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UBD理论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实践与探索

作者

余愿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三井实验小学 213022

UBD 理论提出了一种以理解为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法,为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即从预期的学习结果出发,逆向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确保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评价的有效性,从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UBD理论视域下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分为三个阶段,即首先确定预期的学习结果,再依据学习结果设置评估方式,最后规划教学活动。下面以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 Unit 7Protect the Earth 为例作具体阐述。

一、阶段一:预设学习结果

UBD 视域下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是以目标为导向、以预期学习结果为起点的。明确学习结果,教学路径才能清晰。教师要在考虑学生学情、研读课标要求、整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预设学习结果。

1. 基于学生学情考虑学习结果

六年级学生具有有关环境问题的英语学习经历。在学习 Unit 6Keepour city clean 后,学生已经基本习得了 clean、dirty、rubbish、make thecity clean、keep the air clean 等与环境保护有关的词汇、词组表达,能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简单描述环境现状、污染原因以及保护环境的相关建议,也能够运用 can 这一情态动词制作环境保护宣传手册;能与同伴合作,合理分工、高效完成环境保护宣传手册的任务;对于环境问题具有较强的兴趣和一定的社区环境调查能力。

2. 基于教材内容和新课标要求确定素养目标

在设计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要研读教材,围绕单元主题梳理单元板块内容的内在关联,构建单元结构化知识。本单元,围绕“保护地球家园”这一话题,分析与整合板块内容,提炼出“保护地球家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单元主题。首先,将 Story time 和 Grammartime 板块整合,提取出第一个子主题“节约地球资源,保护地球家园”。其次,整合 Fun time 板块及相关内容,提取出第二个子主题“促进循环利用,保护地球家园”。最后,融合 Cartoon time 和 Culture time 板块内容,提取出第三个子主题“号召宣传,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3. 整合内容确定侧重“理解”的学习结果

UBD 理论将预期学习结果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学生能够掌握单元内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即“掌握知能”(A 目标);二是学生能够形成概念性理解,即“理解意义”(M 目标);三是学生能够将所得迁移运用于情境性的问题解决中,即“学习迁移”(T 目标)。这三个层次的目标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学生学习的完整路径。按照此分类,教师可以将核心素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归类。通过解析核心素养目标中的关键动词,可以分析出学生经过单元学习需要达到的掌握知能目标、理解意义目标以及学习迁移目标。

二、阶段二:确定评估办法

UBD 理论视域下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将评估贯穿学习活动始终,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程度,进而调整教学内容或方法,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及时反馈和指导,还能够通过结果性和过程性的评估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帮助学生确定理解学习的程度,促进自我反思并完善学习。

1. 确定评价标准

教师需要设定与阶段一整体学习目标高度相关的评价标准,以促进评价活动与教学过程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学生从理解意义到学习迁移的过程中,不仅仅涉及能否达成目标,更涉及理解和迁移的程度问题,因此理解学习的发生不能仅用简单的对错来判定,更应该衡量的是理解的程度。

2. 寻找评估证据

在进行以促进学生理解学习为核心的单元教学评估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即学生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构建意义并实现迁移。

教师需要着重寻找学生已理解内容意义并能够在不同情境下自觉主动进行迁移的学习证据,这些证据可以通过“解释、释义、应用、洞察、移情和自知”这六个理解的维度来证明。

比如,预期目标是“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should(not)给出保护环境的合理建议”,就需要证明学生能够运用情态动词 should(not)就保护环境进行写作的书面证据。又如,预期目标是“学生能够围绕保护地球这一主题,制作宣传海报”,就需要证明学生能够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相关知识的英文表达合作制作海报的图文证据等。

3. 开发评估任务

学生实现学习迁移,才能使知识得以实际应用,进而形成在不同情境中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这一长期目标,教师在进行本单元评估时,要着力营造贴近实际、相对复杂且真实的情境,以便让学生充分展示其理解能力,从而促进长期目标的达成。比如,围绕评估证据“运用情态动词 should(not)就保护环境进行写作的书面证据”,学生要能够准确地使用 should(not),最好可以结合之前所学 can 等情态动词提出至少两条合理并且详细的环保建议。再如,围绕评估证据“应用本单元所学的相关知识的英文表达合作制作海报的图文证据”,学生的任务就是围绕保护地球这一主题,团队合作,完成一幅宣传海报,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学生至少要从“保护地球家园的重要性”“威胁地球家园的因素”“保护地球家园的相关措施”这三个维度来丰富海报内容,此外还可以从海报的内容是否准确,设计是否清晰美观,是否有剪贴画等装饰,形式是否夺人眼球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表现。

三、阶段三:规划学习进程

单元目标的达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课时之间内在的逻辑、内容的呈现决定了单元目标的落地效果。学生只有通过单元各个课时之间互为支撑又不断深入的活动任务和学习体验,才能逐步形成结构化知识,获得真正的理解。为了使学习过程更具吸引力和效率,教师可以参照UBD理论中的 WHERETO 要素进行学习活动设计。W(Where & Why),学生明白单元学习目标以及学习的意义;H(Hook & Hold),吸引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E(Equip & Experience),学生具备经验、工具、知识和专门技能;R(Rethink, Reflect & Revise),给学生理智探索和反思的空间;E(Evaluate),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开展自我评估和自我调整;T(Tailor),为不同学生定制学习路径;O(Organize),组织编排学习内容。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首先以问题“What can we do to protectthe Earth?”抓住学生注意力,随后以问题“How can we make a union toprotect the Earth?”组织学习过程,促成学生理解。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音频、新闻报道、海报图示等学习工具,指导学生观看环保视频,阅读环保新闻,制作宣传海报,教会学生收集整合相关信息,为学生理解学习的发生提供必要的支持。

总之,在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中,UBD 理论为教师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操作路径。从预期的学习结果出发,确定达标证据,安排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落实“教—学—评”一致,帮助学生在零散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促进英语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焦世强 . 整体设计单元教学,促进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同步发展 [J]. 英语学习,2019(12).

[2] 宋明浩 .UBD 教学设计框架下的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 英语教师,2019(6).

[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 15 期课题“UBD 理论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3JY15-GL-L91)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