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个体经济背景下“斜杠员工”的管理困境与对策

作者

何婷

苏州工业园区市政服务集团有限公司

伴随共享经济、平台经济的爆发式增长,“软件工程师 / 美妆主播/ 旅行博主”等“斜杠员工”逐渐成为新个体经济的核心群体。他们的“身份多元性”与“工作灵活性”,与传统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产生冲突。如何破解“斜杠员工”的管理困境,成为企业适应新经济形态、政策优化灵活就业保障的关键议题。

一、“斜杠员工”的内涵与新个体经济的关联

(一)“斜杠员工”的定义与特征

“斜杠员工”一词源于英文“SlashWorker”,指拥有两个或以上职业身份、通过斜杠(/)分隔不同头衔的群体。其核心特征包括:

1. 技能多元化:具备跨领域的专业能力(如设计 + 自媒体运营、编程 + 短视频制作);

2. 工作灵活性:依托平台实现“分时就业”,可自主调整主业与副业的时间分配;

3. 价值多重性:既追求主业的职业发展,也通过副业满足兴趣与收入增长需求。

(二)“斜杠员工”与新个体经济的互动逻辑

1. 技术支撑:短视频、直播、电商等平台降低了个体创业的门槛(如朱虹美通过抖音直播销售枸杞,实现“电商创业者 / 农产品主播”的双身份);

2. 需求驱动: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单一职业”的收入与价值,转向“多元身份”的自我实现(如95 后设计师通过小红书分享设计经验,成为“设计师/ 知识博主”);

3. 经济属性:“斜杠”模式通过“技能复用”提升个体收入效率(如程序员利用业余时间承接外包项目,实现“主业 + 副业”的双收入)。

二、新个体经济背景下“斜杠员工”的管理困境

(一)企业层面:传统管理模式的适配性危机

1. 组织架构与工作制度的冲突

传统企业以“固定岗位、朝九晚五”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与“斜杠员工”的“灵活时间、多元任务”需求矛盾。例如,某互联网公司的UI 设计师同时是 B 站“设计教程博主”,需在下班后更新视频,但企业要求的“996”工作制挤压了其副业时间,导致“主业效率下降 + 副业更新停滞”的双重困境。

2. 考核与激励体系的失效

传统KPI 考核以“单一岗位成果”为核心,无法衡量“斜杠员工”的多重贡献。例如,某教育机构的英语老师同时是“少儿英语绘本博主”,其通过自媒体吸引的生源为企业带来了间接收益,但企业未将这部分贡献纳入考核,导致员工“副业热情高于主业”的失衡。

3. 法律与责任边界的模糊

“斜杠员工”的“多重劳动关系”(如与企业签劳动合同、与平台签合作协议)导致法律责任界定困难。例如,某主播在企业上班期间因拍摄副业短视频受伤,企业以“非工作任务”为由拒绝工伤赔偿,而平台以“合作关系”为由逃避责任,最终员工权益无法保障。

(二)员工层面:自我管理与职业发展的困境

1. 时间与精力的分配难题

人的精力具有有限性,“斜杠员工”常因“多重身份”陷入时间碎片化陷阱。华中科技大学“跨界青春”调研小队对 120 名大学生斜杠青年的调研显示: 83% 的受访者表示“无法平衡主业与副业的时间”,67% 因“长期熬夜处理多重任务”出现焦虑情绪。例如,某高校研究生同时从事“家教 + 自媒体写作 + 兼职翻译”,因时间分配不当导致“论文延期 + 副业收入下滑”。

2. 角色冲突与职业认同危机

“斜杠员工”需在不同身份间切换,易产生角色冲突。例如,某企业 HR 同时是“情感博主”,需在“理性的职场管理者”与“感性的情感导师”之间转换,长期矛盾导致“自我认同混乱”——既担心“副业影响主业专业性”,又害怕“主业限制副业发展”。

3. 个体经济管理能力的缺失

“斜杠员工”的收入来源多元,但部分人缺乏理财意识与风险防控能力。据《个体经济管理现状调研》显示: 62% 的斜杠员工“未制定财务计划”, 45% 因“副业收入不稳定”陷入消费过度或负债困境。例如,某美妆主播因“直播收入波动大”,未预留应急资金,疫情期间因无法直播导致“信用卡逾期”。

(三)政策层面:灵活就业保障的滞后性

1. 社保缴纳困境:“斜杠员工”多为“灵活就业者”,无法享受企业缴纳的社保(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需自行承担全额费用,增加了经济负担;

2. 劳动权益保护缺失:“斜杠员工”与平台的“合作关系”不属于《劳动合同法》调整范围,若平台拖欠报酬或单方面解约,员工难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三、新个体经济背景下“斜杠员工”的管理对策

(一)企业:构建“多元化支持型”管理体系

1. 灵活化工作制度设计

企业需打破“固定工时”的限制,推行弹性工作制(如“核心工作时间 + 弹性时间”)、远程办公等模式,允许“斜杠员工”调整时间处理副业。例如,字节跳动针对“内容创作者”岗位推出“每周 1 天远程办公”政策,既保障了主业效率,也为员工的“自媒体副业”预留了时间。

2. 个性化考核与激励机制

用“OKR(目标与关键成果法)”替代传统 KPI,以“结果导向”衡量“斜杠员工”的贡献。例如,某电商公司对“运营 + 主播”的斜杠员工,考核指标包括“店铺销售额(主业) + 直播间粉丝增长(副业)”,并将“副业带来的间接收益(如粉丝转化为店铺客户)”纳入奖金计算。

3. 职业发展指导与能力整合

企业需帮助“斜杠员工”明确“核心能力”,引导“主业与副业”的协同发展。例如,某设计公司为“UI设计师 + 设计博主”的员工提供“自媒体运营培训”,帮助其将“设计技能”转化为“知识输出能力”,既提升了员工的个人品牌,也为企业带来了“设计教程付费课程”的额外收益。

(二)员工:强化自我管理与核心能力聚焦

1. 明确核心职业定位

“斜杠员工”需优先巩固“主业核心能力”,再发展副业,避免“盲目多元化”。例如,某程序员的核心能力是“Java 开发”,可选择“接外包项目”作为副业,而非“完全无关的美妆直播”,这样既能提升主业技能,又能通过副业变现。

2. 科学时间管理工具的应用

采用“四象限法”(区分“重要紧急”任务)、“番茄工作法”(25分钟专注 +5 分钟休息)等工具,合理分配时间。

3. 提升经济管理能力

“斜杠员工”需学习理财知识,制定“财务目标 - 储蓄 - 投资”的规划。例如,将“副业收入的 30% ”存入应急资金, ω20%3 ”用于投资(如基金、股票),“ 50% ”用于日常消费,避免“收入波动”带来的风险。

(三)政策:完善灵活就业保障体系

1. 法律制度优化

明确“斜杠员工”的“多重劳动关系”认定标准,例如,允许“员工与企业签劳动合同 + 与平台签合作协议”,并将“副业相关的工伤、社保”纳入保障范围。

2. 公共服务支持

政府需提供“斜杠员工”专属的职业技能培训,例如“自媒体运营”“数字营销”等,提升其副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斜杠青年探行 | 对话大学生 : 当下斜杠青年的时间管理、角色压力与社会焦虑 [J]. 搜狐 ,2024-08-16.

[2] 人员管理平台如何管理“斜杠青年”? 多元化发展的支持体系[J]. 简道云 ,2025-06-17.

[3] 教师观点| 王甫希: 新业态孕育新职业生涯,“斜杠青年”如何规划 [J]. 光明网 ,2021-08-31.

[4] 从“斜杠青年”到新个体经济网友: 是时候给自己发个offer了 [J]. 新华网 ,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