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探索
谢树梅
屏南县甘棠中心小学
引言
生活化是指将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全过程形成在一起,以此确保教学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这样能够引导幼儿形成对应的情境,进而展开探索与学习。在幼儿教育中生活化教育理念对幼儿具有较好的引导作用。通过主题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引导幼儿提高学习兴趣,同时确保主题活动的趣味性,可以使得幼儿更好地融入其中。
一、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意义
(一)加深幼儿对日常生活的认知
现阶段通过幼儿主题教育活动能够引导幼儿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幼儿通过主题活动融入其中,并不断展开探索与实践,这让幼儿更深入地感受到生活中所带来的乐趣,同时还能在乐趣中感受到快乐,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扩宽幼儿的认知领域,同时让幼儿在学习中展开不断地探索。在调动孩子们积极性的同时让孩子们了解各种知识内容。
(二)提高幼儿的实践性和操作性
以生活化为基础的主题活动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结合情境展开学习,以此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知识点,以此深刻理解知识点的内容,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探索与学习,以此提高幼儿的问题解决能力,这对于幼儿的后期学习与成长形成较好的铺垫,有利于促进幼儿的不断成长。
二、当前幼儿主题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幼儿园主题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1)主题课程中生活化素材不足。在当前幼儿主题课程中素材选择是开展主题活动的关键,素材的选择可以带动幼儿的热情,从而让幼儿通过素材融入课堂之中。但是目前来看,部分幼儿园在开展主题课程时,常面临素材不足的问题,部分教师过于重视知识性内容的教导,导致教学内容偏离主题,再加之没有科学利用素材导致整体的教学效果不理想。(2)生活化环境缺失。幼儿教育中环境尤为重要,教师在开展教育时应重视课堂环境的作用,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为幼儿创设相应的主题环境,这样有利于带动整体的课堂教学效果。不过目前来看,大部分教师在开设相关活动时,都未重视环境问题,以此导致幼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无法发挥课程主题的作用。(3)生活化课程体系评价不健全。评价体系是促进幼儿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来看由于一些因素导致幼儿评价工作没有受到重视,教师往往重视幼儿是否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忽略幼儿活动中的评价,这也导致幼儿教育活动主题教学受到影响,并不符合当前幼儿的成长需求。
三、生活化教育理念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一)重视生活化主题课程来源
在生活教育理念引导下,生活化主题课程目的是提升幼儿教育质量,生活化主题课程的来源应当紧密贴合幼儿日常生活,教师应采用系统化的教学形式,将实际生活中的情境、事件与活动融入课堂,以达成知识与生活恰当衔接,内容应符合幼儿认知发展。因此,课程设计应考虑幼儿日常多样性,让幼儿通过探索和互动,自主搭建知识架构。生活化教育注重儿童在自然情景中的感知、思索与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须通过筛选课程主题和内容,促进幼儿的社会性、情感阶段及认知能力的全面成长。
例如,在“家庭生活”主题课程当中,教师实施组织角色扮演活动,如模拟家庭成员日常活动,不仅让幼儿体验到家庭生活的重要,还可凭借体验不同角色的任务,加强幼儿社会责任感与协同能力,这类从生活汲取素材的课程设计,不仅可以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其身心的多元化发展,加强幼儿综合能力。
(二)创设生活化课程环境
构建生活化课程环境是生活化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功,通过构建符合幼儿生活的教育情境,使幼儿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完成认知与能力的提升,幼儿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形成认知与探索有利于加深幼儿印象,教师应重视从生活出发引导幼儿。因此,课程环境的创设应当契合幼儿的实际生活,提供多元、逼真、互动性好情境,使幼儿在自由探索中发现问题、攻克问题,进而推动幼儿认知与成长,在该活动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习环境规划与引导者。
例如,在“厨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预布一个模拟的厨房环境,供应切实的厨房道具及食材,让幼儿在操作中仿照成人的生活,懂得食材的分类、加工及烹饪流程,从而在实践中学习生活常识,加强幼儿语言表达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这种合理创设生活化课程环境,幼儿不仅掌握具体的生活技能,也在参与评比中强化自主学习与探索能力。
(三)完善生活化课程主题评价
优化生活化课程主题评价是保障生活化教育理念有效推进的重要手段,其关键点是通过多维度评价,对课程成果进行综合性反馈,现阶段幼儿进步需通过教师引导与辅助。因此,评价应留意对幼儿在课程中积极参与、认知增进及社会性发展综合评定。生活化课程主题评价不仅要关注幼儿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还需根据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合作能力,并采用综合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整合的模式,通过动态观察实时跟审幼儿在主题课程中的表现,并为教师提供调整教学步骤的依据。
例如,在“自然探索”主题课程中,教师通过对幼儿参与户外探究活动时的表现观察,记录其在操作、沟通、合作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并凭借集体交流或展示环节,鼓励幼儿表达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与体验,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可以精准体现幼儿在实践活动中还可为后续课程的优化,从而进一步带动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深化与实践效果的增进。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生活化理念视角下开展幼儿主题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应重视幼儿实际需求与兴趣,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挖掘相关素材,以此不断改进教学活动方法,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亚亚.幼儿园感恩德育下教学活动的设计及实施策略[J].亚太教育,2024,(22):67-69.
[2]华贞.色彩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价值与应用路径[J].色彩,2024,(09):139-141.
[3]陈丽坚,王学强.数字技术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基于 14 个教学课例的研究[J].教育观察,2024,13(27):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