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党建格局下如何提升群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李彩姚
中国葛洲坝集团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0000
引言
在施工企业中,群团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不仅直接关系到企业管理和员工凝聚力的加强,还关系到施工安全与效率的提升。通过全局性的党建布局,可以进一步强化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
1 大党建格局与群团工作的内在联系
1.1 政治引领的统一性
大党建格局的核心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而群团工作的根本原则是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二者在政治方向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大党建格局为群团工作提供了根本政治遵循,通过明确政治立场、政治目标和政治要求,确保群团组织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不偏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群团工作则是大党建格局在群众工作领域的具体延伸,通过把党的主张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实现党对各阶层群众的政治引领。这种政治引领的统一性,决定了群团工作必须纳入大党建格局进行统筹谋划,而大党建格局也需要通过群团工作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1.2 目标导向的一致性
大党建格局以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实现党的执政目标为根本导向,群团工作则以团结动员所联系群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主要任务,二者在目标追求上高度契合。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还是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党建格局与群团工作都指向共同的价值目标。在大党建格局下,群团工作的目标设定必须与党的中心工作同频共振,通过聚焦党的重点任务找准自身定位;而大党建格局的目标实现也离不开群团工作的支撑,需要依靠群团组织把各方面群众力量凝聚到党的事业上来,形成目标一致、协同推进的工作局面。
1.3 组织体系的关联性
大党建格局构建了覆盖广泛、层级清晰的党组织体系,群团工作则依托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形成了联系特定群众的组织网络,二者在组织体系上相互衔接、相互支撑。党组织体系为群团工作提供了组织依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群团基层组织建设发挥着指导和带动作用。群团组织体系则是党组织体系向社会领域的延伸,通过扎根不同群体、覆盖不同领域,弥补了党组织直接联系所有群众的局限性,形成了 " 党组织 - 群团组织 -群众 " 的层级联系模式。这种组织体系的关联性,使大党建格局能够通过群团组织更广泛地联系和动员群众,而群团工作也能借助党组织体系获得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2 大党建格局下群团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策略
2.1 构建标准化制度体系,强化群团工作的规范引领制度
标准化是科学化的基础前提,需建立覆盖群团工作全流程的制度规范,实现 " 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制定《群团工作标准化手册》,明确组织建设、活动开展、经费使用等 12 类核心事项的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应规定企业群团基层组织与党组织同步换届,委员中党员比例不低于 60% ;在活动管理方面,要求重大活动提前 7 个工作日向党委报备方案,方案中需包含政治导向评估内容。建立群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委副书记牵头,每季度召集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负责人召开会议,协调解决跨部门协作问题。会议需形成《问题清单》和《任务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和完成时限,由党委督查室按月跟踪督办,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入会、农民工子女入学等共性问题,提升相关群体组织覆盖率。完善群团干部考核激励制度,将 " 党建带群建 " 成效纳入群团干部年度考核,设置 " 政治引领力、组织动员力、服务贡献度 " 等 6 项核心指标,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直接挂钩。对考核优秀的群团干部,应优先纳入党委后备干部队伍培养,为其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2 优化党群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组织模式
建立党群工作与企业文化协同的管理机制。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部门,负责党群工作与企业文化的统筹管理,保证两者的有效对接。该管理部门应由党务工作和企业文化部门的负责人共同领导,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制定并执行相关的融合策略和方案。党群工作部门与企业文化部门应当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分工,促使两者能够在不同的工作领域发挥各自的作用。党群工作主要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推动社会责任的履行,而企业文化部门重点推动文化建设和员工凝聚力的提升。两者应定期组织沟通会议,协调工作中的重点任务,避免重复劳动,持续增强协作效益。企业应建立考核机制,定期评估党群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考核不仅要考虑党群工作的组织情况,还要关注企业文化的创新性和实际成效,及时发现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不断优化党群工作与文化建设的协同效应。2. 完善党群工作与文化部门的协同配合机制。党群工作部门与企业文化部门应当共同制定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划,并将其与党群工作的目标相结合。党群工作可以依据企业文化特点设计相关的思想政治活动,文化部门可以将创新的文化元素融入党群活动,增加其吸引力和影响力。企业应当推动党群工作部门与文化部门的深度合作,尤其在活动和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例如,党群工作部门可以与文化部门联合举办“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帮助员工在实践中理解和认同企业的核心文化。这种跨部门的紧密配合,不仅能提升党群工作和文化建设的整体效能,还能推动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
2.3 创新数字化服务载体,增强群团工作的精准效能
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打造 " 线上 + 线下 " 融合的服务体系,提升群团工作的精准度和覆盖面。开发 " 智慧群团 " 云平台,设置 " 政策宣讲 "" 权益维护 "" 活动报名 " 等功能模块,运用大数据分析群众行为数据,自动生成《需求画像》和《服务建议》。平台应具备 " 一键呼叫" 功能,为群众提供 7×12 小时在线咨询服务,提高群众诉求处理效率和满意度。建立群团工作 " 数字档案 " 系统,为每名群众建立包含基本信息、参与活动记录、获得荣誉等内容的电子档案,实现服务轨迹全程可追溯。系统设置 " 红黄绿 " 三色预警功能,对 3 个月未参与组织活动的群众自动标记为 " 黄色预警 ",由群团干部上门走访;对生活困难、思想波动等特殊群体标记为 " 红色预警 ",启动 " 党委 + 群团 " 帮扶机制,提升群众组织归属感。开展" 互联网 + 群团活动",运用直播、VR等技术创新活动形式。工会可举办 " 云端技能大赛 ",实现选手远程操作设备参赛和专家在线评审;共青团可开展 " 虚拟研学 " 活动,组织青年通过VR 技术参观革命圣地,提高活动参与人数和互动性。
结束语
大党建格局为群团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路桥施工单位等施工企业中,优化资源配置、创新工作机制和加强制度建设是提升群团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关键策略,不仅能增强群团组织的凝聚力,提升群团组织的影响力,还能提升员工的满意度,增强员工的获得感。在大党建格局下,施工企业的群团组织应不断探索创新,努力提升科学化水平,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熊旭宇 , 宁武军 , 姜东杨 . 新形势下创新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路径 [J]. 活力 ,2023,41(23):151- 153.
[2] 季萍萍 . 国有企业文化构建与党建工作创新路径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3(01):7- 9.
[3] 魏 强 . 国 有 企 业 党 群 工 作 与 企 业 文 化 创 新 研 究 [J]. 活力 ,2022(21):145-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