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李淼
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凸显,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引发全球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高度自觉,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1]。党的自我革命是确保党在新时代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
一、党的自我革命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自我革命”概念是在 2015 年 5 月 5 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把全面深化改革这篇大文章做好”[2]。党的自我革命,作为中国共产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其内涵丰富且独特。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多个层面。其内涵主要体现在自我净化,即清除党内不良思想和行为,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自我完善,是指不断改革和完善党的制度,提高党的领导和执政能力;自我革新,强调适应时代变化,更新党的理论和实践,推动创新发展;自我提高,指提升全党的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增强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
二、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3]。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人民利益、兼顾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发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追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进步,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三、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
(一)党的自我革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助推器
自我革命推动着党不断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过程中以自我革命的历史主动精神,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过程中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引领中国人民开启了主动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紧密结合,创立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清醒自觉的历史主动精神深化拓展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模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面貌深化了“第二个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自我革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驱动力。中国共产党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革命性是党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定性。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的独特优势,也是党始终成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坚强领导者的重要保障 [4]。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以自我革命的方式加强自身建设、锤炼本领,在历史与现实的考验中夯实执政基础、巩固领导地位,确保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平稳推进。
(二)中国式现代化对党的自我革命提出新要求
自我净化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首要步骤,要求党不断清除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提高自身免疫力,防止人亡政息。反腐败斗争是最彻底的自我革命,也是强有力的自我净化手段。对反腐败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要有清醒认识 [5],对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条件要有清醒认识,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
自我完善是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党修复肌体、健全机制、丰富功能。党的自我完善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整体谋划、综合施策,注重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同向发力。要进一步健全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目标任务,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以科学的态度、体系化的方式推进自我革命、实现自我完善的高度自觉。
自我革新是党的自我革命的关键环节,要求党与时俱进、自我超越,善于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鲜明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增强党内法规权威性和执行力。
自我提高是党的自我革命的最终目标,要求党有新本领、有新境界,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党将面临许多新课题、新挑战。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三)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促进
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相互促进表现为一种动态的互动过程。一方面,党的自我革命既是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确保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兴旺发达的政治保证。党的自我革命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持续的动力和方向,通过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解决了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党在自我革命的进程中孕育出的意志品质、政党力量和智慧,已经熔炼为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从而在精神层面呈现出深入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四、结语
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逻辑是一个相互驱动、共同演进的过程。党的自我革命与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独特模式,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说明 [N]. 人民日报 ,2024-07-22(001).
[2] 习近平 .2023 年 . 论党的自我革命 [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09.
[3] 习近平 .2022 年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 北京 : 人民出版社,21-22.
[4] 王萌萌 , 张灿 . 逻辑理路·动力系统·实践指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 [J]. 实事求是 ,2024,(02):30-37.
[5] 江必新 , 张雨 . 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论纲 [J]. 毛泽东研究 ,2023,(06):66-76.
[6] 陈朋 . 以制度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长期执政能力 [J]. 人民论坛 ,2024,(17):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