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渠道运行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雪红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发展中心 四川省都江堰市 611800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水利工程渠道作为水资源调配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运行效率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水利工程渠道的运行管理与维护面临着诸多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渠道的正常运行,也制约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因此,本文将从水利工程渠道运行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剖析其根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1 水利工程渠道运行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
1.1 设施老化
许多水利工程渠道由于建设时间较早,加之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导致设施出现严重的老化现象。这些老化的设施不仅影响了渠道的正常运行,还增加了管理和维护的难度。例如,渠道的衬砌材料因长时间受水流冲刷和冻融循环的作用,出现裂缝、脱落等问题,导致渠道渗漏严重,水资源浪费现象突出。此外,一些渠道的闸门、启闭机等关键设备也因老化而出现故障频发,影响了渠道的调度和运行效率。
1.2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我国水利工程渠道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普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第一,对职责划分不明确。当前,我国水利渠道运行管理中,由于职责划分不清、职责重叠,导致水利工程渠道运行的效率低下,这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合理开发和使用,以及水利部门的形象和声誉。第二,监督体制不完善。水利渠道运行管理,需要可信的监督制度来保障。但就目前而言,部分水利工程渠道缺乏监督机制,存在监管不力、透明度低等问题,严重影响渠道管理的正常运作。第三,管理体系滞后。当前,随着水利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原有的水利管理体系已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而部分水利工程渠道运行管理制度却未得到及时的更新,从而造成水利工程渠道管理的低效。新观念、管理方式、技术方式等不能很好地应用,制约着渠道运行效率与管理。
1.3 资金投入不到位
在水利工程渠道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中,资金投入的不足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资金短缺,许多必要的维修和更新工作无法及时进行,导致渠道的维护状况日益恶化。例如,一些老化的设施急需更换或修复,但因资金不到位而不得不推迟,这不仅加剧了设施的损坏程度,还可能引发更大的安全隐患。此外,资金的缺乏也限制了新型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应用,使得渠道的管理效率难以提升。因此,加大资金投入,确保水利工程渠道得到及时有效地维护与管理,是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
2 水利工程渠道运行管理和养护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加强设施维护与更新
针对设施老化问题,必须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加强设施的维护与更新。首先,要定期对渠道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设施的损坏和老化问题。对于衬砌材料的裂缝和脱落,应采用先进的修复技术进行修补,确保渠道的防渗性能。同时,对于闸门、启闭机等关键设备,要加强日常维护和保养,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零部件,以减少故障发生的频率。此外,还应考虑对老旧设施进行更新换代,引入更加先进、耐用的设备,以提高渠道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其次,加强设施日常检查与检测,建立日常检查与检测机制,确保设施的每一个细节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利用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对渠道的各个部位进行定期检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空中巡查,利用声波检测仪器对渠道内部进行检测等,这些都能有效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2 健全管理制度
为解决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问题,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渠道运行管理的规范化水平。首先,要明确责任划分,确保各管理部门职责清晰、不交叉重叠。通过制定详细的管理职责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范围和工作内容,避免管理盲区,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渠道运行管理工作。其次,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是保障管理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应设立专门的监督机构或岗位,对渠道运行管理进行全过程监督,确保管理行为的规范和透明。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巡查、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防止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同时,要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此外,随着水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管理制度也应及时更新和完善。要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和评估,及时修订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条款和内容。同时,要积极引入新型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如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监控等,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为水利工程渠道的长期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2.3 加大资金投入
为了解决资金投入不到位的问题,必须从多个层面入手,确保水利工程渠道运行管理和养护工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水利工程渠道的财政投入,将渠道维护和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步提高投入比例。同时,可以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水利工程渠道的重大维修和更新项目,确保关键设施得到及时有效地修复和更新。其次,应积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工程渠道的运行管理和养护工作。可以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同时,可以探索建立水利工程渠道维护基金,通过收取水费、水资源使用费等方式筹集资金,专项用于渠道的维护和管理。此外,还应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和审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避免浪费和挪用。可以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评估机制,对资金的使用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资金分配和使用计划。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渠道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对于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在管理与维护过程中仍面临设施老化、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加强设施维护与更新、健全管理制度以及加大资金投入等解决对策。通过上述措施的落实,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水利工程渠道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效益与管理水平,促进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总之,水利工程渠道的运行管理与维护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推动水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霞 . 水利工程渠道运行管理与维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34(06):64-67.
[2] 张志军 .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与管理 [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08):110-111.
[3] 陈 晓 庆 . 水 利 工 程 渠 道 维 护 与 管 理 措 施 研 究 [J]. 珠 江 水运 ,2020,(2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