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逆向设计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作者

陈泽波 廖玉梅

重庆市綦江区三江中学 401431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应当突破传统单一课时的限制,构建单元整体化的学习框架,针对课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评价总结环节进行优化重构。在传统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工作依托既定的目标,根据教学目标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而逆向教学设计理念与传统的线性化、成果化的教学设计有所不同,逆向设计以教学评价为前置,教学目标为核心导向,强调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逆向设计教学理念深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逆向教学设计强调教学目标的制定,使课堂教学活动紧密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展开。在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需要深入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性格喜好及能力特点,以此制定更为契合学生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积极运用逆向思维,从问题的多个角度出发寻找问题解决方案,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明确教学理念,理解单元知识

构建逆向设计理念课堂,开展初中数学逆向教学模式,首先需要数学教师明确课堂教学方向,即教师应当明确教学目的。教师需要对单元知识内容首先具备较强的了解,同时能够利用单元知识要点解决实际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单元知识点进行拆分,随后向学生讲解知识形成及问题解决的过程,很多学生对单元知识毫无了解,在一种情况下开展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记忆在大脑当中,在不断复习和训练中增强对单元知识的理解,实现初中生数学学科思维能力的发展。为此,为了帮助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能力的发展,教师需要转变传统以知识灌输和基础知识理解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先理解后实践”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以此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逆向思维整合单元知识内容,明确单元知识目标,并合理选择单元评价总结方式,根据教学流程设计及反思优化环节展开教学活动设计,而在前置环节中倘若出现问题,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发展,阻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而基于“先理解后实践”的理念,能够为单元整体化教学工作及教学目标的制定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可以从本章节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出发,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结合学生能否理解所学知识内容制定单元教学目标,以此帮助学生知识点延伸、知识点重构、知识点调整的过程中获取新的知识,为学生知识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动力。

二、衔接知识模块,强化数学思维

在逆向教学设计工作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其决定着课堂教学目标能否被实现。为了切实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数学教师需要将各个知识点进行衔接,实现课堂教学活动与既定教学目标的融合,根据初中生实际学习情况,依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方案,将逆向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设计当中,以此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另外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应当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规划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将多个知识模块进行衔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知识内容具备较强的系统性,为初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三角形”章节教学过程中,基于单元整体化教学的特殊性及初中生实际学习情况,为了更好地展现以生为本课堂构建原则,充分调动初中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热情,确保教学目标得以实现,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引入相应的学习情境,将单元知识内容直观呈现出来。例如,教师可以根据七年级所学习到的“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构建学习情境,从“直线”“射线”“线段”入手,逐步为学生呈现完整的三角形,以此揭示出三角形的图形特点。以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另外,情境构建还可以结合实际知识内容、教学活动及评价环节,为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组织实践化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掌握章节知识要点,开展自主化的问题解决。

三、优化评估方式,提高学习成效

逆向教学设计的核心在于教学目标是否根据既定要求顺利实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多元化的评估方式衡量学生是否达成预期目标,因此教学评价环节在逆向教学设计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逆向教学设计评估不同于传统的教学评价环节,更为看重评估过程,检验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真实表现,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确保其学习目标是否达成。

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章节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设计实践性的学习任务,以商品价格和销量之间的联系进行提问,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商品价格和销量之间的关系,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提问,配合评估工作而展开。比如:一家超市售卖衬衣,衬衣的单价和销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为什么衬衣单价提高,销量便会减少?而衬衣价格打折,销量便会提升呢?以此开展实践活动。其次,教师可以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共同计算此类问题,随堂检测学生对一次函数的理解效果,并利用生活中的案例进行检验。

简要而言,基于逆向设计理念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需要数学教师基于单元整体知识点的角度进行探索,逆向设计教学方案,整合单元知识要点,根据知识结构设计教学目标,从整体化的角度联系各个知识点,多元化评估学习成果,将更为趣味化、生活化、直观化的内容融入课堂,使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数学学习需求,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为小学生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及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吕龙. 基于理解的初中数学逆向教学设计——以“圆和扇形”单元为例[J]. 上海中学数学,

[2] 苏爱荣 . 逆向思维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研究 [C]//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20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