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高年级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研究
张域弘
漳州市芗城第二实验小学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工作中,相比传统教学模式,“项目化学习”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人工智能背景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活动中,为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编程思维与信息素养,本文立足小学高年级人工智能教育,就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性教学手段展开深入探讨,以此来全面提升高年级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项目式教学;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手段
引言:信息化产业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不仅能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其将来成为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以真实项目为基础和载体开展教学活动的“项目式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具有生活化、任务导向化以及自主学习与协同综合化的显著特点,在小学高年级人工智能教育中通过合理化利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工作,能让学生感知到探索信息技术知识、人工智能技术的趣味性与必要性,从而能够更加专注投入到小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学实践活动中。
一、明确项目式学习人工智能教学原则
在小学高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活动中,基于项目学习模式下,教育工作者要想提高人工智能教学的有效性,在明确项目学习人工智能教学原则下开展教学工作,对于改善当前教育教学现状而言,具有重要意义。与其它现代化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教学”在应用过程中,为构建高效化课堂,教师需要秉承整体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教学中通过综合考虑学生实况设计科学的探索项目,例如在小学高年级人工智能教育中,由于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在教学时教师可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和深入性的题目,从而在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除此之外在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实践活动中,因为涉及到的是一个整体项目,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单独知识点,而是要构建完整的学习框架,实现信息技术和其它学科知识的融合,让教育过程具备更强的系统性,与此同时机器人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用编程电脑与实际器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课件、PPT等方式来了解机器人人工操作流程,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制作“青蛙机器模型”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青蛙的成长历程以及青蛙的童话故事来引入主题,这样既能够让小学生掌握青蛙的常识,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项目活动制作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新课改下在人工智能教育活动中,教育工作者可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师生之间拥有更多交流的空间,比如在实施项目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来体验项目学习过程,其中包括了设计、制作、编程、解说等,学生可以围绕自身的特长来开展角色分配,学生之间相互借鉴与学习,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二、明确人工智能教学中的项目主题
在小学高年级人工智能教育活动中,为保障人工智能教学活动的导向性和目的性,教育工作者需在明确项目主题的前提下,开展教学工作,从而在不断提高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前提下,推动学生全面化发展。项目式学习是学生在任课教师的支持和协助下,将知识点用便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交给学生进行自主处理和研究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全面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加深他们对课程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选择一些小学生在真实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内容,让学生围绕已知学习经验与知识来探究问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项目主题制定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秉承“生活化”的原则外,还要体现出前瞻性和科学性,当前我们处于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能够获取更多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融入前沿性的项目主题,比如制作扫地机器人与制作扫地机器人模型,这两个项目主题前者更具备吸引力,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欲望,学生想要通过自己努力制作可以自动扫地的机器人。除此之外在人工智能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设定项目主题的时候,还要考虑时间安排的科学化,比如在常规类型知识性课程主题中,需要对主题的融入、知识的讲解、实施制作、调试检查、运行与操作等,引导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机器人”相关知识。
在“巡线项目”主题活动教学中,由于巡线原理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学生在探究知识期间会觉得枯燥、乏味,在影响课程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化发展。新课改下教师可通过把巡线项目融入到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如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帮助牛、羊动物,在有效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还能显著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结束语
概括而言,项目学习属于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通过把学生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学习对象,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加深对课程知识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基于项目学习模式下的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实践活动中,为确保高质量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要围绕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进度来设定人工智能教育目标与内容,在不断提高小学生参与人工智能教学活动自主性与积极性的前提下,促进他们的个性化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清月. 基于PBL的Scratch教学活动设计——以《追逐》游戏的制作为例[J]. 中国现代教育,2020,15(16):144-147.
[2]韦海铭.项目式学习在小学高年级人工智能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教育信息技术,2020,12(06):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