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途径
王甦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150030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混合式教学以其灵活性、互动性和高效性,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高职院校中,英语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其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混合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将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高职院校英语课程中,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混合教学模式下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实现途径,以期在传授英语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二、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
1. 关于课程思政
2017 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第一次提出“课程思政 " 的概念;同年,教育部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大力推动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有效地融入其他课程教学之中,从而实现思政教育与其他课程知识教育的统一。英语课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课程思政显得尤为重要,也易于开展。与专业英语融合后更可以结合学生的职业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培养。
五年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都聚焦在课程思政,已经取得了很多的发展与进步。每个学科都在积极地探索课程思政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点。高职英语教育,也在努力地与课程思政进行融合。
2. 关于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或混合式学习指整合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的优势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 , 从而获得更深入的教学效果。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教学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混合式教学(Blending Learning)是一种将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与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采用线上网络教学的形式,又结合线下课堂教学的优势,二者相互补充,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它具有灵活性,互动性,个性化的特点。学生可以灵活安排学习时间,根据自己的节奏进行学习。线上与线下的结合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深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方式主要包括: 线上教学结合线下课程 ——教学主要在线上平台进行,但会结合定期的线下课程或活动,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线下教学为主,线上为辅——以线下教学为主,但会利用线上平台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如网课、在线讨论等。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在于拓展了教与学的时间和空间,使得学习更加灵活和便捷,同时充分利用了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更利于课程思政的开展。这种形式促进了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
关于混合式教学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中的应用,王美玲在《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上发表了《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的教学路径》,阐述了以英语思政短视频为媒介,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基于思政元素内涵,构建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三阶段路径。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国内学者在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方面已有一定研究,但针对高职英语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研究尚显不足。而且,在实施过程中明显面临着技术支持、教师培训和学习自律性等方面的挑战。
因此,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在高职英语课堂的结合研究还处于尚待开发的前沿领域。如何在线上课堂有效地融入课程思政,开展混合式语言教学,是亟待解决的教学改革新课题。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英语课时大大缩减,课程思政的开展流于形式,由于传统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所限,无法在短暂的课程时间里传授语言层面知识的同时进行课程思政的开展。
四.课程思政融入高职英语教学的途径与具体的教学设计
1. 线上线下资源整合
充分借助网络教学环境,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创新引入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提升课程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品质。
a. 线上资源:开发包含思政元素的英语学习材料库,如英文时政新闻、名人传记、中国文化英文介绍等。
b. 线下活动:组织英语角、模拟联合国、跨文化交流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思政内涵。
2. 教学内容与思政主题融合
结合英语教学内容融入思政主题,深入挖掘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如文化知识与跨文化沟通能力、人文素养与价值观等。将思政主题与英语教学内容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接受思政教育。
a. 主题选取:结合英语课程特点,选取如“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发展”等主题。
b.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引导学生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思考思政问题。
3. 互动式教学方法应用
应用互动式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情景化教学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利用新媒体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融合,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a. 小组讨论:围绕思政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多元观点碰撞。
b. 翻转课堂: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课堂重点讨论和解决问题,提升学习效率。
c. 新媒体工具:利用社交媒体、在线问卷等工具,收集学生反馈,增强教学互动性。
4. 多样化评价体系构建
建立课前、课中、课后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视。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科学、合理地评价思政教育的学习效果。
a.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b. 结果性评价:结合英语水平测试和思政素养考核,全面客观评价学生学习成效。
c. 同伴评价: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五.结语
混合教学模式为高职英语课程思政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我院的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反馈。有效的课程思政融入途径,需要全面地从教学各个环节入手,不拘泥于课堂 , 充分利用好课前与课后的环节,利用视频 , 文本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融合思政元素。在教学手段上,利用好学习平台和网络媒体,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互为补充,开展丰富多彩的以英语语言为载体的各项课程思政活动。在技能实操中,开展多种多样融合思政元素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翻译训练,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他们的爱国之情以及对社会,世界的责任感。
未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混合教学模式将在高职英语课程思政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EB/0L].
(20206- 01)[2022- 06- 04].http:/ Awww.moe.gov.cnsrcsite/ A08/ s7056/202006/t200603 462437.htm1.
[2] 王美玲 . 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元素融入“ 大学英语” 的教学路径 [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6):75- 78.
基金项目:
本文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 2023 年高等教育研究课题“ 混合教学模式下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途径研究” 课题成果
课题编号:23GJY BB173
作者简介:王甦,女,1980 年 11 月生,黑龙江省哈尔滨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副教授。