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开放教育成人学生思政课学习动机激发与维持策略研究

作者

余丽华

新丰开放大学

一、引言

开放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为成人学生提供了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满足了他们终身学习的需求。思政课作为开放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成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由于开放教育成人学生具有学习时间碎片化、学习基础参差不齐、学习动机复杂多样等特点,思政课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如何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关键问题之一。

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是指开放教育学生在自主开展思政课随岗实践学习的基础上,做好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结合、线上线下实践教学结合,并以实践报告、思政课教学设计、思政微视频、思政小故事、思政讨论课等方式进行考核,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教学模式 [1]。开放教育高校肩负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高质量开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要求,是开放教育高校答好“为谁培养人”教育之问的育人要求,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题中之义,也是开放教育成人学生坚定政治信仰的政治要求 [2-3]。通过现代远程教育途径传播优质的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空间,延长了学习时间,提供了更多学习模式和方法,满足了成人学习的需求 ⌊4-5⌋ 。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因此,研究开放教育成人学生思政课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开放教育成人学生思政课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一) 内在因素

年轻成人学生处于事业打拼阶段,学习思政课多是为提升学历、增强职场竞争力,将课程视为职业发展的助力,学习动机功利性较强;中老年学生历经社会磨砺,更注重自我完善与精神追求,学习思政课旨在丰富内心世界、实现自我价值,动机更具内在驱动性。受教育程度高的学生,知识体系较完善,对思政课理论有更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能从课程中获取更多精神滋养,学习动机以认知兴趣和自我提升为主;而受教育程度低的学生,面对抽象理论易产生畏难情绪,学习动力不足,动机多源于外部压力,如获得文凭、满足家人期望等。此外,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相信自己能学好思政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学习动机稳定且持久;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则缺乏信心,学习积极性不高,动机易受挫折影响而减弱。内在影响因素如表1 所示。

表1 内在影响因素

(二) 外在因素

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专业扎实、讲解生动的教师能将抽象的思政理论变得通俗易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教学方法单一、照本宣科的教师,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降低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的态度和评价也影响学生动机,鼓励性的语言和公正的评价能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习动力。开放教育多采用线上学习模式,网络平台的稳定性、资源的丰富性和易获取性会影响学习体验。若平台频繁卡顿、资源陈旧,会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削弱学习动机。学习支持服务同样关键。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如及时的学习指导、答疑解惑、心理辅导等,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和支持,从而增强学习动力。反之,支持服务不到位,学生遇到困难无法解决,就可能放弃学习。如图1 所示。

图1 外在影响因素构成

教师的专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角色定位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专业能力强的教师能够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教师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伙伴和朋友身份与学生相处的教师能够增强学生的归属感,提高学习积极性。开放教育的网络学习环境为成人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方式,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学生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缺乏面对面的沟通,容易忽略班集体的存在,导致学习参与度降低,学习动机下降。学习支持服务包括入学教育、学习资源、学习辅导和咨询等方面。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学生可能会感到学习困难,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

三、开放教育成人学生思政课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习需要

问题情境是引发学习需要的直接因素。思政课教师应结合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出具有适度疑难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既有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又有相当的挑战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例如,在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等,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二) 明确学习目标,形成学习期待

学习目标对于学习活动具有定向和推动作用。教师应帮助学生制定明确、具体、适当的学习目标,使学生知道如何去做,并且力所能及。学习目标可以分为长远概括性目标和眼前具体目标。长远目标可以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眼前具体目标可以是“掌握某一章节的重点内容”“完成一篇相关的课程论文”等。在实现一个目标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选择更高层次的目标,形成更高层次的学习期待,以不断保持较高的学习动机水平。

(三) 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吸引力

1.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习兴趣。思政课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例如,在讲解“职业道德”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案例中人物的职业道德表现,并进行分析和评价,然后每组选派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补充,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2. 运用多样化教学手段

多样化教学手段可以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融入教学中。例如,在讲解“中国近现代史”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历史事件的发生过程,增强学习的情感体验。

3. 贴近生活实际教学

思政课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课程的实用性和价值。教师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会热点问题入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讲解“法律基础”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案例,如消费维权、劳动纠纷等,让学生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

(四) 提供及时反馈,增强学习信心

学习反馈是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及时、经常地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反馈给他们,包括学习成绩、解答问题的正确性、所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成效等。积极的反馈信息可以为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动机。例如,教师可以在学生提交作业后及时批改并给予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存在问题的学生给予指导和建议。

(五) 开展学习竞赛,激发竞争意识

学习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我提高的需要,调动学习积极性。思政课教师可以组织一些学习竞赛活动,如知识竞赛、演讲比赛、论文比赛等。在组织竞赛时,教师应注意适度原则,避免过于频繁的竞赛导致学生产生疲劳和压力。同时,竞赛要注重名次和进步相结合,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对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对暂时落后的学生给予鼓励和支持。

四、结语

开放教育成人学生思政课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应根据开放教育成人学生的特点和思政课的性质,运用自我决定理论、期望 - 价值理论、成败归因理论等动机理论,采取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学习目标、优化教学方法、提供及时反馈、开展学习竞赛、加强情感支持等策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促进成人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学校应加强对思政课教学的支持和管理,完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学生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实现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的目标,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万拓 , 杨应云 , 万金湖 . 开放教育“ 一二五” 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与探索 [J]. 两岸终身教育 ,2024,27(04):31- 37+60.

[2] 白乾景 . 开放教育高校成人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探究 [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4,26(03):5- 10.

[3] 程志高 . 后疫情时代成人教育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变革探究——以开放教育为例 [J]. 当代继续教育 ,2021,39(06):24- 31.

[4] 任克敏 , 谭效 , 杨小宁 . 开放大学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J]. 贵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3,31(04):13- 19.

[5] 钱秀琴 .“ 八个统一” 理论遵循下的开放教育思政课教学模式建构——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为例 [J].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30(04):62-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