停车场、洗手间、空调系统等基础设施,降低影院独立运营成本。

3. 消费场景融合

一站式体验:现代消费者追求“购物 + 餐饮 + 娱乐”集成式消费。影院与商场业态(如快时尚、亲子乐园、网红餐饮)形成“休闲组合拳”,延长顾客停留时间。

冲动消费转化:观影前后的碎片时间易触发随机消费,如购买饮品、抓娃娃机、快闪店打卡等。

4. 抗风险与抗竞争策略

电商冲击下,商场从“商品销售”转向“体验经济”,影院作为不可替代的线下体验业态,增强商场生存能力,对抗线上冲击。商场通过引入IMAX、4D 影厅等高端影院提升自身档次,与周边商业体形成差异化竞争。

二、多厅影院的设计要点:

1、规划与布局:

多厅影院的影厅布局方式需兼顾空间利用效率、观众体验、运营便利性以及安全规范。以下为常见多厅影院的布局方式:

a. 集中式布局:是将所有影厅围绕一个中央大厅或休息区布置,呈放射状或环形分布。观众进入影院后可从中央区域快速分流至各个影厅,售票处、休息区、餐饮服务等设施集中以便管理。

适用于中小型影院或空间较为紧凑的场地。

b. 线性布局:是把影厅沿一条或多条主要通道线性排列,呈单侧或双侧分布。通道简单明了,观众导航方便。但如果影厅过多,走廊可能较长,观众从入口到远端影厅的步行距离将会增加。

c. 分区式布局:影厅被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有独立的通道或小型休息区,区域之间通过主通道连接。根据影片类型或放映厅功能(如普通厅、IMAX 厅、VIP 厅)进行分区,提升观众体验,同时便于分流管理。但设计复杂,占地面积较大。适用于大型影院和多功能娱乐综合体。

d. 多层布局:影厅分布在建筑的多个楼层,通过电梯、扶梯及楼梯连接。可充分利用垂直空间。但观众上下楼不便,需合理规划人流和安全出口。适用场景为高层商业建筑内的影院,如城市综合体或摩天楼。

e. 混合式布局,特点是结合上述多种布局形式,根据实际场地条件灵活设计。例如底层为集中式布局,上层为线性或分区式。其优点是适应性强,能最大化利用不规则空间。适用于场地情况复杂或扩建改造的影院。

2、规模:

根据《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2008)规定,影院的规模按照座位数可划分为以下四种:

多厅影院的影厅数量通常根据影院的规模、位置、市场需求以及投资预算等因素确定。其影厅数量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基本分以下几类:

影厅的大小、座位数以及放映设备的配置都会影响最终的厅数规划。在国内诸如万达影城、CGV、卢米埃等连锁影院品牌的大型影院通常会有8-15 个影厅,而一些高端或实验性影院可能会更多。

3、流线设计:

a、通过扶梯、直梯将观众直接导入影院前厅,避免与商场购物人流交叉。散场出口通道可衔接餐饮区或娱乐区,增加停留时间。

b、后勤流线须布置独立货运通道,设置专用货梯连接卸货区,避免与观众流线冲突。放映机房需临近影厅,预留设备更换通道。

4、影厅空间设计

a、视线与声学优化:采用阶梯式地面,坡度设计保证后排视线无遮挡。每排座位高差不小于12cm, 排距标准建议不小于1.1m。

b、无障碍设计:轮椅席位每厅至少 2 个无障碍座位,通道宽度≥1.2m,配套无障碍卫生间。

案例分析:

时代广场 7# 楼项目,是时代广场项目中的一个子项,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市城关区天水北路 (T602#) 东侧,规划 S614# 道路西侧,南面为T603# 道路并与万达集团城市商业综合体隔路相望。

7# 楼为双塔楼 + 大底盘格局,其中东塔楼功能为写字楼,东塔楼为服务性公寓,大底盘为商业功能。地下共 3 层,其中地下 1 层为超市及设备用房,地下 2\~3 层为小汽车库,地上 22 层(东西塔楼),8 层(大底盘商业)。大底盘商业中,1\~7 层为商场,8 层为影院及部分商业。

因建筑东西两头均为塔楼,因塔楼核心筒的存在,无法布置无柱大空间(影厅),同时平面进深较浅(南北方向长度为 56 米),给影院布局带来诸多限制,故只能将影院布置在两个塔楼之间的中部区域。最终形成为7 厅(1 大4 中2 小)影院格局,影厅座位共730 个,属中型甲级影院。

因为建筑高度限制,所以本影院没有设置IMAX 影厅,(IMAX 影厅要求层高 15 米以上),仅设置常规数字影厅,层高 10 米。同时由于 VIP 影厅受众较小,投资较大。从经济角度出发,没有设置VIP 影厅。

1、流线设计:观影人流主要通过与商场相通的自动扶梯自下层到达本层影院大厅,也可通过影院专用出入口乘坐直梯到达。

2、消防设计:7 层影厅划分两个防火分区,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 平米,每个防火分区均设置 ⩾2 个安全出口及 ⩾1 部消防电梯。影院设置专用出入口,最大影厅面积 <400 平米。连接商场逃生楼梯与影院专属消防通道,每个影厅设 ⩾2 个疏散口,疏散口距离最近安全出口距离均不大于 11 米。

3、无障碍设计:影厅预留轮椅位(坡度 ⩽1:12 ),触觉导引系统延伸至商场电梯厅。地上每层设置独立无障碍卫生间。

4、放映机房设计:利用影厅之间的走廊上方设置夹层,用以布置电影机房, 机房之间相互连通形成“放映走廊”。此举既便于设备的操作控制,又可以合理地安排影片拷贝, 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结束语:

商业综合体多厅电影院呈现以电影放映为主,其它零售、餐饮娱乐业为辅,多种功能一体化的形式,并已形成了灵活机动的空间组合模式,在为观众欣赏电影提供高质量视听环境的同时,为人们构建了完善的消费环境,形成了以电影文化为主导,结合其他娱乐行业新型影院建筑体系。其设计元素众多,设计过程繁杂,通过设计方、建设方、运营方的共同努力,密切配合,才能设计出高品质的影院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