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文化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书香班级生态体系的特色构建路径

作者

冯明军 谷雪莉 刘佳妮

郑州科技学院 河南省郑州市 450000

引言:文化育人是当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给予了充沛的思想资源以及实践层面的引导。在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里,如何融合自身的办学特性,构建切实有效的育人系统,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问题。书香班级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单元,借助营造浓郁的阅读氛围以及人文环境,为学生创设了重要的精神成长空间。本文将细致剖析文化育人视角下书香班级生态体系的功能,探究民办高校在空间打造、活动革新以及评价回馈方面的特色建设途径,为推动民办高校文化育人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一、文化育人视域下构建书香班级生态体系的作用

(一)强化学生文化认同

书香班级生态体系经过审慎挑选的阅读资源以及文化活动,把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科学文化和职业文化有机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体验当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文化的熏陶。民办高校学生群体一般有着学习基础不尽相同、文化素养发展不均衡的特性,营造书香班级能够给这些学生打造一个共有的文化体验平台。当班级成员一同阅读一部经典书籍,或者探讨某一种文化现象之时,学生在思想的交流过程里会逐渐构建起对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可。这种认可并非单纯的知识传递,而是借由阅读实践活动引领学生在文化体验中收获情感上的共鸣以及价值方面的认同。长时间置身于书香班级的环境之中,学生的文化自信会逐步得以增强,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会实现协调发展,从而为其成长筑牢坚实的文化根基。

(二)增强班级归属感

班级归属感是学生积极投身集体活动、认同班级文化的情感基石。书香班级生态体系凭借共享阅读资源、组织阅读交流活动以及创建班级文化符号等途径,为学生提供了情感联系的纽带。民办高校学生来源极为广泛,地域文化背景多种多样,借助书香班级建设能够营造共同的文化场域,推动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班级图书角的共同建设过程让每位学生都能够贡献出自己钟爱的书籍,形成集体记忆;阅读分享会让具备不同性格特征的学生都能寻得表达自我的契机;班级读书微信群的互动探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拓展了交流空间。这些活动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起情感联系,进而产生集体荣誉感。

(三)推动书香班级与校园文化生态互动融合

书香班级并非孤立存在的文化单元,而是校园文化生态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在文化育人的总体架构之下,书香班级和学校的其他文化形态理应保持紧密的互动,形成育人的合力。民办高校可将书香班级建设纳入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让它与校园文化、专业文化、创新创业文化等彼此支撑、相互促进。班级阅读活动能够与学校图书馆实现资源共享,与学科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相互渗透,与职业素养培训彼此补充。当书香班级和校园文化达成良性互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会得到更大程度的激发,阅读能力会在更为广阔的平台上得到锻炼,最终构建起特色显著、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态系统,为提升民办高校的育人质量和办学声誉提供重要支撑。

二、文化育人视域下书香班级生态体系的特色构建路径

(一)空间营造,实体与虚拟阅读场景构建

构建书香班级生态体系,关键在于打造适宜学生阅读的空间,为其营造优良的阅读环境。民办高校要依据自身拥有的资源状况,打造将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阅读场景。就实体空间而言,班级能够在教室打造别具一格的图书角或者微型书吧,选用开放式的书架布局,定期对图书资源加以更新,同时借助艺术装饰来营造温馨且舒适的阅读氛围 [1]。班级可依据专业特性挑选具有典型性的经典著作以及前沿性的文献,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在虚拟空间方面,民办高校需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所具备的优势,搭建数字化的阅读平台。班级能够创建专属的电子图书库,整合优质的网络资源;开发班级阅读的APP 或者小程序,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创建班级读书的微信群或者 QQ 群,为学生提供能够即时交流的虚拟场所。尤其要注意的是,民办高校可以尝试对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进行融合创新,在实体图书上设置二维码链接以拓展阅读材料,在班级图书角设置电子阅读终端设备,或者利用增强现实技术提升实体阅读的互动体验。

(二)活动创新,阅读与多元实践的深度融合

民办高校所彰显出的特色在于把阅读活动与各类多元实践深度融合 [2]。就好比工科类专业会通过组织“阅读 + 创新设计”这样的活动,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经典著作当中去获取创新灵感;商科类专业则会开展“阅读 + 企业调研”活动,以便将理论阅读和企业实践两者相结合起来;至于艺术类专业,则会策划“阅读 + 艺术创作”活动,进而将文学阅读转化成为艺术表现的形式。

此外,民办高校还能够对跨班级、跨专业的阅读联动机制展开探索,组织不同专业的学生围绕同一个主题去开展跨学科的阅读讨论,以此来促进知识方面的交叉融合;建立起班级之间的阅读资源共享平台,达成优质资源的高效利用之目的;开展班级阅读文化展示活动,从而激发起良性竞争。借助活动的创新,阅读已不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行为,而变成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各个层面当中,并且成为民办高校特色育人体系里具备重要意义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评价反馈,动态监测与持续优化机制

评价反馈对于书香班级生态系统能够持续稳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民办高校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及反馈机制,以此对书香班级建设展开动态化的跟踪监测与持续性的改进优化[3]。从评价维度而言,需综合衡量阅读资源的建设状况、阅读活动的举办情况、学生的参与程度、阅读所取得的实际成效等诸多方面,进而构建起全面且立体的评价架构。

就评价主体来说,应引入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涵盖班级自身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所做评价以及专家给出的评价等,如此确保评价结果具备客观公正性 [4]。至于评价方法,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融合的模式,例如借助阅读量的统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去知晓阅读的基本情形;通过对阅读笔记、读后感的分析来评估阅读的质量高低;通过组织专题讨论、开展成果展示等途径来考察阅读所达成的成效。民办高校必须设立定期的反馈和调整机制,依据评价所获得的结果及时对书香班级建设方案予以优化,并完善激励机制,把学生的阅读表现纳入到综合素质评价范畴之内,从而激发学生持续参与的积极性。

结束语

从文化育人的角度来看,民办高校书香班级生态体系的特色打造,是提高教育品质、培育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关键途径。凭借加强学生对文化的认可、增进班级成员的归属感以及促进校园文化生态的相互交流融合,书香班级生态体系在民办高校的育人架构里有着与众不同的作用。在后续的实践进程中,民办高校需要加大校际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力度,一同探寻书香班级建设的创新方式,为高等教育领域文化育人理念更为深入地推行,贡献全新的经验以及智慧。

参考文献:

[1] 殷帮强.“ 书有光·读最美” : 建设书香校园的立体化实践[J].中小学管理 ,2025,(03):59- 60.

[2] 张慕汉 . 中职学校书香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 ,2023:185- 191.

[3] 许晗榆 . 阅读点亮人生——书香班级建设的探究 [C]. 福建省商贸协会 ,2021:2355- 2357.

[4] 张雅丽 , 杨凯 . 高职院校书香班级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 [J].内江科技 ,2020,41(04):119- 120.

第一作者:冯明军,男,汉族,1983 年10 月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作者:谷雪莉,女,汉族,2001 年03 月16 日,河南省周口市,本科学生,经济学;

三作者:刘佳妮,女,汉族,2004年10月25日,河南省济源市,本科学生,跨境电子商务

课题名称:民办高校书香班级生态体系构建的实践进路

课题编号:39030225010

课题来源:本文系学生工作项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