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及液化气站防雷隐患整改方法研究
刘志涛
营口市气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引言
加油站与液化气站作为储存和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关键场所,其安全运营至关重要。雷电灾害具有强大的破坏力,一旦这些场所遭受雷击,极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对人员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以及周边环境构成巨大威胁。近年来,因防雷措施不完善导致的加油站与液化气站雷击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了惨重的损失。因此,深入研究并有效整改加油站及液化气站的防雷隐患,是保障其安全运营、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求。
雷电对加油站及液化气站的危害雷电的形成及特性
雷电是一种自然的大气放电现象,通常在积雨云内部或积雨云与地面之间发生。当云层中的电荷分布不均匀,形成足够大的电场强度时,就会击穿空气,形成导电通道,产生强烈的电流和高温,形成闪电,并伴随巨大的雷声。雷电具有高电压、大电流、瞬时性和随机性等特点,其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甚至更高,电流可达数十千安乃至更大,放电时间极短,往往在微秒至毫秒级,且发生的时间和地点难以准确预测。
对加油站的危害
1. 设备损坏:雷电击中加油站的油罐、加油机、储油管道等设备,强大的电流瞬间通过,会产生极高的热量,使设备金属部件熔化、变形,导致设备严重损坏,无法正常运行,修复成本高昂甚至可能需要更换整个设备。例如,某加油站曾因雷击导致加油机主板烧毁,加油枪损坏,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加油业务,还造成了经济损失。
2. 火灾爆炸:加油站储存的汽油、柴油等燃料均为易燃易爆物质。雷电产生的高温、电火花等,一旦引燃周围积聚的可燃气体,就会引发火灾。若火势得不到及时控制,进一步引发油罐爆炸,其威力巨大,会对周边建筑物、人员造成毁灭性打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统计,部分加油站雷击事故引发的火灾爆炸,造成周边半径数百米范围内的设施严重受损。
对液化气站的危害
1. 储罐及管道破坏:液化气站的储罐和管道储存着高压的液化石油气,雷电击中后,强大的冲击力可能使储罐和管道出现裂缝、破裂等情况,导致液化气泄漏。例如,某液化气站曾因雷击致使储罐阀门连接处受损,出现液化气泄漏。
2. 引发爆炸:液化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泄漏到空气中,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范围,遇到雷电产生的火源,极易引发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高温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影响范围更广,后果更为严重。据相关案例,液化气站爆炸事故往往会摧毁周边大量建筑物,造成长时间的能源供应中断和环境污染。
3. 电气系统故障:雷电感应产生的电磁脉冲会对液化气站内的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造成干扰和损坏,导致设备失控、数据丢失等问题,影响液化气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监控,增加事故发生的风险。例如,雷击可能使液化气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失灵,无法对储罐压力、液位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
加油站及液化气站防雷隐患分析
加油站防雷隐患
1. 防雷设施安装不规范:部分加油站在建设过程中,未严格按照相关防雷设计规范进行施工。例如,避雷针的高度不足,无法有效覆盖整个加油站区域,导致部分区域处于防雷保护范围之外;接地电阻过大,超过了规定的标准值,使得雷电流无法迅速有效地导入大地,增加了雷击事故的风险。此外,避雷带的敷设不符合要求,存在焊接不牢固、锈蚀等问题,影响了防雷效果。
2. 防雷设施老化损坏:一些运营时间较长的加油站,对防雷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定期的检查和维护。随着时间的推移,防雷设施如避雷针、接地装置等出现老化、损坏现象,如接地体腐蚀严重、引下线断裂等,导致防雷性能下降,无法在雷电来临时发挥应有的保护作用。
3. 员工防雷意识薄弱:许多加油站员工对防雷知识了解不足,缺乏必要的防雷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在雷电天气下,员工可能未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如继续进行加油作业、在危险区域停留等,增加了人员和设备遭受雷击的风险。此外,员工对防雷设施的日常维护和检查工作不够重视,不能及时发现和报告防雷设施存在的问题。
4. 周边环境变化影响:加油站周边环境的改变也可能对其防雷效果产生影响。例如,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周边新建了高大建筑物,改变了原有的雷电活动路径和电场分布,使得加油站处于雷电易击区;或者加油站附近树木生长过高,未及时修剪,可能成为雷电的引雷体,增加了加油站遭受雷击的可能性。加油站及液化气站防雷隐患整改方法研究
液化气站防雷隐患
1. 接闪器设置不合理:部分液化气站的储气罐未按规定安装接闪器,仅依靠接地措施进行防雷保护。然而,当储气罐上的呼吸阀、阻火器等部件出现接触不良时,若没有接闪器的有效保护,一旦遭受雷击,储气罐存在较大的爆炸风险。此外,一些液化气站虽然安装了接闪器,但接闪器的选型、安装位置和保护范围不符合标准要求,无法充分发挥防雷作用。
2. 静电接地问题:液化气在储存、充装和运输过程中,容易产生静电。如果液化气站的静电接地设施不完善,如接地电阻过大、接地连接不可靠等,静电无法及时导除,就会在设备和管道上积聚,当静电电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产生静电火花,引燃周围的可燃气体,引发火灾爆炸事故。另外,部分液化气站在装卸作业时,未按规定进行静电接地操作,增加了静电引发事故的风险。
3. 电源线路防护不足:液化气站的供电系统若未采取有效的防雷措施,如未安装合适的浪涌保护器,雷电波可能沿着电源线路侵入站内,损坏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同时,电源线路的敷设不符合要求,如未采用埋地敷设或穿管保护,也会增加遭受雷击的风险。此外,一些液化气站对信号线路的防雷保护不够重视,导致信号线路在遭受雷击时出现故障,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监控。
防雷隐患整改方法加油站防雷整改措施
1. 完善防雷设施:
- 规范安装避雷针和避雷带:根据加油站的实际布局和建筑特点,按照相关防雷设计规范,合理确定避雷针的高度、数量和安装位置,确保其能够有效覆盖整个加油站区域。避雷带应沿加油棚的棚顶、檐口、屋脊等易受雷击部位敷设,采用热镀锌圆钢或扁钢,焊接牢固,无锈蚀现象,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引下线,引下线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 降低接地电阻:对接地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可采用增加接地极数量、延长接地极长度、改善接地极周围土壤环境(如添加降阻剂)等方法来降低接地电阻。定期对接地电阻进行检测,确保其始终处于规定的范围内。
- 安装浪涌保护器:在加油站的电源线路、信号线路等进线端安装合适的浪涌保护器,防止雷电波侵入损坏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浪涌保护器的选型应根据线路的电压等级、传输速率、工作频率等参数进行合理选择,并定期对其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
2. 加强防雷设施维护管理:
- 建立定期巡检制度:制定详细的防雷设施巡检计划,安排专人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查,包括避雷针、避雷带、接地装置、浪涌保护器等,检查其是否有损坏、锈蚀、松动等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每次巡检应做好记录,建立防雷设施档案。
- 及时修复损坏设施:对于在巡检中发现的损坏的防雷设施,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修复后的设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能够正常发挥防雷作用。例如,对于锈蚀严重的接地体,应及时进行更换;对于损坏的浪涌保护器,应选用同型号、同规格的产品进行更换。
3. 提高员工防雷意识和应急能力:
- 开展防雷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加油站员工参加防雷知识培训,邀请专业的防雷技术人员进行授课,讲解雷电的形成、危害、防雷原理以及加油站防雷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通过培训,提高员工对防雷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其防雷安全意识。
- 制定应急预案并演练:结合加油站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防雷应急预案,明确在雷电天气下的应急处置流程和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雷应急演练,使员工熟悉应急处置流程,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演练结束后,应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
4. 优化周边环境:
- 清理周边杂物和树木:定期对加油站周边的杂物和树木进行清理,保持周边环境整洁。对于生长过高的树木,应及时进行修剪,避免其成为引雷体,增加加油站遭受雷击的风险。
- 合理规划周边建设:在加油站周边进行新建建筑物或其他工程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其对加油站防雷的影响。建设单位应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保新建工程的建设不会改变加油站原有的防雷环境,必要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液化气站防雷整改措施
1. 优化接闪器设置:
- 正确安装接闪器:根据液化气站的防雷等级和储气罐等设施的分布情况,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合理安装接闪器。对于二类防雷建筑的液化气站,储气罐应安装独立的接闪器,如避雷针或避雷带,确保其能够有效保护储气罐等关键设施。接闪器的安装位置应避开罐体的呼吸阀、阻火器等部件,避免因接闪器的安装影响这些部件的正常运行。
- 定期检查维护接闪器:建立接闪器定期检查维护制度,定期对接闪器的外观、连接部位等进行检查,确保其无损坏、变形、锈蚀等情况。对接闪器的接地连接进行检测,确保接地可靠。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保证接闪器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2. 完善静电接地系统:
- 降低接地电阻:对液化气站的静电接地装置进行全面检查和整改,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可通过增加接地极数量、改善接地极周围土壤条件等方式降低接地电阻。在储罐、管道、装卸设备等关键部位设置可靠的静电接地连接点,确保静电能够及时导除。
- 加强静电接地检测:定期对静电接地电阻进行检测,至少每半年检测一次,并做好检测记录。在装卸作业前,应对静电接地装置进行检查,确保其连接可靠,接地电阻符合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静电接地装置,应及时进行修复或调整,严禁在静电接地装置不合格的情况下进行装卸作业。
3. 强化电源线路防护:
- 安装浪涌保护器:在液化气站的电源进线端、各级配电箱以及重要电气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安装合适的浪涌保护器,形成多级防护体系,有效抑制雷电波侵入。浪涌保护器的参数应根据电源线路的电压等级、负载情况等进行合理选择,确保其能够满足实际防护需求。
- 规范线路敷设:电源线路应尽量采用埋地敷设方式,减少线路暴露在外部空间的长度。对于无法埋地敷设的线路,应采用穿金属管保护,并将金属管两端接地。信号线路也应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如采用屏蔽电缆,并做好屏蔽层的接地。
4. 建立雷电预警和应急机制:
- 安装雷电预警系统:在液化气站安装雷电预警系统,实时监测周边雷电活动情况。雷电预警系统应具备提前预警功能,当检测到雷电即将来临,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做好防雷准备工作。工作人员收到预警信号后,应立即停止危险作业,如装卸作业等,并采
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完善应急预案并演练:制定完善的液化气站防雷应急预案,明确在雷击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置流程、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救援措施等。定期组织员工进行防雷应急演练,通过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演练结束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和修订,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的内容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