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家庭教育的方法与策略分析
邓柳贞
广州增城外国语实验中学 广东 广州 511300
引言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学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发挥着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桥梁作用,是建立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关系的重要纽带。在家校共育背景下,班主任教师不仅要做好班级学生的管理工作,还要充分发挥对家长的引导和辅助作用,探索当前家庭教育服务和学生课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育管理模式,积极与家长建立联系、深化沟通,立足初中生成长发展需求,探索提升初中家庭教育水平的实践路径,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同步发展。
一、开展家校论坛,增强教育能力
目前,转变家长教育的思维是家庭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若家长依旧采用保守、传统的教育思维,对学生听之任之,则家庭教育也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因此,学校组织家长学校论坛的活动,邀请家庭教育专家亲临现场,面对面地解决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同时让家长了解和学习当代的家庭教育的理念与方法等,让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与成长的深远影响,以此才能够实现家庭教育模式的创新,为学生的学习发展构建良好的环境[1]。例如,在论坛中,首先分年级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学校对此进行筛选和统计,从而确定不同年级的主题;其次,确定好主题后,下发给专家和家长让其进行准备;再有,在论坛中,由专家带领不同年级的家长们前往分会场就议题进行讨论和分享;最后,在论坛主会场中,由专家进行点评和总结,并给予指导性建议从而最终解决家长们在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此外,还可以引导家长设定家庭教育的目标,在改变家长教育思维的同时,提高家长的行动力。
二、重视日常沟通,了解孩子需求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生剧烈变化的青春期,他们的情感需求、学习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往往呈现出复杂性和隐蔽性,家长若仅通过日常观察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的真实状态,更何况有相关调查显示,学生与家长经常沟通(吃饭、休息、玩耍时聊天较多)的比例不足 10% ,并且绝大多数家长都是在孩子出现问题以后才与他们沟通。对此,教师需要通过开家长会或者班级群会议(通知)等方式向家长分享一些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以及亲子之间沟通的一些小技巧,注重平时对孩子的关注,并通过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 [2]。比如,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给家长提出建议:一是结合经济情况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性或者自然性的活动。举例来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家长可以带自己的孩子到科技馆、博物馆等场所参观,或者带他们去看电影、看他们喜欢的内容,而当条件有限时,家长则可以带孩子到社区活动场所或者到田野中去欣赏大自然的美,以此来让孩子从沉闷的学习当中脱出身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二是对于学生主动表达出的需求,家长一定要重视,并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是否满足学生的需求,或者通过一定的条件来引导学生完成某些任务,这样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又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精神。
三、完善指导体系,建立长效机制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学习生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组成了孩子成长的“双翼”,所以在优化家庭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打造家校协同育人的教育范式。家校协作不是家长和学校之间简单的信息交流,而是深入的教育理念融合、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方法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家校能实现协同互补,形成立体化的育人格局。在家校协作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家长需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这种教育方式,比如,定期参加家长会、加入班委会等,并与教师建立起深度沟通机制,关注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全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家长对孩子学习生活的了解更加具体,使家长能够对孩子有更加全面地认知。而对于学校方面来说,可以定时地举办一些校园亲子活动,使家长从孩子的学习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拉近孩子与家长之间的距离,还能使家长通过切身的体验,了解到学校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学安排。此外,学校还可以建立线上家长学习平台,定期推送家庭教育相关的专业知识、案例分析和实用技巧,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素养,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通过创设这种家校协同育人的教育机制,能够避免出现育人断层的现象,为孩子营造更加优异的教育环境。
结束语
初中班主任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更是摆脱青春期教育困境的实践突破。通过机制创新打破家校壁垒,借助课程建设提升指导专业性,运用数字技术扩大教育辐射,最终实现家庭教育从经验依赖到科学循证的转型。未来需进一步深化家校社协同机制,开发更多元化的支持工具,使家庭教育指导成为班主任专业能力的重要增长极。
参考文献:
[1] 吴辰超 . “双减”背景下初中家庭教育的具体路径 [J]. 家长 ,2025,(16):85-87.DOI:CNKI:SUN:JIAZ.0.2025-16-043.
[2] 马瑞菊 . 家校合作视角下初中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分 析 [J]. 当 代 家 庭 教 育 ,2025,(10):8-10.DOI:CNKI:SUN:DDJT.0.2025-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