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美尔神话中的政治思想
孙丽枫
哈尔滨师范大学 150000
一、神是现实政治权力的来源
苏美尔神话是用苏美尔语书写的,以诸神为主角,叙述神的思想及行为的故事。在苏美尔神话中,神是包括王权在内的各项政治权力的来源,《苏美尔王表》开头便对王权作了以下叙述:“当王权自天而降,王权在埃利都”。1 王权这一政治权力“自天而降”,其来源显然是超现实的。
神对人类现实政治权力的赋予建立在神占据支配地位的理论基础上,恩利尔作为一位苏美尔的神,主宰着世界万物,同时也支配着身处于其中的人。这种支配地位来自于神对世界和人类的创造。2 苏美尔神话中的《恩奇和宁玛赫》就是一篇较完整的人类起源神话。在苏美尔诸神创造出了世界后,神陷于繁重的劳动之中,不停地抱怨着。“所有神的母亲”原初瀛海带着诸神的泪水找到了正在睡觉的恩基(Enki),请求他用他的智慧“造出神的仆人”,让他们为神生产。为了使神从繁重的生产工作中脱离出来,恩基用泥土造出了人类,并判定给他们命运。3 在另一篇神话中,苏美尔人明确提到远古之人“他们之被造,乃是为了充实诸神之城”“他们又为谷物女神备好居所,他们并备好拉犁之牛轭”“诸神之意,他们付诸实践”。4通过对人类的创造过程,人成为神的奴仆和工具,践行神的意志。
在创造人类以后,恩基又制订了世界的秩序,为诸神指派了各类职务,使苏美尔运作起来。恩基对尼萨巴说:“神圣的尼萨巴,将得到测量的铁笔。天青石的量尺将挂上她的手臂。她将宣称所有伟大的力量。她将划分领土并标记边界。”5 尼萨巴所掌握的是对领土的划分权,是神对于现实政治生活的干预与控制的理论来源。
神话中神对人的创造到制订世界秩序的过程是当时苏美尔人对于世界的理解,他们将自己安放在广袤世界中一个自认为恰当的位置上。在这种神话解释下,包括政治权力在内的各项权力天然被归于神,所有世俗政治权力都是由神所给予并且承认的。神成为现实政治权力的来源。
二、政治中心的确立与转移
埃利都是苏美尔最初的政治中心。此处的政治中心意为苏美尔城邦中政治地位较高,在政治上起主导作用者。在苏美尔神话中,埃利都是苏美尔最古老的城市,是大洪水之前即已建立的五城之一,也是水神恩基的“海洋之宫”。恩基在苏美尔神明体系中有着特殊地位与强大的力量,他建造的埃利都生来就具有极高的地位。恩基还使用了白银和青金石建造埃利都,这也为埃利都赋予了纯洁性和强大的力量。6 建造埃利都后,恩基又带着贡品前往尼普尔,在那里为埃利都取得了恩利尔的祝福,以及“天命”(ME),埃利都由此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苏美尔城邦的政治和文化中心。
由埃利都到乌鲁克这一政治中心的转移是由乌鲁克的保护神印南娜实现的。由于恩基掌握大量的 ME,印南娜来到了埃利都,试图取得 ME,提高乌鲁克的地位。印南娜的到来使得恩基极其愉悦,在酒席上分几次赐给了印南娜一百多个“天命”,这些“天命”会在后文中加以论述。印南娜大喜过望,趁着恩基醉酒之际带着天命赶回乌鲁克。恩基酒醒后发现天命不见了,派人追赶,但天命依然被印南娜带回了乌鲁克,自此以后乌鲁克便成为了苏美尔新的政治中心。
乌尔的守护神是月神南纳(Nanna),他是在世界神话体系中并不多见的男性月神之一。有一天,南纳坐着一艘平底船载满礼物前往尼普尔,这一过程与恩基非常相似。他将礼物献给恩利尔,在宴会上请求恩利尔为乌尔祝福:“恩利尔,赐予我吧,赐予我,我想为乌尔祈福,赐予我满河鲤鱼,……赐予我的宫殿永世长存,我将带着这些回到乌尔。”恩利尔赐福于他。7 当然这篇文章的结尾未明确叙述乌尔的地位,但在另一篇诸神决定惩罚乌尔的史诗《苏美尔和乌尔的哀歌》中,恩利尔明确对南纳说:“乌尔确实被授予王权,但是它并未被给予一个永恒的统治……”8 从其中可以了解到乌尔确实被神授予了王权,即政治中心曾被转移至乌尔。
从以上四篇神话和史诗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苏美尔政治中心的确立与转移与神的活动密切相关,神与神之间的交往往往会影响到城邦的命运。苏美尔人认为一个政治中心的确立需要“天命”的存在,也需要拥有诸神,尤其是恩利尔的祝福。苏美尔的政治中心并非一经确立即保持永恒不变,“天命”的失去和诸神眷顾的消失都会使得原有的政治中心地位的下降,从而形成政治中心的转移。
三、天命——政治中心的基础
ME 一词有人将它解释为文明之艺,有人认为它是神创造的规则和法度,甚至还有人认为它应被翻译为“道”9 它在苏美尔神话中被反复提到,尤其是在描述恩基赐它于印南娜时,文本历数了一百多个ME,包括主权、神权、高贵与不朽的皇冠、王权宝座、高贵的权杖、高贵的神殿、牧羊权、王权、无数的僧侣处所、真理、自由往返冥府、智慧等多种天命。笔者认为 ME 是苏美尔人所认为的政治中心确立的重要基础而非神的规则。在当时苏美尔人虽然难以对一个城邦的盛衰作完全世俗的解释和思考,但他们已经对城邦繁荣的表现有了模糊的认知。有一些 ME 是真实可触的,比如王冠;而有一些并不是真实可触的,例如智慧。ME 的观念来源于现实生活。当苏美尔人在对政治中心进行观察时,就会发现处于政治中心地位的城邦与落后城邦的区别,这些区别首先体现在直观的物体上,例如王冠、权杖;随后是社会组成和社会状态,例如木匠工艺、铜匠工艺等,这些工艺并不只是代表着真实的技术,同时代表着社会上存在着这些行业,社会分工相对复杂,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较高;最后是一些品德,诸如愿望、智慧、专注等,是对整个社会风气的模糊认知。当然除了这些以外,ME 还包含着一些想象的神秘内容,例如自由进出冥府等,但比例并不多。限于其认知水平,苏美尔人将其所观察到的区别物化为 ME,并将 ME 作为政治中心的基础。在《印南娜与恩基》中,印南娜是将这些ME 装上“天空之舟”离开的。当恩基派人追赶印南娜时,他的使者伊斯穆德对印南娜说:“恩基对我说:‘让印南娜先回乌鲁克,而你给我把天空之舟带回埃利都。’”随后伊斯穆德和印南娜围绕着天空之舟展开了争夺。最终印南娜在乌鲁克一件一件卸下了天命。从印南娜以天空之舟承载 ME,以及天空之舟上的ME 可以与印南娜本人相分离可以看出,ME 并不是无形的东西,而是有其实体的。
古代苏美尔人即是以一种物化的方式对政治中心所需要具有和展现的“美德”进行描述,给出了自己对作为政治中心的城邦繁荣的基础的思考,将政治中心繁荣的表现和原因混为一谈,其神话中所展现的政治思维是相对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