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协同育人视角下职高班主任管理能力发展的策略研究
付译臻
重庆市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 408300
职业高中教育旨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在一线教育教学实践中,沟通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最直接连接主体是班主任,班主任是弥合“家—校—社”各主体之间缝隙的关键人物,其专业素养发展需符合职业教育的特性。家校协同育人模式冲破传统教育的既有边界,把家庭教育中的生活化教育观念同学校教育的职业导向功能融合起来。在此情形下,探寻班主任管理能力培育之路,有益于优化班级治理结构,能明显改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率。
一、家校协同育人对职高班主任管理能力发展的意义
(一)推动班主任构建多元化教育生态体系
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的主要引领者,其职能定位难以完全适应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1]。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把家庭生活场景和社会资源融合起来,形成“学校—家庭—职场”三维联动的综合育才体系,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对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一方面要引导家长参与到专业素养培养中来,另一方面要把家庭教育中的经济因素转化为实践案例,以此加强课程内容的职业属性,提高班级管理的专业化程度和实际效果。
(二)提升班主任的职业教育引导能力
职业高中教育的根本宗旨是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建立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可以把职业教育的目标延伸到家庭教育领域,让家长了解行业规范和发展趋势,支持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班主任是关键纽带,要向家长介绍职业教育理念,利用家庭资源给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这种方向性要求促使班主任不断深化职业教育认知,推动班级管理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各项工作都要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2]。
二、家校协同育人视角下职高班主任管理能力发展的策略
(一)构建分层沟通机制提高信息传递精准性
家校协同育人成效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双方沟通质量的高或低。中职生家庭背景复杂,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传统单一化的沟通方式已无法适应个性化的需要。在此情形之下,应当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制订相应的交流计划。这个过程要求班主任要有准确识别和分类指导的能力,通过改善信息传递效率来削减沟通成本,促使家长全面认识并全力支持学校开展的教育教学工作
例如,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基础会计》第一章“会计概念与职能”当作案例分析对象,探究班主任怎样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群体展开差异化教育。“积极参与型”的家长可以安排“家庭账簿”项目,促使学生去核算月度收支状况,通过微信群表现阶段性成果和问题;“被动配合型”的家长可用月度学习总结邮件传达学生的专业发展信息,用短信提醒他留意作业进度;“疏离型”的家长最好每学期印发两次《专业成长手册》,重点放在与职业资格考试有关的知识点上。指定家庭要承担的具体任务,像帮忙学生记住会计科目名称之类的,然后在家长会上集中讲解,从而改良交流效果,削减彼此之间的认识差别。
(二)开发家校协同课程,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实践环节是专业教育的关键部分,家校协同实践课程努力营造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环境的有机衔接状况。这种课程要求班主任拥有课程规划与资源整合的能力,能从教材里提炼出主要的实践要素,还要仔细探究家庭生活中的潜在教育资源,从而塑造起“知识—实践—职业能力”相互关联的逻辑体系。
例如,按照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企业财务会计》第三单元“存货核算”的内容架构,可以设计出一门以“家庭存货管理”为主题的实践性课程。这门课程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把教材里有关“存货计价方法”的理论知识加以应用,针对家庭常用物品,比如粮油食品,日用品之类的东西展开分类记录。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搜集真实的购买凭证以及库存数据,全程监督学生操作流程。在完成实践活动之后,一同探究教材内容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差别。教师应当把教学资源,家庭支援以及行业规范综合起来,形成一套系统化的实践计划和评价体系,进而改进资源利用效能,改善课程设计和执行效果。
(三)构建家校共育评价体系,提升过程管理效能
家校协同育人成果的评定是保证机制的关键部分,中等职业教育具有过程导向和规范培育的特点。家校共育评定体系迫切要冲破传统单一的结果导向形式,朝着重视学生在学习态度,职业素养,家庭行为等方面动态发展。这种评定体系要求班主任拥有系统化评定能力,通过塑造包含诸多评定指标的评定指标体系,把家校资源整合起来,共同记录并剖析学生的成长进程,从而创建起“学校引领- 家庭配合- 学生自身”三方联动的评定机制。
例如,依据高等教育出版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中“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论述,班主任可以设计《会计职业道德家校协同评价量表》。包括“诚信意识”“职责履行”“制度遵从”三个主要方面,在学校层面,记录学生实训数据是否准确、作业是否规范等具体指标;在家校层面,由家长对学生的家庭财务管理诚信行为以及责任担当进行评价;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总结提升职业素养的实际成效。班主任要随时调节评价指标体系,持续加强家校协同力度,通过不断追踪并回馈,在过程管理上不断改善。
结语
家校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给职业高中班主任专业能力的提升给予了更新颖的想法,这种模式既优化了班级的管理效率,又促使班主任向着职业教育协调者这个方向去转变,放眼将来,要继续探寻把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同专业特色融合起来的办法,让班主任的管理职能更好地对接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而为培育高素质的会计技术技能型人才构筑起牢固根基。
参考文献
[1] 唐利 . 家校协同育人机制下家庭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刍论[J]. 成才之路 ,2025,(15):125- 128.
[2] 杜静 . 转型期高校会计教学改革的路径探析 [J]. 时代金融 ,2016,(35):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