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英语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与实践

作者

叶群花

安徽省宿松县实验中学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重要工具,其教学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传统英语教学往往侧重于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在新时代,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英语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2.1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英语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仅仅局限于语言技能的培养。通过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2.2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在全球化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英语国家文化时,引导学生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分析文化背后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让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提升综合素养。

2.3 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养的英语人才,不仅能够在国际交流中准确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还能够在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时,坚定政治立场,维护国家利益。因此,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人才的必然选择。

三、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3.1 英语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英语教材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和内容,包括历史、文化、社会、科技等多个领域。这些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其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在讲解有关环境保护的文章时,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全球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学习有关人物传记的文章时,可以介绍人物的优秀品质和奉献精神,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3.2 英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现代英语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任务驱动教学法、项目式学习法、情境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入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具有思政内涵的教学任务和项目,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领悟思政元素。

3.3 学生对多元知识的需求

当代学生思维活跃,对知识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他们不仅渴望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还对思想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充满兴趣。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对多元知识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在英语课堂上开展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既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又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4.1 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思想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效果。因此,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培训,让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教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活动,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英语教学的能力。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全过程,注重言传身教,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4.2 深入挖掘英语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

英语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优先选取具有思想性、教育性和时代性的文章和素材。同时,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整合和拓展。在讲解英语课文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和文化内涵,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对于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补充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资源,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国现代发展成就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4.3 创新英语教学方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创新英语教学方法是实现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关键。教师要摒弃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设计具有思政内涵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语言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采用项目式学习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关于某个主题的研究和探讨,如“中国传统文化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保护问题”等,引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资料收集、分析和展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利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的语言交流情境,如模拟国际商务谈判、文化交流活动等,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感受和领悟思政元素。

4.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导向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对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要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在评价内容上,增加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小组作业、学习日志等方式进行,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终结性评价可以在考试中适当增加与思政内容相关的题目,考查学生对思政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引导学生重视思想政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论

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深入挖掘英语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创新英语教学方法以及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实现英语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英语人才,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