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网格化管理中隐患排查与闭环整改机制研究
张腾凯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丽水 323010
引言:
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事故多发频发,亟须创新安全管理模式。隐患排查整改是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但实践中还存在不少短板问题。将网格化管理引入建筑安全领域,构建精细化的隐患排查整改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赋能,对提升安全管理效能具有重要价值。
一、建筑安全网格化管理中隐患排查机制研究
1. 建筑安全网格化隐患排查运行机制
建筑安全网格化隐患排查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科学完善的运行机制。首先,要以项目为单元,结合施工进度和风险分布,合理划分安全网格,明确各网格的排查重点和责任主体。其次,要建立隐患分级分类排查标准,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发生可能性等因素,将其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等级别,并细化每一类别隐患的排查内容和判定依据。再次,要建立多维度立体化排查机制,综合运用日常排查、专项排查、节假日排查等方式,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日常巡查与突击抽查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无人机、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多角度、全方位识别隐患[1]。
2. 建筑安全网格化隐患排查关键技术应用
BIM 技术可以构建项目的数字化模型,通过模拟施工过程,预先识别各种安全风险点,并优化安全防护方案。在隐患排查过程中,可利用 BIM 模型对排查发现的隐患进行可视化标注和跟踪管理,大幅提升排查效率和精度。物联网技术可应用于高危作业环境和关键设备的实时监测预警,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推送警报信息,为隐患排查提供依据。大数据分析技术可用于海量隐患排查数据的分类整理、关联分析、深度挖掘,识别隐患易发区域、高发时段、频发类型,预测隐患发展趋势,为隐患排查提供智能化决策支持。
3. 建筑安全网格化隐患排查信息化管理
隐患排查信息化管理要构建一体化的隐患排查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对各类隐患排查数据的采集、录入、存储、分析等,实现隐患排查全过程信息化、痕迹化管理。平台要具备隐患分级分类、统计分析、预警提示、报表输出等功能,为隐患排查提供信息支撑。同时,要开发移动 APP,将隐患排查装进口袋。现场排查人员可通过手机APP 及时采集隐患图片、视频等信息,快速定位隐患位置,在线填报隐患信息,便捷推送整改通知。移动应用打破了时空限制,让隐患排查随时随地可开展。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对海量隐患数据进行深度融合和智能分析,挖掘隐患发生发展规律,形成风险研判和决策参考,为精准排查、靶向管控提供支撑。
4. 建筑安全网格化隐患排查队伍建设
隐患排查队伍要从项目部、作业班组等抽调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组建隐患排查队伍,明确排查职责、排查内容、排查频次、排查要求等。要将隐患排查纳入日常管理,做到班班清、日日清。对排查队伍要定期开展业务培训,传授隐患识别知识,分享排查经验做法,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等,全面提升排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操水平。要建立隐患排查绩效评价体系,从隐患发现率、整改率、及时率等维度,客观评价每一个排查人员的工作实绩,并将结果与薪酬待遇、职位晋升等挂钩,以利益驱动激发队伍活力。要总结推广优秀个人事迹,树立身边榜样,激励更多人投身隐患排查工作,切实筑牢建筑安全生命线。
二、建筑安全网格化管理中隐患闭环整改机制研究
1. 建筑安全网格化隐患闭环整改运行机制
隐患整改是安全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做到闭环管理至关重要。一要建立隐患整改责任分解与落实机制,将每一项整改措施细化到人,明确整改时限、整改要求、整改标准,严格落实“五落实”。二要建立隐患整改协同联动工作机制,组建由建设、施工、监理等各方代表组成的整改协调小组,定期召开整改例会,及时沟通整改进展,形成工作合力。三要建立隐患整改督办与考核问责机制,明确督办流程,加大重大隐患整改跟踪力度,对整改不力、拖延整改的,严肃追责问责,做到令行禁止。隐患整改往往涉及方方面面,需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只有运行机制科学高效,整改工作才能做到快、准、狠[2]。
2. 建筑安全网格化隐患闭环整改关键环节控制
隐患整改贯穿识别、分析、决策、实施、评估等环节,每一环节都要严把质量关。在识别到隐患后,要及时组织专家对隐患成因、影响范围、危害程度等进行综合会诊,并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经费、物资、应急预案等。方案要充分论证,确保整改到位、措施科学、投入经济。在整改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过程管控,细化分解整改任务,实行挂图作战,明确时间节点,倒排工期,对关键环节实行“日调度、周通报、月分析”,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整改结束后,要全面评估整改效果,重点检查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隐患问题的消除情况,必要时可邀请第三方对整改质量进行评价,只有确保整改合格到位,才能最终销号。
3. 建筑安全网格化隐患闭环整改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要建立隐患闭环整改信息跟踪反馈机制,依托信息化平台,对每一项隐患从发现到整改再到销号的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随时掌控整改进度,并通过系统自动提醒、预警推送等方式,及时反馈整改信息。要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海量的隐患整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准确把握隐患整改的阶段性特点,科学研判整改难点,为隐患整改决策提供数据支撑。要开发隐患闭环整改协同管理平台,实现从隐患排查到分析研判再到整改督办的一体化、流程化管理,各参建方可通过平台共享信息、协同作业,有力提升隐患整改管理水平。
4. 建筑安全网格化隐患闭环整改持续改进
隐患整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提升。对于隐患频发区域和共性问题,要举一反三,在全面整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根源,并对易发区域开展再排查,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隐患 [3]。要建立隐患整改经验教训数据库,定期总结隐患整改优秀经验做法,剖析失误教训,并通过会议、简报等形式进行推广学习,不断提升隐患整改管理水平。要将隐患整改实践成果及时转化为制度规范,动态优化完善隐患整改管理制度体系,实现由“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跨越,推动隐患整改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结束语
研究表明,建筑安全网格化管理是提升隐患排查整改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的重要途径,但实践尚处起步阶段,在运行机制规范化、关键技术集成化等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优化。未来要在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两个层面持续发力,加快推进试点示范,提炼推广先进经验,为建筑安全管理变革按下“快进键”。同时,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网格化管理中的难点痛点,不断创新理念方法和技术工具,持续提升隐患排查整改能力,为建筑安全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姜俊,李操 .“信息化 + 网格化”既有建筑装饰装修监管平台搭建研究 [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16):76-78.
[2] 余美瑾 . 乐清市全科网格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D]. 江西农业大学 ,2023.
[3] 徐兴杰 , 肖兴鹏 , 张文宇 , 等 . 安全网格化管理 [J]. 四川建筑 ,2023,43(02):336-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