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基层安全管理水平的策略探讨
卢苗 李智波 卢洋洋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 陕西榆林 718600
1. 引言
安全生产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标志,是党和政府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安全生产工作空前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安全生产、抢险救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生态环境、绿色低碳、统筹发展和安全进行了重要部署。这都充分体现了安全环保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也为做好安全环保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 基层安全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长庆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油田基层单位生产作业现场横跨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油田生产一线点多面广,油区交错在林地水源地之中、环境复杂、敏感场所多,安全环保干扰因素多,地下管网运行时间长,基础设施腐蚀老化严重,生产现场低老坏问题居高不下,地方安全环保监管更加专业化,行政罚款的频次和金额日趋增大。
2.1 设备设施持续老化
油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总会伴随诸多复杂交织多变的安全环保风险,油田企业固有的井喷失控、火灾爆炸、中毒窒息、高处坠落、拆搬安物体打击、交通等安全风险长期存在,油品、污水、危化品泄漏,大气污染物超标排放等异常现象尚未完全杜绝,陇东、陕北黄土塬在汛期洪灾、泥石流、山体滑坡、塌方等独有的地质灾害特征,也影响着油田场站、设施及人员的安全,老油田安全环保设施的抗风险能力逐年变差,油田季节性极端异常天气对油田安全生产影响较大。老旧场站建产之初建设标准低、设备设施持续老化的客观因素依旧存在,基层单位员工安全环保素养与岗位不匹配,安全环保制度执行存在偏差,各类违章违规行为依然时有发生。
2.2 安全监督专业素养不足
油田公司安全生产监督机构专职安全环保监督均接受过有关专业或者综合性安全生产监督专项培训,掌握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并取得安全生产监督人员培训合格证书或者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资格,依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章制度和管理要求,对生产作业和生产运行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督办的活动。基层单位安全环保监督基本由基层抽调工作经验丰富、有一定安全环保职业素养,但未接受过有关专业或者综合性安全生产监督专项培训,对安全生产监督存在凭经验检查,对发现隐患问题违反相关标准条款及制度规程一知半解,监督检查问题质量不高,检查问题存在“蜻蜓点水”浮于表面。与油田公司专职安全环保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对比存在问题检查不专业,检查角度不全面等问题。
2.3 基层安全能力不匹配
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发现,专职安全环保监督职业素养高,针对检查发现隐患问题从专业角度判定该项隐患违反相关标准规定,对上级部门最新要求制度规程掌握全面,尤其专项检查是以最新制度、标准为依据开展专项监督检查,但在检查过程中,对隐患发生现场实际情况及生产环境了解片面,对问题发生根本存在判定偏差。而基层单位对隐患形成、实际生产情况全面了解,但对隐患违反相关标准、制度不了解,甚至一直处在隐患环境中,对存在的隐患问题认为是正常状态,安全管理存在麻木、局限性。在被检查发现隐患问题时,基层单位不理解、不认同,对安全管理产生抗拒、抵触甚至厌恶情绪,特别是最基层的员工,存在逆反心理、消极怠工心态。部分基层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麻痹大意和侥幸心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
2.4 思想认识出现偏差
在基层单位中,基层人员对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不明确,认为安全生产只是一种要求,生产才是根本,只有生产上去了,安全工作就能做好,“重生产、轻安全”思想还依然存在。但是现实中安全与生产、效益是密不可分的,安全是保障正常生产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单位日常生产中随时都存在安全隐患,安全隐患不整改、不消除,势必给正常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安全是生产的保障和前提,生产又是效益的保障,我们部分基层单位管理者及员工总是认为,完成产量、降本增效才是单位发展根本,在工期紧张、生产旺季部分单位认为安全必须给生产让路,认为只要产量完成,安全自然而然就能管好,不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但现实向我们证明,只有安全好了,才是单位最大的效益,如果安全出现问题,那单位荣誉受损、单位相关责任人将受到损失,安全是一票否决制,没有安全谈何效益。
3. 提升基层安全管理水平的策略
安全环保管理根本目的是保障油田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油田从业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如何提升基层安全管理水平?需以下几方面入手:
3.1 发挥好安全优先理念先导作用
心态安全是安全管理健康发展基础和前提,最能体现安全意识。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只有心态安全才会有行为安全,基层单位全员才能重视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优先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心态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四不伤害”中不伤害自己是前提,可是在基层安全管理工作中为何“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
3.2 发挥好言传身教作用
安全管理的根本在基层,预防事故事件发生最终还是看事件直接责任人是否能够按照安全操作和制度要求要求施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努力保证员工个人的人身安全。因此,如何认真确立起每一位员工的安全意识,实现“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基层单位安全文化的建设的重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营造“全员讲安全、全员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必须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
3.3 发挥好主人翁意识作用
要想促使全员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还是宣传教育。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适应了员工对安全生产的内在需求,要解决安全意识深入脑海的问题,还应注重员工心理建设疏导投入,可通过时时提醒员工牢记亲人嘱托、员工生日送安全祝福、不定期与员工面对面座谈交流,现场调研员工近期面临困难,及时答复员工需求,增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
3.4 发挥好安全管理规范作用
基层单位员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方法直接联系。部分基层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在执行制度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对发现的“三违”行为和较大以上隐患问题对相关责任人直接一罚了之,不顾及相关责任人个人心理,不调查问题形成原因,使员工在感情上受到伤害,进而对安全管理人员产生抵触厌恶情绪和逆反心理。为增强安全管理效果,基层单位管理者应该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
4. 结论
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只有真正做到各级管理者重视,措施落实、考核到位,严格奖惩兑现,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才能在全员范围内形成安全工作上下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基层单位是企业安全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要把安全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必须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坚持重安全意识、重安全规程、重安全行为规范、重细节养成。要以安全意识教育为先,以提高安全技能为重,以养成安全生产行为规范为目的,培养员工的安全行为规范,全面提升安全防范技能,促进基层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军 . 强化班组安全管理提升基层安全执行力 [J]. 化工安全与环境 , 2019(6):1.
[2] 王伟华. 基层安全生产监管策略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2023.
作者简介:卢苗,1988 年 - 女,汉族,宁夏银川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质量安全环保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