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体育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作者

谢茂圆

贵州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 贵州贵阳 550001

摘要:选取河南省2012-2018年相关数据,运用2012-2018年体育产业规模、地区生产总值、体育产业就业和医疗投入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体育产业规模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影响;经济增长与体育产业规模有显著的互动关系;体育产业规模能够提升医疗投入。因此,通过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增大医疗投入,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加快经济增长。

关键词:河南省;体育产业;经济增长

国家大力支持体育产业发展背景下,当下经济新常态和提速换挡的改革关键期,是进一步挖掘经济增长新动能、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是建设经济强国的重要任务。伴随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追求健康为目的的体育运动需求不断增加,并受到奥运会以及世界杯等重大赛事的促进作用,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进入到一个快速扩展的时期,体育产业市场的投资呈井喷之势。针对体育产业的特征,王建永分析总结,提出体育产业是幸福的产业,与人们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由“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体育产业逐渐转变为“资源消耗低、需求弹性大、覆盖领域宽、产品附加值高、产业链条长、带动作用强”的新体育绿色产业。任波针对中国体育产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估,选择波特的钻石模型,认为中国体育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具有协整关系,短期内经济发展水平对体育产业竞争力变动敏感度较弱,带动作用有限,但快速调整后,中期内则开始回归长期均衡关系。而董艳梅等认为,体育产业不仅具有创新驱动、绿色经济等特点和功能,还有助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价值链,提升企业和产品附加价值向高端化迈进;体育产业化可打破政府垄断,扩大需求,增加就业。接云峰认为,体育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由经济增长为体育产业打造基础的阶段转为体育产业发展带动居民消费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由此,本文根据前人研究基础上,采用微观数据进行分析,进而探讨体育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1.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2021年河南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加强全省体育建设,实施全民健身活动。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2500亿元;到2035年体育产业成为我省的经济支柱性产业。为实现这一目标,河南省政府提出优化产业发展结构,促进体育消费,优化体育消费环境,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较为迅速。如图1所示,河南省近年来加大对体育产业的投入,体育产业产值不断增长;2009年体育产业规模254.97亿元,体育增加值99.99亿元;2019年体育产业规模1232.43亿元,体育增加值492.47亿元。体育产业规模增加了383.36%,年平均增速为38.336%,体育增加值增加392.52%,年平均增速39.252%。由此可见,河南省体育产业在地区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体育产业发展质量越来越高,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强。

对比发达国家体育产业增加值占比在2%-3%之间,而河南省体育产业增加值不足1%,对此可见,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理论分析和模型构建

2.1.理论假设

体育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也成为一种为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消费需要的经营活动。新时代的体育产业依托自有体育资源、构建体育产业基地,以促进自身蓬勃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本研究提出以下3个有待检验的理论假设:

假设1:体育产业发展能推动地区经济增长。

基于庞大的体育人口规模和体育需求,体育产业隐含巨大发展潜力,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体育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部分,其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贡献力量。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以社会发展为依托,更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促使人们更加追求精神健康和身体健康,从而使体育需求和体育消费增加。因此,研究推想,地区经济增长能够带动体育产业发展。

假设2:体育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具有互动效应。

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相互影响。人们对体育需求的激增导致体育消费的增加,体育消费的增加带动体育市场和体育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体育产业是幸福产业,其发展意味着更多人会参与体育活动、进行体育锻炼、建立体育场馆以及举办体育赛事等,进而扩大体育消费和投资,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

假设3:体育产业发展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医疗投入。

“稳增长、保就业”是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关键词,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稳定之基,供大于求的就业问题始终存在。体育产业的发展体现在更多体育产业基地和活动场所的建立、体育赛事的举办、体育设备设施的使用以及提供丰富的体育产品和衍生品,进而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健康中国”的提出,使人们对健康、健身的关注和需求将持续增加,体育产业前景良好,会进一步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全民健康成为关注重点,国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体育产业加大人们加大对健康身体的认识,进而促进了医疗产业的发展,加大了医疗投入。

2.2.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重点是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就体育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分析。

(1)被解释变量:

经济增长水平Y:以河南省国民生产总值(GDP)来衡量河南省经济增长水平。

(2)解释变量:

体育产业发展水平X1:以河南省体育产业产值来衡量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水平。

体育产业就业情况X2:本文以河南省登记员动员数量来衡量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就业情况。

医疗投入X3:以河南省医疗总费用衡量河南省医疗投入。

本研究根据河南省体育局、河南省统计局和国家体育总局相关资料整理所得2012-2018年的数据,为消除价格影响,采用对数形式进行处理,得到数据,如表1。

2.3.估计方法和模型构建

研究主要以研究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因此,根据本文所提出的假设,建立以下模型:

假设1对应的是式1,假设2对应的是式2,假设3对应的是式3。

3.实证分析

3.1.体育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据假设1以及公式1,使用Stata22对数据实施回归分析,保证数据的重要性以及减少多重共线性,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如表2数据,回归分析得出,模型R2为0.993,调整后R2为0.992,由此可见,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同时,Sig.值为0.000,说明体育产业规模与经济增长在1%水平下呈现显著正相关影响。验证假设1成立。体育产业规模越大,经济增长越快,即体育产业发展每增长一个单位,能够带动经济增长0.720个单位。由此可得以下公式:Y=5.083+0.720X1。

3.2.体育产业与经济增长关系

假设2以及公式2,将体育产业规模作为因变量,GDP作为自变量,进而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体育产业规模回归分析,结果表2所示,模型R2为0.993,调整后R2为0.992,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Sig.值为0.000,说明经济增长与体育产业规模在1%水平下呈现显著正相关影响。验证假设2成立。即经济每增长1个单位,会影响体育产业增长1.380个单位。可得以下公式:X1=-7.965+1.380Y。

3.3.体育产业发展影响

依据假设三和公式3,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如表2,模型的R2为0.993,调整后R2为0.992,方程的拟合优度较高。就业与体育产业规模Sig.值为0.857,表明体育产业规模与就业没有显著性关系。原因可能在于文章由于部分数据的缺失或所选择数据样本量较小,使得结果显著性不高。医疗投入与体育产业规模的Sig.值为0.000,表明医疗投入与体育产业规模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体育产业规模每增加1个单位,医疗投入增加1.026个单位。可得出以下公式:X1=-1.464+0.019X2+1.026X3。

4.结论与建议

研究通过2012-2018年河南省体育产业增长和经济发展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可得以下结论:

一是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能推动经济增长。随着体育产业的发展,人们对其重视性加大,进一步扩大体育产业的多元化,从而带来新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

二是河南省体育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互动关系。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吸引更多资金用于体育产业,刺激体育产业相关消费,帮助其发展。

三是河南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能加大医疗投入。由于人们投身于体育产业,会刺激对身体健康的认识,进而加大对医疗的投入,以保持身体健康。

因全民健身的普及,体育在社会、经济、旅游、文化、医疗等方面的作用愈加突出,如各项马拉松赛事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参与人数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但须正视已存在的体育产业市场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不合理、服务业比重低、消费动力不足、规范化程度不够等不足之处。面对新时期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全球地缘冲突不断等内外交错的复杂形势,河南省在发展体育产业方面结合实际,在设施建设方面加快筹建综合体项目,建设集全民健身、专业训练、体育赛事、体育产业、文化展演五大功能于一体的省体育综合体;在加快制造业发展,打造知名体育品牌和特色体育产业,推动“体育 + ”产业加速融合;提升体育服务业比重,将体育服务业作为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加快体育业开放和转型,力争2025年实现体育产业规模2500 亿元,在河南经济的发展蓝图上增添浓重的一笔。

参考文献

王建永.体育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中国商论,2019(23):219-220.

任波.中国体育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基于2006—2018年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20,36(05):32-37.

董艳梅,朱传耿. 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经济增长的动因分析—基于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的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9:2.

李尚胥.体育经济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1,41(02):119-123.

作者简介:谢茂圆(1998.03.12—),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四川泸州,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体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