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容提供商到文化服务体的多维探索
万晶琳
湖北今古传奇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今古传奇作为中国文化期刊的重要品牌,华中地区首个文化类中国驰名商标,曾在上世纪创造了期发量 278 万份的辉煌,刊发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作品,推出了一大批为公众喜爱的作品。在信息化的浪潮中,《今古传奇》与其他文学纸刊一样,经历了巨大的冲击。纸媒的转型已非选择,而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作为从业者,我们深切体会到:这不仅是传播载体的迁移,更是行业角色从单向内容输送者向多元文化服务体的深度蜕变。在信息过载的数字时代,纸媒的核心价值正从“传递信息”转向“构建体验”,从“生产内容”升级为“运营文化生态”。 今古传奇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努力,不仅延续了其文学基因,更实现了从传统期刊向立体化文化服务体的转型。以下从文化活动策划、文化空间拓展、跨界融合三个维度,系统梳理其近年文化事业版图:
一、从杂志出版者向文化活动策源者转型
在国内期刊界,《今古传奇》一直强调与作者、读者的深度连结。在数字时代,刊物过往以广告发行为手段的盈利模式被彻底颠覆,今古传奇转换思路,以刊物为平台,深入联络全国各地文联作协,进行各类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今古传奇文艺大典、天山笔会、长江流域县域明珠行。
(一)天山笔会:以地理纵深激活创作源头,打造“行走的文学”品牌 矩阵
天山是大美辽阔的文学意向,又有足够的地理空间和想象空间,《今古传奇》最有名的作品《玉娇龙》中的主人公就成长于新疆。今古传奇选择新疆作为笔会地点,将天山定为笔会品牌,着力深耕“文化润疆”,促进内地作家与新疆作家深度交流。
首届天山笔会于 2023 年 9 月在库尔勒与巴州文联联合举办,成立了今古传奇西北地区首个工作委员会,辐射南北疆文化网络,奠定“名刊名城”战略基础。第二届天山笔会于 2024 年 8 月在伊犁举办,聚焦“塞外江南”伊犁河谷。第三届天山笔会于 2025 年在巴音布鲁克举办,沿独库公路开展文化交流。以“AI 与行走文学”为主题探讨技术赋能创作,同步在巴音布鲁克挂牌天山创研基地,强化品牌长效性。
在今古传奇西北地区工作委员会的支持和组织下,天山笔会已经成为文学地理活动的品牌,每年都有接近 30 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来到新疆,每一次笔会都涌现出大量的优秀作品,《今古传奇》推出了三辑天山笔会特辑。
(二)县域明珠行:下沉式文化服务的深耕之举“长江流域县域明珠行”是今古传奇下沉文化服务的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既是文学活跃的基础场域,又是文学资源相对缺乏,文学交流相对较弱的所在,但在经济建设的进程当中,县域成为了能产出好作品的坚实土壤。基于此,今古传奇策划长江流域县域明珠行,组织作协主席团,走进长江流域特色区县,组织长江流域内具有相似历史文化大背景的区县市深度交流,并组织高端文学资源,下沉县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25 年 3 月走进湖北长阳,联合当地文联组织 20 余位省、市级作协主席采风。活动深度融合文旅场景:参观魔芋产业基地、木瓜花文化旅游周、合作医疗发源地纪念馆,将经济民生议题纳入文学创作;2025 年 6 月走进湖北梁子湖,组织30 余位各地区作协主席采风。
围绕长江文化,文化赋能县域,通过作协主席团采风、文学名家讲座、刊发采风作品专辑等方式,构建地域文化联盟,促进地方文学发展。未来,今古传奇将以长江流域27 县为核心,建立“传奇县域文化数据库”,实现“地方资源- 全国传播”的闭环。
(三)今古传奇文艺大典:打造文学的星光大道。
今古传奇文艺大典自2015 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举办地点选取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之地。参与者来自全国各地,既有名家大家,也有新秀新人,还有众多基层作协会员。每年规模在300 人左右,被称为文学省会。
评审团会从众多投稿与刊发稿件中精选出最具创意和表现力、最富时代精神的作品,除了奖励优秀作品和新人,今古传奇文艺大典还致力于经典作品的传承与推广,通过举办新书研讨发布会、大家讲座、作家创作交流研讨、作品朗诵会等多姿多彩的形式,不仅让优秀作品广为人知,也为当代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源泉,同时也为全国各地的作家搭建了深入交流的平台。
(四)从内容生产者向教育赋能者转型
创办《今古传奇》少年文学版,文学光芒,少年力量,为中小学生提供发表平台,每年刊发百万字, 500‰ 的学生作者。并通过光芒文学院,将资深编辑、名作家与孩子一对一结对子,帮助孩子提升写作水平。
启动光芒少年计划,主办长江流域少年写作大会:构建青少年文学生态链,以“文学 + 教育 + 文旅”模式培育新生代创作力量,打通“课本- 实地-创作”闭环。
公益美育行动,向省内外文化馆捐赠刊物并授牌“美育基地”,推动文学资源下沉。
从内容生产者向教育赋能者转型,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在了解学习者需求、培养综合能力、关注心理健康和不断更新知识等方面进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教育赋能者,帮助学习者实现自我成长和价值实现。
二、从媒体平台向生态运营者转型
(一)通过文旅、会展、公益实现文化价值裂变。今古传奇与地方结合,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资源,推介优质景点,通过沉浸式文学采风、文化沙龙等形式,将文旅宣传润物细无声又长长久久地进行,为作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和立体的文化体验,为地方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二)会展领域为纸媒提供了展示自身品牌和内容的平台。纸媒可以利用会展活动,展示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专业优势。2013 年今古传奇主导武汉期刊博览会“演武大会”,聚集1500 名武术家展演少林、武当绝技,开创“期刊 + 非遗”展会模式。
通过举办书展、讲座、签售会等活动,刊物可以与读者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增强读者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会展活动还可以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广告商,为纸媒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
此外,今古传奇在公益领域的投入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今古传奇》少年文学版开展光芒名家进校园活动,每年为基层学校、山区学校举办文学讲座十余场,参加湖北省民政厅开展的山区助学活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这些公益活动,传递了正能量,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
三、文化价值链条延伸
(一)对内容产品进行数字化开发
今古传奇对内容产品进行数字化开发,旨在将传统文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打造全新的阅读体验。通过与一线电子平台合作,成功地将经典作品转化为互动式的电子书、有声读物。这些创新形式不仅吸引了年轻一代的读者,也让经典作品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在数字化开发的过程中,今古传奇特别注重保持原作的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组织专业编辑团队,对每一部作品进行精心的策划和改编,确保在不失原作风貌的同时,让内容更加贴近现代人的阅读习惯。
(二)实体文化空间落地
与武汉卓尔书店、巴州新华书店共建文化驿站。与各地文化机构携手合作,设立今古传奇书院和创研基地,共同打造一系列文化活动。
依托“今古传奇西北工委”在新疆多地建立创作基地,将采风路线转化为可持续文化资源。
(三)独特文化IP 的开发
今古传奇聚焦长江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策划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文化项目。例如“中华家风”全媒体项目,长江流域写作大会,长江鼓王争霸赛。并用数字技术赋能经典IP。
四、坚守专业主义精神,制造优质内容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5-2030 年中国传统纸媒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风险分析报告》分析:
纸媒行业的生存危机本质上是媒介形态与用户需求的错位。数字时代的信息传播不再依赖单向输出,而是强调交互性、场景化与个性化。传统纸媒若仅将数字化转型视为渠道拓展,难免陷入“新瓶装旧酒”的困境。未来,行业需从根本上重构内容生产逻辑:一方面,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实现内容定制与精准分发;另一方面,坚守专业主义精神,以高质量内容构建不可替代的公信力。
无论媒体形态如何变化、传播渠道如何多元,“内容为王”,即优质内容的精品化生产始终是体现价值的关键 。在转型过程中,今古传奇始终坚持创造优质内容。此外,亦需需跳出“内容供应商”的单一角色,通过跨界资源整合、社群运营与体验经济探索,重塑其在文化生态中的价值定位。
结语:
今古传奇的转型实践,本质是通过空间重构、代际培育、技术嫁接完成角色蜕变: 从杂志出版者→文化策源者,从内容生产者→文化赋能者,从媒体平台→生态运营者,实现文化价值裂变与升维。
这一路径印证了其战略定位——让文学走出纸张,成为可行走、可触摸、可传承的文化生命体。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今古传奇不仅重新定义了自身角色,还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为读者带来全新的文化体验。首先,空间重构不仅限于实体空间的改造,更包括虚拟空间的拓展。通过线上平台的建设,今古传奇打破了地域限制,将文化内容传播到全球每一个角落。读者可以通过网站、移动应用等渠道,随时随地接触到丰富多样的文化产品,享受便捷的文化服务。
参考文献
(1) 刘欣 .《媒介融合背景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播》[J]. 中国文化报 ,2025,32-35
(2)阎睿 .《纸媒转型的困境及其应对》[J]. 视听 .2019,08,51-53(3) 薛广路、窦贤磊 .《全媒体时代下纸媒转型升级的路径分析》[J].新闻文化建设 ,2023,09,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