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群团工作的路径分析
王明璟
中国葛洲坝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引言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群团工作作为国有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凝聚职工力量、推动企业发展、维护企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前复杂多变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群团工作面临着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创新工作路径,提升工作实效,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大党建格局与群团工作的内在联系
大党建格局强调以更宽广的视野来审视和推进党的建设 ,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等单一领域,而是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等多方面内容有机融合,形成一个系统化、整体化的发展框架。群团工作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在大党建格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施工企业中,群团组织不仅负责调动基层员工的积极性,还肩负着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技能提升和凝聚团队力量的责任。具体而言,大党建格局为群团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坚实的支撑保障。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党建引领群团工作,增强企业管理与基层组织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引领和推动群团工作的开展。同时,群团工作也是大党建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为党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在施工企业中,群团组织可以通过举办劳动竞赛、安全知识培训等活动,增强员工的技能和安全意识,提升企业整体效益,实现安全生产。因此,深入理解和把握大党建格局与群团工作的内在联系,对于更好地推进党建工作、提升群团工作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群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2.1 工作定位模糊
部分国有企业对群团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将其视为辅助性工作,缺乏明确的工作定位和战略规划。在实际工作中,群团工作往往围绕企业行政工作展开,缺乏自身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未能充分发挥其在联系职工、服务职工、凝聚职工方面的独特优势。
2.2 工作方式滞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职工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群团工作方式已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当前,部分国有企业群团工作仍以会议、文件、活动等传统形式为主,缺乏对新媒体、新技术的有效运用,工作方式单一、手段落后,导致工作效率低下,职工参与度不高。
2.3 干部队伍素质参差不齐
群团干部是开展群团工作的关键力量,但目前部分国有企业群团干部队伍存在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一些干部缺乏系统的群团工作知识和技能培训,对群团工作的职责和使命认识不足,工作能力和水平有限,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群团工作的要求。
2.4 工作机制不完善
有效的工作机制是保障群团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然而,部分国有企业群团工作机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如工作考核机制不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和评价体系,难以对群团工作成效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激励机制缺失,对群团干部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缺乏有效的激励和引导,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3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群团工作的开展路径
3.1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群团工作效率
施工企业面临工期紧张、资源分散等多重压力,因此群团工作必须紧密结合企业实际,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党建要求又能高效服务员工的新路径。施工企业可以从优化组织架构、强化目标导向、推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入手,全面创新群团工作机制。在优化组织架构方面,可以根据项目分布和人员构成,灵活设置群团组织,确保每个项目都有群团组织。同时,还要加强群团干部的培养和选拔,打造一支既懂业务又善管理的群团骨干队伍。在强化目标导向方面,施工企业应将群团工作纳入企业整体发展规划,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通过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计划,确保群团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同频共振、相互促进。此外,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群团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推行精细化管理是提升群团工作效率的关键环节。施工企业可以借鉴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对群团工作进行流程再造和标准化建设。通过明确工作职责、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工作标准,确保每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同时,注重数据分析和信息反馈,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群团工作的精准度和时效性。在此过程中,施工企业还应注重激发群团组织的内在活力,鼓励群团组织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如技能竞赛、文化娱乐等,既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又增强群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积极搭建员工成长平台,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技能提升等机会,帮助他们实现个人价值与企业发展的双赢。
3.2 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基层支撑
加大对群团组织的资源投入,合理配备专职群团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的专业素质。设立专项工作经费,确保群团组织能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加强对基层群团组织的指导和支持,建立基层群团组织帮扶机制,通过培训、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基层群团组织的工作能力。例如,企业可以定期组织群团干部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和优秀群团工作者进行授课,分享工作经验和技巧,提高群团干部的业务水平。
3.3 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育实效
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思政教育载体。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通过短视频、线上直播、移动学习平台等形式,开展生动有趣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结合职工实际需求,设计个性化的教育内容,将思政教育与职业发展、心理健康、法律法规等知识相结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例如,利用企业微信公众号开设“思政微课堂”栏目,定期推送与职工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思政教育内容;组织线上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职工解答心理困惑。
3.4 完善政策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制定完善的群团工作政策制度,将群团工作纳入企业绩效考核体系,明确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激励基层单位积极开展群团工作。规范团干部的选拔、培养和晋升机制,提高团干部的待遇和地位,吸引优秀人才加入群团工作队伍。明确群团组织在各个领域的职能边界,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青年职业规划等工作制度,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例如,制定《国有企业群团工作绩效考核办法》,对群团组织的工作成效进行量化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表彰。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形势下,通过构建协同工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教育模式、完善政策制度以及提升队伍素质等路径,可以有效提升国有企业群团工作的水平,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国有企业应高度重视群团工作,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方法,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的职工力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企业的持续发展,国有企业群团工作还需持续优化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为企业和职工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漆俊邑,杨婷 . 新时期国有企业群团组织凝聚力建设路径探析 [J]. 中国经贸导刊,2022(12):93-94.
[2] 陈镇华 . 国有企业党带群团工作新探索 [J]. 中外企业文化,2022(6):142-144.
[3] 漆俊邑,杨婷 . 新时期国有企业群团组织凝聚力建设路径探析 [J]. 中国经贸导刊,2022(1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