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策略

作者

王美丽

扎赉特旗胡尔勒中心学校 137617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与表达兴趣

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学阅读与创意思维是剥离了真实情境环境的,无法激发学生阅读和表达的动力。小学生更擅长的是形象思维的方式,对于生动充满活力、贴近生活的事物就极其感兴趣。教师制造适当的环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他们的探究和求知欲望,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文学阅读与创意思维的活动中,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例如,以小学五年级《将相和》一课为例。教师设置“历史故事剧团”的情境,设置一些战国时期的装饰画在教室的舞台布置上,课堂上,教师作为“历史故事的讲述人”,向学生介绍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战乱情况,引出《将相和》这篇课文。这时学生们好像真正进入到这个历史年代,带着极大的热情阅读这篇文章。后来,设置了一次“历史故事剧团表演大赛”,让学生们将课文改写成剧本并表演出来,大家都很积极,兴奋地讨论该分别扮演什么角色以及台词和肢体语言的准备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完璧归赵”这一部分,“蔺相如”淡定地捧着“和氏璧”与“秦王”展开了激烈讨论。在表演结束后,引导学生交流对形象的认识和表演体会,将表演与角色形象之间的关系回归到学生身上,用文字把感受记录下来,让学生完成从阅读到创意表达的过程。学生的表演热情被调动起来,语言也更加富有创意。

二、深度阅读,夯实创意表达基础

小学生学习语文时对文章的感知较浅,不能深入到文章内部具体意义上,使得语文创新表达能力较差。而深度学习可以将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向内涵方向提升,因此教师要将如何开展深度学习作为重点讲给学生,以发展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如在讲解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松鼠》时,教师引领学生开展深度学习,首先要求学生通读全文,概括文章写了松鼠的哪几个主要特点。接着要求学生思考“文章是怎样描写松鼠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的”,让学再次细读全文,从不同角度入手,读出它们的外形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发现了“那小面孔上的一张小嘴和一条像帽子边似的尾巴,加上一条雪白的围巾,使得它们看起来是那么漂亮”这句话,这是通过对外部形态的描摹来体现松鼠的乖巧的;还有一位学生指出“一有动静,树上的松鼠就会跳下大树躲到树叶下或转移到另一棵树木上”这句话体现了松鼠警惕的特点。最后,还让学生感受了文章的语言表达特点,如他的语言的精准贴切和生动形象等特点。最后,教师还针对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在众多动物中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动物作为写作题材,仿照文章《松鼠》的写作结构和方法来写作文。当学生执笔时,可以借助多样视角描摹动物,使用丰富的词语丰盈文章,提升文章丰富性。

三、多元评价,促进阅读与表达提升

传统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主要是以教师评分为主,手段比较单一和偏重结果而轻过程的意义,教师无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也没有作用激励学生持续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多元评价能全面观察和评价学生阅读文本和创造性思维表现,也能及时给予反馈,让学生对自己优劣心中有数而不断进步。基于此,授课完《慈母情深》之后,教师有多种形式进行了测试,一方面,让学生以“亲情”为题写作文,并在开始时就明确目标,是否成功展现出人物的行为动作和语言表达的亲情感动是其自评价的参照,进而借助组员互评,每个学生给其他小伙伴介绍其文章所写内容和所表现的情感的真实度,及对其文章提供客观评语和建议,如有人认为母亲的面部表现描写失之粗陋;另一方面,由教师最终点评,既注重文章整体的质量,也会顾及学生阅读文章时的表现和反应,是否有足够阅读兴趣参与讨论并透彻领悟文章情感等。另外,教师还请家长们参与,让他们从自己的内心角度对学生的文章进行评价,介绍一下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亲情事例。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让学生全面掌握学习情况,找准努力方向,并在以后的阅读、表达中不断完善、提升。

四、拓展延伸,丰富阅读与表达素材

虽然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知识量比较小,但并不能满足小学生的文学性及创造性表达需求。在开展大阅读时,可以为学生打开广阔的视野空间,从而给学生创造思维带来更多参考和启发。基于此,教师需要让学生突破语文课本局限,利用课内外不同资源开展大阅读的拓展延伸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比如学生学习完五年级上册课文《古诗词三首》(《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后,就引导他们围绕“读完《古诗词三首》后,你还有哪些诗词想阅读了解呢?”这样一个问题来开展大拓展工作,首先是给他们推荐一些农村题材诗词文章,例如:《过故人庄》、《乡村四月》等等,让他们自己进行阅读,品味不同作者在不同的视角下描写的农村景象。二是组织“乡村诗会”这一活动,在阅读交流中让学生相互介绍在阅读理解时产生的看法和结论。三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创作灵感,用自己语言展现自己的乡村形象。除此外,还组织学生观看了农村发展方面的纪实短片,了解当前农村面貌,有些学生根据古代诗词中所展现出的美好画面与当今农村发展相结合,自创了一首很有想象力的诗文:田间里撒满黄金似的麦子,新的楼房在冒尖,太阳晒着这一片热土。学生在追逐蝴蝶,那里是美好的乡村,她的歌声永不忘怀。通过拓展大阅读,学生不仅提高了其阅读量,同时也收集了大量阅读材料,使得学生有了更多创意思维,更具独特性。

结束语

新课标背景下,“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学生语文素养意义重大。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深度阅读夯实基础、多元评价促进提升及拓展延伸丰富素材等策略实施,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能力。教师应持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紧密结合新课标要求与学生实际,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红玉 . 浅析小学语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实施策略 [J]. 名师在线 ,2024(28):58-60.

[2] 蔡春英 . 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初探 [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4(8):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