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结石的预防
李峰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 四川成都 610500
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中最常见的急症,其导致的肾绞痛令人难以忍受,部分患者不但可痛到恶心呕吐、直不起腰。因此,有人将输尿管结石引发的疼痛称之为“人生最疼的一次”。尤为可怕的是,输尿管结石复发率高,5 年内复发率可高达 30%~50% 。为此,在生活中需积极预防,以避免输尿管结石的发生。在生活中预防输尿管结石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掌握输尿管结石的形成机制
输尿管结石源于肾脏,多发于中年人群。输尿管结石形成机制主要有:尿液过饱和、尿路感染与梗阻、代谢异常以及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等。若尿液中钙离子、草酸、尿酸等物质水平过高,尿液过饱和,其中的晶体即可析出从而形成输尿管结石。尿路感染与梗阻也可参与输尿管结石的形成过程。若患者身患高钙尿、高草酸尿、低枸橼酸尿等代谢异常疾病,也可加快输尿管结石形成。此外,久坐、肥胖、饮水不足、高糖、高盐、高蛋白等生活方式均是导致输尿管结石的罪魁祸首。
二、输尿管结石的预防方法
1、大量饮水
大量饮水是预防输尿管结石的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大量饮水可稀释尿液,让尿液中的钙离子、草酸等物质不能结晶析出。大量饮水产生的尿液还能够冲刷掉刚形成,尚未长大微小结晶体,从而有效避免输尿管结石的形成。
饮水可预防输尿管结石,那么每天需要喝多少水呢?研究发现,若每天喝水 2.5~3 升,则可产生 2~2.5 升尿液,这样便可达到预防输尿管结石形成的尿量。大量饮水后,若尿液清澈或呈淡黄色则说明饮水量达标。在饮水时,最佳选择是白开水,也可选择富含枸橼酸的柠檬水,但要尽量避免含糖饮料和酒精,以避免增加结石风险。饮水时间需均匀分配,切不可一次大量猛饮,运动后、睡前夜间排尿后要及时饮水,因上述时间人体处于相对脱水状态,也是晶体形成的最危险的时间段。尽管大量饮水可预防输尿管结石,但一天的饮水量不宜超过 2.5~3 升,以避免增加肾脏负担,导致水肿或水中毒发生。
2、学会“挑食”
恰当进食的预防输尿管结石的关键。高钠饮食可促进尿钙排泄,导致结石形成。这也就是说,吃得太咸可增加尿液中的钙,更易形成结石。为此,生活中要尽量少吃加工食品、咸菜、酱类及其他隐藏盐源,一天的食盐摄入量要尽量不超过 5g,5g 食盐大约可盛满一啤酒瓶盖。钙可与肠道内的草酸结合,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有效避免草酸进入血液循环。为此需适当食用含钙丰富的豆制品、牛奶等食物,每日摄入钙需达 800-1000mg ,这样才能达到降低血液中的草酸水平,预防草酸结石的结果。菠菜、坚果、花生、巧克力、浓茶中含有大量草酸,在生活中也要尽量少吃,或经处理后去掉大部分草酸后再吃。蔬菜水果可使尿液变为碱性,中和尿酸,使尿酸无法与钙结合成为尿酸结石,故要多吃蔬菜水平。红肉、部分海鲜及动物内脏还有大量嘌呤,高嘌呤饮食不但可导致尿酸结石,其代谢酸性物质还可促进尿钙排泄,加快形成草酸钙结石。为此,要限制动物蛋白食用量,每日摄入动物蛋白量要控制在 0.8~1.0g/ 公斤体重。要限制饮酒,特别是啤酒,不仅嘌呤高,还会增加血尿酸水平和导致脱水。每天补充大于1000mg 的维生素C 可增加输尿管结石发生风险,为此要控制维生素 C 的每日摄入量。
3、优化生活方式
肥胖是导致输尿管结石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此需坚持规律运动,建议每周坚持进行150 分钟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以控制体重。运动后需及时补充水分,以避免脱水事件发生。每隔1 小时就起身活动一下,避免久坐导致泌尿系统疾病发生。
4、预防感染性结石
细菌可分解尿素产生氨,氨溶于尿液可导致尿液碱化,导致磷酸铵镁结石形成。为预防此类结石的发生,需有效控制尿路感染。患有感染性结石的患者需进行长期、规范抗菌治疗,以有效清除尿路中的细菌,预防感染性结石的发生。
总之,要想预防输尿管结石,必须要做到三点:即每天喝够水、吃得均衡、生活健康。预防输尿管结石是一场持久战,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是为了预防输尿管结石导致的剧烈疼痛,更是为了保护我们宝贵的肾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