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TQM 方法的卷烟质量管控模式构建与应用
李清振
河南中烟有限责任公司驻马店卷烟厂 河南驻马店 463000
卷烟加工涉及原料、烟用材料、制丝、卷接等各个环节,不同环节及工序有着不同的工艺目的,都是卷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在实际质量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应当把握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要点,做好精细化管理与控制,以此来保障卷烟质量。基于此,本文结合卷烟加工生产特点,探讨卷烟质量管控的路径和方法,旨在为卷烟质量管理工作实践提供参考。
1 管理现状
为提高卷烟产品质量,我厂针对产品质量波动问题开展质量倒查活动,对排查出的影响卷烟产品质量波动的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产品质量维护管理点多面广,涉及原料、材料、加工过程、质量检测等各个方面,存在控制分散、信息交流不畅和响应不及时等问题,缺少统一规划,各个环节尚未形成系统,从而造成产品质量预防和改进效果不理想,产品质量波动相对较大。
2 主要做法
2.1 建立模块化产品质量监控机制
从原料、烟用材料、生产过程、监督检验四个方面构建监控和管理体系,明确监控内容、责任岗位、工作职责及实施流程,对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分类实施监控。(1)原料监控。建立烟叶质量档案,根据烟叶质量指标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养护。建立配方精准投料制度,对配方烟叶质量和配方烟叶精度进行监控,保证生产过程不同批次原料质量稳定。(2)烟用材料监控。分类、分供应商建立烟用材料质量档案,关注指标异常波动,当材料变更时开展产品内在质量进行一致性评价,避免材料指标变化和材料变更时内在质量的波动。(3)生产过程质量监控。主要从工艺预防管理、过程质量控制、过程控制能力评价三个方面实施监控和管理,保证过程处于良好状态。(4)卷烟质量监控。在对卷烟综合质量进行监控基础上,对卷烟物理指标中的重量和吸阻及其标准偏差、感官质量中的同质化率、主流烟气指标中的焦油量与盒标偏差等指标进行重点监控和分析改进。
2.2 建立质量信息沟通反馈交流机制
建立质量信息的沟通反馈机制,及时处置发现的质量隐患,减少对产品质量的影响。(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设计岗位、层级之间质量问题反馈及处置流程,促进信息的有效传递和问题的有序解决。(2)依托厂、车间、班组三级质量分析会平台,构建信息共享机制。工艺质量部主要负责全厂质量信息的汇总分析、发布,以及工艺优化提升、质量改进的策划、实施和效果评价。其他部门(车间)主要负责本部门质量信息的分析、反馈,同时协助工艺质量部开展工艺优化提升和质量改进等工作。(3)对于临时出现的质量问题,通过应急响应处置机制及时解决和处置突发问题,并进行预防。
2.3 完善产品质量综合评价办法
针对产品的质量特性,制定产品综合质量评价办法。改变了以往对产品质量单一符合性的评价,增加了对产品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的评价。(1)产品质量的符合性。根据《卷烟》国标和产品技术要求,检验判定卷烟产品质量是否满足标准要求。(2)产品质量的一致性。通过对不同批次、不同月度和多点生产卷烟感官质量同质化率评价,分析产品之间的质量差异,并进行分析,进行产品的质量改进。(3)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通过对批间、批内及不同月度的卷烟产品质量进行比对、检验和分析,分析及波动原因,采取措施进行改进,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工艺研究和技术攻关活动,通过持续的质量改进,不断提升过程质量控制水平。
3 结论与讨论
探索构建卷烟质量管控的机制模式,形成从原料投入到产品产出全过程监控机制,解决了控制分散,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完善质量信息沟通反馈交流渠道,提高了质量信息的传递效率,对于及时进行产品质量改善起到了积极效果。推行产品质量的综合评价,能够更加全面掌握产品质量状况,为质量分析和改进提供更宽更广的方向和空间。通过产品质量的全面监控和对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和改进,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参考文献
[1]国家烟草专卖局.卷烟工艺规范[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 陈良元 . 卷烟生产工艺技术 [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