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旋律戏剧舞台美术的诗意化表达
张大宏
福建省杂技团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主旋律戏剧舞美的诗意化表达,以现代京剧《连家灯火》为例,分析了诗意性建构在舞美设计中的应用和效果。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本文旨在为主旋律戏剧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主旋律戏剧;舞美设计;诗意化表达;现代京剧;《连家灯火》
一、引言
在当代戏剧市场中,主旋律题材戏剧作为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其地位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主旋律题材戏剧却面临着观众抵触情绪强、创作过程受政治任务色彩影响、作品呈现“高大全”、“概念化”等困境。这些困境不仅限制了主旋律题材戏剧的艺术表现力,也影响了其在观众中的接受度和传播效果。因此,如何突破主旋律题材戏剧的创作瓶颈,提升其艺术魅力和观众接受度,成为当前戏剧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舞台美术作为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剧本的物质外化,是戏剧的半壁江山,对舞台氛围营造、人物关系建立、剧情发展推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主旋律戏剧中,舞台美术的诗意化表达成为提升戏剧作品艺术魅力和观众接受度的关键。诗意化表达不仅能够增强舞台的视觉冲击力,还能够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深化作品的主题内涵,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本文以现代京剧《连家灯火》为例,深入探讨主旋律戏剧舞台美术的诗意化表达。该剧以连家船民(疍民)易地搬迁上岸为题材,通过舞美设计的创新实践,成功展现了连家船民的生活变迁和心灵转变,实现了主旋律题材与艺术表达的完美结合。
二、主旋律戏剧的困境与挑战
(一)观众抵触情绪与创作困境
主旋律戏剧在观众中普遍不受待见,存在抵触情绪。这主要源于部分主旋律题材作品过于强调政治宣传功能,忽视了艺术性和观赏性,剧中的人物形象往往被塑造得过于完美,缺乏真实的人性弱点和情感挣扎,仿佛是从理想化的模板中刻出来的一样。为传递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念,却忽视了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来展现这些内涵,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只能看到华丽空洞的舞台形式,却感受不到作品深层次的人物、故事、内涵;导致作品缺乏真实感和感染力。同时,创作过程常受政治任务色彩影响,仓促紧张,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许多戏剧工作者在面对突破创作壁垒、努力追寻更高艺术境界的机遇时,选择了保持沉默,望而却步。为了确保作品能够符合各方面的要求,“顾全大局”,戏剧创作者们在进行舞台呈现时,往往更倾向于选择比较保守的方式。这种创作心态与创作方式由于缺乏深入的生活体验和艺术构思,使得作品更难以触动观众内心。
(二)主旋律题材戏剧的潜力与出路
尽管主旋律戏剧面临诸多困境,但其潜力不容忽视。主旋律题材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创新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可以做出好戏,打动观众。编剧和创作者需具备创新精神和艺术把握能力,展现作品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同时,主旋律应内蕴于作品的艺术呈现中,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感人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主题内涵,触动观众内心,引发共鸣。
三、诗意化表达在舞美设计中的应用
(一)诗意化表达的概念与内涵
诗意化表达是指通过隐喻、象征、意象等手法,将抽象的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营造出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舞台空间。在舞美设计中,诗意化表达能够增强舞台的视觉冲击力,深化作品的主题内涵,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王晓鹰导演曾指出,诗意化意象的创造绝不仅是外部舞台形式的事儿,它是情感内涵与表达方式高度一体化的产物。诗意化表达依赖于在戏剧讲述中突破写实逻辑,时常需要有意识地对舞台时空进行非环境化的处理。
(二)诗意化表达在舞美设计中的实践
1、舞台布景的诗意化设计
舞台布景是舞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诗意化的布景设计,可以营造出与作品主题相契合的舞台氛围。例如,在现代京剧《连家灯火》中,舞美设计采用了五个可左右任意滑动的“旧船板”造型结合视频影像构成舞台布景。这些单薄、破旧的“旧船板”喻示着连家船民(疍民)的命运如海上的浮萍,沉浮不定,朝不保夕。家连着船、船亦是家,即为“连家船民”,千百年来,连家船民(疍民)终生漂泊在水上,一条长七八米、宽不足两米的小木船,便是祖孙几代人的住处,“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孙三代共一船,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2、空间氛围的诗意化渲染
空间氛围的渲染是舞美设计的另一重要方面。通过灯光、音响、投影等手段,可以营造出富有诗意和感染力的舞台空间。在现代京剧《连家灯火》中,增设了大功率投影仪,影像呈现以大海为主,时而风平浪静,波光粼粼,让人心旷神怡;时而狂风巨浪,波涛汹涌,让人心惊胆战。凸显了大海阴晴不定、变幻莫测的特性。通过影像变化,展现了大海接纳了并养育着以船为家、以海为生的连家船民(疍民),使其灯火延续、生生不息。同时,大海却性情多变地无情地肆掠和吞噬着他们生命。“上无片瓦,下无寸铁”的连家船民群体为了“水上部落”繁衍,为了连家灯火的延续,唯有不停地与海上风浪搏斗、与命运抗争。
3、象征比拟手法的运用
象征比拟手法是诗意化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象征比拟,可以将抽象的、模糊的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的、清晰的视觉形象,从而引发观众对戏剧作品进行更深层次的联想和思考。在现代京剧《连家灯火》中,“旧船板”被视为连家船民命运的写照,在本剧的高潮节点,实物与影像中的高低“旧船板”组合成“阶梯”,意为沉浮不安、漂泊不定的“浮萍”经历千百年多方努力,最终生发为上岸的“阶梯”,是连家船民(疍民)命运转折和希望升起的诗意化表达。
四、诗意化表达对观众接受度的影响
(一)观众反馈与评论分析
观众对《连家灯火》的舞美设计和诗意化表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舞美设计成功塑造了人物形象,展现了连家船民的生活变迁和心灵转变。特别是“灯火”意象的运用,被观众认为是一个大亮点,赋予了作品生命“光照”的主题。有观众评论道:“舞美设计太棒了!‘旧船板’和大海的影像结合得恰到好处,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还有观众表示:“‘灯火’意象贯穿全剧,让我感受到了连家船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二)诗意化表达提升观众接受度的原因
诗意化表达之所以能够提升观众对主旋律戏剧的接受度,主要原因在于其能够引发观众的共鸣和思考。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诗意化表达将抽象的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象,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内涵和人物形象。同时,诗意化表达还能够营造出富有诗意和哲理的舞台空间,使观众在欣赏戏剧的同时,能够感受到更深层次的艺术魅力。
五、结论
通过现代京剧《连家灯火》的舞美设计实践,我们可以看到诗意化表达在主旋律戏剧中的重要作用。诗意化表达不仅能够增强舞台的视觉冲击力,还能够通过隐喻、象征等手法深化作品的主题内涵,让观众直接触碰与感觉戏剧作品的机理与温度,引发共鸣和思考。同时,诗意化表达也是主旋律戏剧突破创作瓶颈、提升艺术魅力和观众接受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曼君. 中国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M]. 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20.]
2.[胡妙胜. 戏剧演出符号学引论[M]. 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18.]
3.[吕效平. 戏剧学研究导引[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