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思维三元理论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

作者

顾妍怡

太仓市浏河镇新塘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思辨性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它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思维三元理论由斯滕伯格提出,该理论强调思维的分析性、创造性和实践性三个维度,这与思辨性阅读所要求的能力高度契合。将思维三元理论应用于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思维三元理论与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相关概述

思维三元理论是斯滕伯格提出的重要心理学理论,该理论认为思维由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分析性思维主要涉及对信息的分析、评价和比较,用于解决已知问题和判断事物的合理性;创造性思维侧重于产生新的想法、观念和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个体在面对新情境时提出独特的见解;实践性思维则关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强调思维的实用性和适应性。

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是以语文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质疑和创新等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它不仅要求学生理解文本的表层含义,更要深入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思维三元理论与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分析性思维能帮助学生对文本的结构、语言、情感等进行细致剖析,准确把握文本主旨;创造性思维可激发学生在阅读中产生新的联想和感悟,提出个性化的解读;实践性思维则能促使学生将阅读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思维三元理论融入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能够为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全面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二、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理念 “固有化”。部分小学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思辨性阅读教学中,仍坚持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他们认为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和背诵重点段落,对思辨性阅读的重视程度不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习惯于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维发展,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机会,严重制约了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学生思维 “低阶化”。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大多处于低阶水平。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对文本的深入思考和质疑。他们习惯于按照教师或教材的提示进行回答,难以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同时,学生的思维缺乏逻辑性和条理性,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往往只能停留在表面,无法进行深层次的探究,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阅读方式 “娱乐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娱乐化的阅读方式逐渐进入学生的生活。一些学生在阅读时,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情节简单、趣味性强的读物,对于具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语文文本缺乏兴趣。在阅读过程中,他们往往追求快速浏览和感官刺激,忽视了对文本的细致品味和思考。这种娱乐化的阅读方式使得学生的阅读停留在浅层次,无法培养其思辨能力,不利于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的开展。

三、思维三元理论下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策略

依托思维三元框架,激活教师教学理念。学校应组织教师进行思维三元理论的学习和培训,让教师深入理解该理论的内涵和价值,认识到思辨性阅读教学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将分析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的培养融入到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兼顾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思辨能力的提升;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小组讨论、辩论、探究等,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创设真实阅读情境,挖掘文本深层次思辨价值。教师可以根据文本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阅读和思考。例如,在教学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课文时,可以创设一个 “环境保护听证会” 的情境,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如环保专家、企业代表、居民等,围绕文本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的深层次思辨价值。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性思维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梳理和分析,运用创造性思维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运用实践性思维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平衡娱乐化阅读,构建深度思辨阅读路径。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娱乐化阅读,认识到深度思辨阅读的重要性。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兼顾材料的趣味性和思辨性,让学生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能得到思维的锻炼。可以采用 “娱乐化导入 + 深度探究” 的阅读路径,先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图片、视频等引入阅读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探究,运用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方法对文本进行解读。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深度思辨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如圈点批注、撰写读后感、进行思维导图绘制等,让学生逐步养成深度思辨阅读的习惯。

四、结束语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不断探索和完善基于思维三元理论的小学语文思辨性阅读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深入探讨思维三元理论在不同年级、不同类型文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参考文献

[1] 石敏 . 基于思维三元理论的小学语文高段思辨性阅读教学研究[D]. 集美大学 ,2024 .

[2] 周 利 军 . 小 学 语 文 思 辨 性 阅 读 教 学 初 探 [J]. 求 知 导刊 ,2024,(35):56- 58.

注 : 本文系苏州市教育科学“ 十四五” 规划课题,课题名称 :思维三元理论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课题编号:2022/LX /02/0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