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村怡景,疆行睹韵”新疆乡村文化深度旅游引领者

作者

李江

新疆政法学院 843900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乡村旅游成为激活乡村资源、促进城乡融合的重要抓手。新疆作为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拥有壮美自然风光、多彩民俗文化和丰富特色物产。作为熟悉公共事务管理、能协调多方资源的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应积极挖掘新疆乡村旅游资源,打造“文化深度体验”模式,既能让游客感受边疆魅力,又能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传承,对推动乡村振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疆乡村旅游资源禀赋分析

(一)自然风光资源

新疆乡村的自然风光是其发展旅游的核心优势之一,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基础。这里的地貌景观十分多样,有高耸的雪山、广袤的沙漠、辽阔的草原和清澈的湖泊等。比如草原地区能让游客感受“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惬意,湖泊周边则适合休闲观景,每种地貌都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同时,不同季节景观各有特色:春季草原返青、野花绽放;夏季湖泊清凉、适合避暑,每个季节都有对应的旅游价值,能满足游客不同时期的出行需求。

(二)民俗文化资源

新疆乡村居住着多个民族,这些民族在长时间生活过程当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深厚的人文魅力。例如维吾尔族精美的刺绣、哈萨克族独特的毡房制作等;节日庆典也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就像古尔邦节时大家热热闹闹的聚会、那达慕大会上充满竞技性的活动,这些都能够让游客近距离去感受当地民族的风情特色。除此之外还有流传很长时间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像是有关草原、雪山的那些古老叙事,让旅游文化内涵变得更加丰富,从而让游客更加深入地加深对新疆乡村的认识和了解。

(三)特色产品资源

新疆乡村的特色产品资源丰富多样,为乡村旅游带来了额外价值,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比如特色农产品方面,新疆的葡萄、哈密瓜、香梨等水果口感香甜,葡萄干、巴旦木等干果保存时间长,还有奶疙瘩、酥油等奶制品风味独特,凭借天然的生长环境,品质优势明显,很适合开发成旅游伴手礼,方便游客带走留念。手工艺品中,维吾尔族花帽图案精美、色彩鲜艳,哈萨克族刺绣针法细腻、充满生活气息,这些带有民族符号的产品深受游客喜爱,既有纪念意义,又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能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

二、“新村怡景,疆行睹韵”项目设计与创新点

(一)项目总体设计

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转型的机遇与挑战,既需挖掘特色资源增强吸引力,又要解决服务体系不完善、利益协调难等问题。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应发挥跨学科整合能力,结合边疆民族地区的自然风貌、民俗文化和特色产业实际,科学规划“自然 + 文化 + 产业”融合的乡村旅游体系。具体而言,可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协调各方资源,比如联动政府完善基础设施,组织村民参与服务培训,让自然风光游览与民俗体验、农产品销售有机衔接。同时,依托实践经验设计“深度体验”项目,在保障游客获得沉浸式感受的同时,通过公益帮扶机制让当地村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实现旅游项目公益属性与市场价值的统一,推动边疆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二)深度体验型旅游产品开发

1.“文化体验”项目设计

民俗文化研习营和传统技艺学习工坊,能让游客实实在在接触新疆乡村的民族文化,感受其中的魅力。民俗文化研习营可以请村里熟悉传统的长辈来讲讲当地的故事,比如民族节日的讲究、日常生活的习俗,游客可以跟着学几句民族语言,试试穿民族服饰拍照。传统技艺学习工坊就选些简单好上手的,像学绣个小图案在围巾上,或者跟着师傅做个小木雕,材料和工具都由村里准备,师傅一步一步带着做,做好了能自己拿回家。这些活动不用搞复杂的流程,就是让游客亲手做、亲耳听,在玩的过程中了解当地文化。这样游客觉得有意思,也能帮着把这些老手艺、老习俗传下去,对村里的文化传承有好处。

2.“农事体验”项目设计

农事体验能让游客亲身感受乡村生活,管理人才可结合当地实际设计合适的活动,让游客玩得开心又有收获。先通过考察村里的农田、牧场,了解种了哪些特色水果、养了什么牲畜。然后设计具体活动:比如夏天组织游客去葡萄架下摘葡萄,师傅会教怎么选熟得好的,摘下来还能现场尝;秋天安排去果园摘苹果、香梨,游客可以自己装成礼盒带走。畜牧体验就更简单了,让游客跟着牧民给小羊喂草、挤牛奶,小朋友还能学怎么梳羊毛,牧民会在旁边教技巧,保证安全又好玩。这些农活体验活动,能让游客亲手参与耕种、采摘这些田间劳作,亲身体会到平时吃的粮食、水果是怎么种出来的。同时村里的农产品能借着这些体验活动直接卖给游客,帮着农民增加了收入。

3.“特色美食”体验项目设计

特色美食体验能让游客尝到地道风味,感受饮食里的文化。民族特色美食烹饪课程可以请村里的巧手阿姨当老师,教做拉条子、手抓饭这些家常菜。同时,会一步步教:和面要醒多久,切菜怎么搭配,调料放多少。游客跟着做,做好了自己吃,还能带走配方。乡村美食节那可就更加热闹,村里的每一家每一户都过来摆摊,把烤包子、奶疙瘩、马奶酒这些有特色的吃食展示出来,游客们可以一个摊位挨着一个摊位去品尝,要是有喜欢吃的,还可以够买上一些半成品带回家去。现场还会有关于美食的故事分享,比如手抓饭里每种食材的寓意,烤包子馅为什么要放洋葱。游客边吃边听,不光尝到味道,还能明白背后的讲究,吃得更有滋味,也记住了这些特别的乡村味道。

总而言之,“新村怡景,疆行睹韵”项目通过整合新疆乡村自然、文化与产业资源,打造深度体验模式,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既带动了经济增收,也促进了文化传承。在未来,随着项目不断向前推进,相关技术人才应分发挥专业优势,运用数字化如开发智慧旅游平台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还要深入地去挖掘当地的地域特色,助力项目升级。让新疆乡村独特的美丽被更多的人所知晓,并且让更多的人去热爱它。

参考文献

[1] 吴利华 . 新疆文旅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J]. 内江科技 ,2025,46(07): 83-84+33 .

[2] 阿布都力江·赛依提 . 文化润疆领航奏响振兴乐章 [J]. 文化产业 ,2025,(17):91-93.

[3] 尹莎 , 杨丽 . 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路径探索——以阿克阔麦村为例 [J]. 大陆桥视野 ,2024,(06):46-48.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南晓玲、卢强、赵越,朱曼玉,经济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通讯作者:李江,博士研究生,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区域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人才培养。

[ 基金项目]

2024 年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新村怡景,疆行睹韵’新疆乡村文化深度旅游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