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肌肉训练结合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影响
朱海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训练结合心理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盆底肌肉训练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盆底功能、尿潴留发生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盆底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肉训练结合心理护理可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盆底功能,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盆底肌肉训练;心理护理;宫颈癌;根治术;尿潴留
盆底功能障碍是宫颈癌根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其中以尿潴留最为常见,发生率约为8%-15%[1]。尿潴留不仅给患者的生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而且严重影响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盆底肌肉训练是通过主动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群,增强其力量、耐力和控制能力的一种康复训练方法。研究表明,盆底肌肉训练可有效改善盆底功能,降低尿潴留发生率[2]。本研究结合盆底肌肉训练和心理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6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用药指导、饮食护理、术后并发症观察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盆底肌肉训练和心理护理。
盆底肌肉训练:术后3-5天开始训练,由经过专业培训的盆底康复专科护士指导。训练前,护士详细解释盆底肌肉的解剖结构、功能及训练的重要性。①仰卧位,双腿屈曲分开,用力收缩肛门和阴道,维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次。具体步骤:患者仰卧于床上,双腿屈曲分开,脚掌平放于床面。指导患者想象正在憋尿和憋气,同时用力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维持3-5秒,然后完全放松5-10秒。强调保持正常呼吸,避免屏气。②仰卧位,双腿伸直,用力提肛,使腹部和臀部向上抬离床面,维持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次。详细操作:患者仰卧,双腿伸直并拢,收缩臀部和盆底肌肉,同时缓慢抬起腹部和臀部,维持3-5秒,然后缓慢放下,完全放松5-10秒。提醒避免用力过猛。每组动作完成1个循环,每天做3个循环,建议在早中晚进行,每次训练约15-20分钟。连续训练6个月,期间专科护士每周评估进展并调整训练计划。
心理护理:①术前与患者建立良好沟通,评估心理状态,了解需求。具体实施:由经验丰富的心理护士在患者入院24小时内进行一对一评估,使用标准化心理测评量表(如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心理状况,通过深入交谈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担忧和需求,建立信任关系。②讲解宫颈癌和手术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实施方法:安排专科医生或高级护士进行一对一或小组(3-5人)健康教育,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图片讲解宫颈癌的病因、治疗方法和预后,详细说明手术目的、过程、可能的并发症及术后康复注意事项,分享成功案例以增强患者信心,鼓励患者提问并耐心解答。③术后告知患者手术过程和结果,消除顾虑。④教导患者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听音乐、看书等。详细指导:为患者准备舒缓的音乐播放器,推荐适合术后恢复的音乐;提供轻松有趣的书籍或杂志;教授简单的呼吸放松法和意象引导技巧;
1.3 观察指标
(1)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盆底功能,分值越高表示盆底功能越差。
(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
(3)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问卷(QOL)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分值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比较和并发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PFDI-20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8.63±10.4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5±13.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尿潴留是宫颈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宫颈癌根治术需切除子宫、宫颈、盆腔淋巴结等,手术范围广,对盆底解剖结构和神经造成较大创伤,导致膀胱逼尿肌无力,膀胱颈及尿道括约肌松弛,引起尿潴留,成为宫颈癌术后护理的重点和难点。
盆底肌肉训练是通过主动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群,包括耻骨尾骨肌、会阴横肌、肛提肌等,增强其力量、耐力和控制能力的一种康复训练方法。盆底肌群支撑和维持盆腔脏器的正常位置,参与尿液、粪便储存和排出的控制,对维持正常排尿功能至关重要。宫颈癌根治术后盆底结构受损,支持作用减弱,膀胱颈移位,易引起尿潴留。而规律、持续的盆底肌肉训练可增强盆底支撑力量,提高尿道括约肌收缩力,改善排尿功能。研究发现,盆底肌肉训练可使宫颈癌术后6个月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从56.67%降至20.00%[3]。宫颈癌根治术后行盆底肌肉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盆底肌力,降低尿潴留发生风险。
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和需求,针对性地给予支持和指导,缓解不良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有研究表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会加重术后尿潴留程度,延长恢复时间[4-5]。而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减轻症状,促进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常规护理相比,盆底肌肉训练结合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盆底功能,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盆底肌肉训练结合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宫颈癌根治术后患者盆底功能,降低尿潴留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冬梅.提肛运动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在宫颈癌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0,52(10):1241-1242.DOI:10.16096/J.cnki.nmgyxzz.2020.52.10.050.
[2]戴旭萌.盆底肌肉锻炼联合人文关怀对宫颈癌术后放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20):1-4.
[3]孙桃梅,冯丽嫦,黄兰英,等.盆底肌肉训练结合盆底电刺激护理对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改善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1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