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对策研究
许海媚
河北工业大学
摘要: 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特点及现状的分析,剖析党建工作中瓶颈问题及成因,验证并推广提升对策,同时探究信息化党建系统的管理与培育方法,以期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建;信息化技术;质量提升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特点及开展现状研究
(一)工作特点
1、政治引领性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以思想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该项工作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党组织活动等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使其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教育管理性 涉及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考察与发展等一系列管理工作。从理论学习到实践锻炼,从思想动态关注到组织纪律约束,全方位塑造学生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
3、组织凝聚性 以党组织为核心,将广大青年学生凝聚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组织力量。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促进校园和谐稳定发展。
(二)开展现状
1、工作体系逐步完善 多数高校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生党建工作制度,包括党员发展流程规范、党组织生活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等,确保党建工作有章可循。
2、教育形式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还采用了主题党日活动、红色文化体验、线上学习平台等多种方式,丰富了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注重选拔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充实到党建工作队伍中,定期开展培训,为党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融入先进IT技术的高校党建信息化技术平台建设研究
(一)人工智能在党建中的应用
1、智能学习辅导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学习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行为数据,推荐适合的学习资料和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2、行为分析与预警 借助人工智能算法对学生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如网络言论、活动参与情况等,及时发现潜在的思想问题或不良行为倾向,并发出预警,以便党组织及时介入进行教育和引导。
(二)云计算在党建中的运用
1、资源共享与协同 将党建相关数据存储在云端,便于随时随地访问和管理。平台整合各类党建资源供不同地区的高校、不同党支部之间便捷地获取和使用,打破地域和时间限制,促进党建工作的交流与合作。
2、数据存储与管理 为党建工作提供强大的数据存储和管理能力,安全可靠地保存党员信息、党组织活动记录、学习教育数据等,便于数据的查询、统计和分析,为党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三、信息化技术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分析
(一)瓶颈问题归纳
1、信息传播不畅 尽管信息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但仍有部分高校对信息化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不够深入,导致技术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同时,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现象,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导致了部分党建信息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之间流通受阻。
2、互动性不足 现有信息化平台在党员之间互动方面存在缺陷。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收信息,缺乏表达意见、参与讨论的有效途径,难以形成良好的党建氛围。
3、个性化服务欠缺 现有信息化平台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需求,提供的党建服务和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不能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影响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二)产生原因分析
1、技术投入和整合不到位 部分高校对信息化技术的理解和应用不够深入,导致技术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同时部分高校虽然引入了信息技术,但各技术之间缺乏有效的整合与协同,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化生态系统。
2、设计理念落后 部分党建信息化平台的设计与开发没有紧跟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变化,忽视了用户体验和互动功能的设计,导致平台无法激发学生的使用兴趣和参与热情。
3、人才短缺 既懂党建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制约了信息化技术在党建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四、基于信息化技术的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对策验证及推广研究
(一)提升对策制定
1、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 打造集信息发布、学习教育、组织管理、互动交流于一体的高校学生党建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无缝对接和数据共享,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和准确性。
2、增强互动功能设计 设置多种互动板块,如在线论坛、意见征集、心得分享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党建工作讨论和交流。同时,建立及时反馈机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进行快速回应和处理,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3、推进个性化服务 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党建服务。例如,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推送相关的党建学习资料和实践机会,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党员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验证与推广
1、试点验证 选择若干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为试点单位开展学生党建工作。通过对比试点前后的党建工作指标变化,如党员参与度、学习成绩提升情况、党组织凝聚力增强情况等,验证提升对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经验总结与推广 对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通过举办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形式,推动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
五、基于信息化党建系统的人性化管理及培育方法研究
(一)人性化管理理念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信息化党建系统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党建工作的各个环节,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等方面的需求,将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与党建工作相结合。
(二)培育方法探索
1、情感激励 在党建信息化平台上设立表彰奖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学生党员和积极参与党建活动的学生进行公开表扬和奖励,激发他们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2、能力培养 利用信息化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能力培养机会,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基础,也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鑫.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24(06): 89-91.
[2]李庆华,王建军.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的路径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24(05): 77-84.
[3]吴琼.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质量提升的实践探索[J].大学教育, 2024(04): 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